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及信贷配给制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低利率政策是中国的基本金融政策之一。中国低利率政策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刺激投资增长。

中文名

低利率政策

拼音

dī lì lǜ zhèng cè

术语类别

金融术语

简介

低利率是通缩时,国家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政策,是一种控制货币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种情况下,货币流动性会增加,投资需求增加,经济会好转。

低利率时,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会降低,人们更倾向于投资和消费,是一种注资策略。

基本内容

利率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在一时期内生产效率、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社 会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形势需要调节利率水平。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历史上都曾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为刺激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执行了低利率政策。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1年的30多年时间里,中国实行了低利率政策。30多年时间里,中国金融机构实际存款利率平均约等于零。本文通过科学界定低利率和低利率政策的内涵,对各主要经济体实行的低利率政策的具体剖析,对低利率的形成及其政策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存款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应该获得与其相匹配的收益,无论在管制利率条件下还是市场化利率条件下,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存款的真实收益为极低、为零、为负,都是利率偏低的表现,是推行低利率政策的结果。资金借出者真实收益极低是本文判断低利率政策的基本理论出发点。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及信贷配给制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增加。加之中国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低利率政策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和不确定因素。

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重新审视中国执行多年的低利率政策。同时,低利率政策改革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政府投资拉动为主向国内居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的需要。厘清低利率政策的国内国际效应,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低利率政策是中国的基本金融政策之一。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率水平,主要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水平,应用低利率理论分析,判断出中国的利率政策是比较典型的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在中国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低利率政策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刺激投资增长。在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经济的快速增长是靠投资的迅速增长拉动的。通过实行低利率政策,直接降低投资者的融资成本,同时也降低投资形成以后的运作成本,刺激投资需求的增加。同时,由于中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很低,低利率政策又不会引起储蓄的大量减少,也就不会影响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来源,这样,低利率政策就极有效地刺激了投资,进而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低利率政策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融资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性的条件。低利率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对房价影响

首先,低利率政策推高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特别是房地产泡沫。当前,通货膨胀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以高房价为代表的资产泡沫也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难题。其次,低利率政策导致过度投资、投资低效率和产能过剩。在利率形成机制不能真正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的情况下,某些市场主体能够获得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的资金并赚取超额利润,最终导致投资过剩等一系列问题。低利率政策不仅使各种资源被过度利用,而且刺激了根本不具备进入市场条件的低效率的项目投资。政府推行的低利率偏离市场均衡利率越多,资源被过度使用的可能就越大,生产效率就可能越低。再次,低利率政策损害储蓄者利益,降低了储蓄者收入,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尤其在居民收入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时,国家控制下的低存款利率政策的合理性应该重新探讨,低利率政策面临改革和转型。

改革低利率政策十分迫切,同时面临的困境很复杂。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越来越成为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经济变量之一。任何对利率制度的重大改革都有可能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剧烈震动。所以,在中国推行低利率政策改革,必须考虑中国所处的经济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利率政策调整的成败,更关系到长远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