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缅战争(Anglo-Burmese Wars),指的是英国与缅甸两国于19世纪发生的战争。此战争共发生三次,分别于1824年—1826年、1852年及1885年,皆以缅甸战败而告终。其中,第一次英缅战争持续了三年,第二次英缅战争进行了八个月,第三次英缅战争则让缅甸亡国,缅甸贡榜王朝终结。

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年3月5日-1826年2月24日)主要以争夺印度东北部的控制权开始,以英国的决定性胜利告终,缅甸被迫接受英国方面提出的《杨达波条约》,取得缅甸沿海的阿拉干和丹那沙林两省。第二次英缅战争(1852年4月5日-1852年12月20日),英国强占整个下缅甸。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于1885年,战争持续了几个星期,少量的地方部队负隅顽抗至1887年。英国最终占领了缅甸。1886年1月1日,缅甸被宣布为英国领地,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独立省。

三次英缅战争历时61年,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英国和缅甸,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战争使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受到极大震动并作出不同反应,从而导致半岛形势发生剧变。通过三次武装进攻,英国占领缅甸全境,使英国控制了西起好望角、东至安达曼海的全部印度洋海域,建立起由埃及经苏伊士运河、直达孟加拉和缅甸的远程航线,英国在制海、航运、军事上的地位大为提高。

中文名

英缅战争

地点

缅甸

时间

1824—1826年,1852年,1885年

结果

缅甸战败,沦为英国殖民地

交战各方

英国

各方兵力

英国:5万余人缅甸:未知

伤亡情况

英国:15000余人缅甸:未知

指挥官

马赫·班都拉

签订条约

杨达波条约

目的

英国占领缅甸

参战方

英国与缅甸

战争背景

缅甸国内

贡榜王朝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缅甸贡榜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深刻危机。国王孟云(1782~1819年)对外用兵兴师征暹罗(1785~1786年),使国内生产遭到很大破坏。封建主阶级的横征暴敛和各民族之间的纷争,致使财源枯竭,社会不宁,饿殍盈野。朝廷的内讧,更加深了封建统治的危机。

1797年阿拉干起义被镇压后,“城镇毁弃,杂草丛生,所能得见者,唯凄凉、荒漠、疫病与死亡而已。”伊江三角洲原是最肥沃的地区之一,至19世纪初已成为“一虎啸象鸣之荒野”。然而,封建贵族的采地不仅保持而且扩大了。朝政极其腐败,当局横征暴敛,官吏不法、贪污,人民遭受压迫和剥削。“在此政府治下,生命无保障,财产无保障。人或得罗比五枚,而传闻于旁人,则明日必为赃官搜尽无疑”。税收负担十分沉重,“每罗比按市价可买大米88磅,而每户须纳税100罗比。”政府以严刑峻法惩办穷苦人民,但是治安却极混乱,“刑典虽重,盗贼未尝稍减。居民难以安睡……旅行于缅中大道时,尤以携枪不可。”由于生活极为困苦,各族人民经常起义反抗,腐朽的王朝受到严重威胁,“因不甘奴役,时思脱离苦海,民常叛变,是以国中扰攘,无时或已,政局永不安定……而缅王无法可治,居常惴惴于地方叛乱,灌注全神于维持君权,以图自存而已”。

国际形势

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全球性扩张,包括缅甸在内的东方,成为西方殖民者扩张的目标。“葡荷英法等国,相继至缅甸南部,组织公司,要求通商”,并开始以各种方式介入缅甸。如在16世纪初的东吁王朝时期,以葡萄牙人为主的西方殖民者就已涉足缅甸,但在与缅甸封建王朝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东吁王朝保持了自己的国家独立与政治完整。

工业革命

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会凭借巨大的权力,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颁布了数以千计的“圈地”法令,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地获得增长和扩大。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并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至英缅战争前夕,英国已由一个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奠定了成为“世界工厂”的基础,并逐渐取得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开始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更加疯狂地进行海外扩张,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以便推销廉价商品和掠夺原料。

1823年,英国贸易部对现存商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简化关税手续,降低原料和制造品的进口税,取消对出口的一切限制。工业资产阶级如虎添翼,掠夺新殖民地的野心更为滋长。由于1818年英国消灭了马拉特联邦,完全控制了整个印度,与孟加拉毗邻的缅甸则成为英国下一步征服的目标。

英国对印度等地的侵略

英国对缅甸的侵略活动由来已久。164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沙廉建立商馆;1687年侵占尼格莱斯岛,后被雍籍牙收复。18世纪40年代,英法都插手干涉缅甸的内争,英国帮助缅族人与得到法国支援的孟族人交战。1795到1818年间,英国先后六次派出使者到缅活动,企图诱迫缅甸签订不平等条约,但始终没有得逞。英国对缅甸的侵略活动如此频繁和紧迫,因为法国在同一时期也加紧向中南半岛渗透特别是在越南,因帮助阮映与西山义军作战,法国人的势力大增。同时,英法在控制海运、争夺殖民地及势力范围上长期存在矛盾,尤其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两国的斗争更为加剧;另一方面缅甸在经济上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丰富的袖木和矿产,及面积广大的稻田;更重要的是,缅甸西部和西北部与中国接壤,以孟加拉作基地的英军,可从陆路穿过缅甸进犯中国的后门,而尚未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英国对这条捷径更感兴趣。

拿破仑战争后期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法国海上势力大为削弱,而英国却接管了马六甲,1819年又强占了新加坡,控制了经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至南中国海和逞罗湾的航线,从而为进军中南半岛和侵略整个东南亚提供了海上优势。

19世纪20年代,英国人已在马来半岛南部站住了脚,它占领了槟榔屿(1786年)、马六甲(1795年)和新加坡(1824年),于1826年建立了“海峡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度的半壁河山。于是,英国人便把侵占缅甸提到了日程。英国把缅甸看作通向中国西南后大门的通道。

战争起因

第一次战争

英缅战争形势图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屡次遣使前往缅甸进行活动,其主要使命是解决有关通商问题、阿拉干逃亡者所引起的边境问题和要求缅甸限制法国使用缅甸港口问题。缅方一直坚持主权国家立场,特别在边境问题方面坚持英方对逃往吉大港的阿拉干逃亡者如越境闹事,必须引渡给缅甸,然而,英方不仅不遣返流入吉大港的阿拉干人,反而公开庇护和支持阿拉干封建头目的叛乱,并利用孟云出兵平息曼尼坡、阿萨姆两属国的王室内争,策划反对派叛乱,制造边境事件。

1819年,缅甸孟云国王去世,其孙孟既继位。在名将摩河·班都拉大将军的影响下,孟既决定彻底平定西部属国曼尼坡·阿萨姆的叛乱,以挫败英印政府通过支持叛乱分子侵略缅甸西部。1822年缅王任命班都拉率军进驻阿萨姆,并负责统治该邦。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政策遇到缅甸的积极筹边政策的严重挑战,英缅关系日益紧张。从1822年起英国不仅支持阿萨姆曼尼坡的叛乱分子,还强占阿拉干信摩镖小岛。1823年9月,缅甸人收复该岛。1824年1月,缅王任命班都拉为阿拉干的统帅,以指挥该地区的战斗。英国便以缅军准备进攻吉大港为理由,于1824年3月5日向缅甸宣战。

第二次战争

在孟坑国王统治时期(1837一1846年),英缅关系日益紧张。英殖民当局在与缅甸进行多次缔结商约的谈判未果后,1840年关闭使馆撤离缅甸。1851年,仰光总督仰光市长开始采取措施,制止蔑视港口规章制度、进行走私偷运及逃避交纳港口税和关税的行为。1852年,英国驻印度总督戴荷胥借口缅甸逮捕两名英国商的事件,命令英国海军将领乔治·林柏出动6艘军舰封锁仰光港口,并向缅甸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赔礼道歉。

1851年11月27日,林柏率领的舰队到达仰光码头。林柏向缅甸提出最后通牒。缅甸王国遵照英国的强求赔款1000英镑,撤销仰光市长职务。林柏随后于1852年1月6日封锁仰光、马达玛和勃生等港口,扣押缅甸政府船只“耶南英达号”。戴荷胥于1852年2月18日向缅甸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该最后通牒提出要王国政府向英方赔礼道歉,并向两名英国商人鲁威和谢伯等人赔偿损失,赔偿战争准备费用100万卢比等。该最后通牒并限定于1852年4月1日之前予以答复。由于蒲甘曼不理政务,王室内部又出现主和主战之争,对英国入侵迟迟未能采取对策。英军便以通碟期满为由对缅甸发起进攻。

第三次战争

19世纪中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列强为扩大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竭尽全力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英殖民者为将缅甸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防止别国插手。

1882年,法国控制了越南和柬埔寨,并占领泰国藩属老挝的部分领土,法国在半岛的积极扩张,使英国不安。1883年5月,缅王锡袍派出由四名高级官员组成的使团赴法,以博取后者对自己的承认和援助,英国更感到威胁,决定对法施加压力,并筹划一举吞并上缅甸。

1885年3月,乘法国正忙于中法战争及争夺马达加斯加岛之际,英国就法缅政治同盟一事正式向法国提出照会。法国矢口否认与缅订盟,并召回驻缅领事。在遏制法国势力之后,英国于同年10月22日借口孟买缅甸贸易公司采伐柚木案件,向缅甸国王发出最后通碟,要求赋予英国监督缅甸外事活动的权力。

战争经过

第一次战争

1824年3月5日,英国以缅军准备进攻吉大港为借口,印度总督威廉阿美士德伯爵(WilliamPitt Amherst)代表英国正式向贡榜王朝宣战。英军以英属印度为基地,在战略上采取声东击西,先在阿萨姆挑起战火,吸引缅军主力于西线,而后乘缅甸南线兵力空虚,利用海上优势,在缅甸南部沿海登陆意图拿下仰光。入侵英军分为三路:第一路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北方的阿萨姆地区,第二路进攻西南部的阿拉干地区,第三路从海上进攻缅甸南部。

第一次英缅战争

1824年3月5日,战争首先在阿萨姆打响,英军在遭到缅军顽强抵抗,于1825年1月攻占阿萨姆首府。在阿拉干方向,缅军集结了6万多人的部队,并在马赫·班都拉将军的指挥下主动出击,于1824年5月初,渡过内夫河,一举攻下英印吉大港地区重镇拉特纳帕兰和拉木。使得英国殖民当局极为震惊。由于5月间从海上进攻缅甸的英军攻占了仰光,缅甸统治者在战略上顾此失彼,舍近求远急将主力调回南线。战场形势开始转而对英军有利,英军转守为攻,于1825年3月攻占阿拉干首府,随后控制了阿拉干全境。

1824年5月9日,英军一支由66艘战舰、1.1万人组成的舰队从安达曼群岛驶向缅甸南部沿海,乘缅军主力尚在西部边境地区,南部沿海兵力空虚之机,在仰光登陆,攻占了仰光、勃古等海岸城市,从南面直接威胁缅甸中心地区。缅甸政府急调部队据守仰光以北阵地,并召班都拉率军回师南线。11月,缅军6万多人冒大雨和酷热,翻山越岭,用了4周时间,行程500多公里,赶回仰光前线。12月1日,班都拉率部向驻守仰光的英军发起总攻,但由于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太大。英军以逸待劳,又有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因此缅军几次进攻失利,伤亡惨重,被迫退守仰光西北掘壕固守。此役缅军伤亡5000多人,英军只损失不到400人,缅方在军事上遭受严重挫折,败局显露。

得努布小镇的班都拉将军雕像

1825年3月,英军沿伊洛瓦底江北上,对班都拉劝降不成,即对缅军阵地发起猛攻,班都拉中弹身亡。缅军陷入混乱,英军趁机攻占了缅军阵地。4月3日,英军又占卑谬,因进入雨季,不敢继续北上。班都拉之死和英军不断入侵缅甸腹地,动摇了缅甸统治者的抗英决心,缅王接受议和派建议,于9月派人与英方谈判。英方提出的割地、赔款等苛刻条件引起缅方义愤。10月,缅政府重新组织1万多人的部队,向卑谬的英军发起反攻。缅军虽给敌以有力打击,但英军大批援军赶到后,反攻仍遭失败。12月30日双方恢复谈判。

1826年2月,英军长驱直入,占领蒲甘,逼近缅甸首都,缅甸政府中主和派再次占了上风,丧失继续抵抗的信心,被迫接受英方提出的谈判条件,于2月24日与英殖民者签约求和。第一次英缅战争结束。

英军入侵缅甸

第二次战争

1852年4月5日,英国分舰队最后通牒遭缅方拒绝后,于4月5日开始从海上炮击马达班港。英军的炮兵占绝对优势(海军军舰19艘,兵员2500人,装备有159门重炮)。雨季过后,英国高德温将军统率的“阿夫斯克”加强集团军(3个孟加拉步兵旅12个印度团,连同炮兵、工兵,共计2万人)开始从丹那沙林方向沿伊洛瓦底江溯流而上。

1852年4月12日,英军在仰光登陆,驻守九文台的缅甸官兵进行顽强的抵抗,打死英军20人,包括3名军官,打伤英军100多人。4月13日,英军占领仰光。5月,英军又攻占马都八和勃固。雨季过后,英军继续北侵,于10月15日攻占卑谬,班都拉的儿子率缅军2800多人投降。

1852年7月,戴荷胥为了统一作战计划,亲往仰光调解陆海军最高指挥官的矛盾,并确定这次侵略战争的目标是吞并勃固省,把它与原先占领区(阿拉干、丹那沙林)连成一片。之后,英陆军立即向北推进。

1852年10月28日,英军攻占卑谬,但随后又退回仰光,因作战计划规定只占领下缅甸。缅甸仅在卑谬战役中进行抵抗,在英军占领卑谬之后,缅甸宫庭内发生动乱,主和派代表人物曼同王登上了王位。

第三次战争

第三次英缅战争

1885年10月22日,英国向缅甸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赋予英国监督缅甸外事活动的权力。缅方接受了这项要求。尽管如此,预先部署好的英军还是发动了进攻,11月12日起开始向仰光挺进,该武装部队由普伦德加斯脱将军率领。

1885年11月14日,英军占领边防要塞敏建,直逼缅甸首都曼德勒。缅甸正规军抵挡不住在数量和装备上占有优势的英军。敏建陷落之后,缅甸派遣一个拥有全权的代表团,树起白旗前来普伦德加斯脱将军处,表示愿意接受英国政府最后通牒内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英国拒绝缅甸政府的提议,英军继续挺进。

1885年11月25日,英军进抵杨达波。11月26日,锡袍王派使者去求和,遭到拒绝。11月27日,英军出现在曼德勒城下,锡袍王投降英军。

1885年11月28日,英军开进曼德勒。29日,英军进入曼德勒王宫,宣布将缅甸锡袍王及其王后流放至西印度的特纳吉里,彻底灭亡了缅甸的封建王朝,控制了上缅甸。

战争结果

第一次战争

1826年2月24日,缅王孟既被迫签订《杨达波条约》,根据条约规定,缅甸不得干涉阿萨姆、卡恰尔和德扎伊恩季各公国的事务,若开邦、丹那沙林在萨尔温江以南的部分(士瓦、丹老和毛淡棉一带)割让给英国,分4期支付100万英镑(1000万卢比)的赔款,接受英国常驻总督,签订缅英通商条约,允许英国船舰在缅甸港口自由航行,缅甸接受英国派遣的代表驻在缅京。这是缅甸历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侵略势力逐渐深入缅甸,缅甸开始走上半殖民地、殖民地的道路。但英方在战事中阵亡的人数也高达15000人,战争支出高达1300万英镑;而缅甸军队和平民的伤亡人数不详;共消耗了500万至1300万英镑,高额的费用导致1833年英属印度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印度总督阿美士德险被撤换。

第二次战争

1852年12月20日,英国驻印度总督戴荷胥单方面宣布占领下缅甸-勃固省,并委任阿达普耶上尉为英属勃固省高级专员,尔后于1862年将勃固连同阿拉干和丹那沙林等地并入殖民地印度。

第二次英缅战争,英国强占曼德勒以南下缅甸地区,得到缅甸全部三个滨海省份,通过第一、第二次英缅战争,英国得以将法国势力排除在缅甸之外,英国殖民者对孟买至新加坡的海上航线实现了完全控制。

第三次战争

1886年1月1日,缅甸被宣布为英国领地,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独立省。为了反击英国的奴役,缅甸境内开展了反对占领者的游击战争。直至19世纪末,才被英国人镇压下去。英国同样扩大了在克钦山和钦山的控制区域。这些土地从名存实亡的贡榜王朝接管过来,包括中国政府与缅甸争执北缅甸的领土。

战败原因

1824年,第一次侵缅战争中,在战备物资中,英国有供应一场中等规模战争的充足物资。19世纪20年代,英国国力正处于上升时期,炼钢、造火药和机器制造都居世界第一,作为英军大本营的印度,能提供其他军需品;孟加拉盛产粮食。而缅甸国穷民贫,财库空虚。“国中土地,泰半荒芜,大规模之屠杀与连年饥馑,使人口锐减至二百万左右。”国库的主要支出为“镀饰王宫,奉祀宝塔,购置金器佩饰及封爵授勋时应用……连战时所调夫役,亦由各地自筹”。战争旷日持久,无法筹措军费。

其次,英军武器装备远胜于缅军,“南线英军配备了优质的枪支弹药,另有大炮40门;由运输舰和60匹马力的轮船运送士兵,数艘巡洋舰护航;此外有炮舰60,登陆艇亦如此数,各配18磅炮一门。”1825年溯伊江北上,也发挥了海军的优势。而缅军使用的却是旧式步枪和简陋帆船。

军队士气和民心,缅方也不如英方。英印政府战前煽动阿拉干、曼尼普的反缅势力发动叛乱,挑起边境事件,以此来制造舆论、混淆视听。运征仰光的11500名英军,其中大部分为马德拉斯的叙跋兵,训练有素,武器优良,初战获胜更能发挥雇佣军的凶悍特点。而缅军抗英的正义性未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由于长期战乱频仍,缅甸人民深感困扰,尤其是得楞族(孟族)人民,更反对为维护缅族统治而投入抗英战争。虽然“缅军耐苦,作战勇敢”,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他们从内心里拥护战争,更多是由于受过长期训练和畏惧军纪。“王公将领”,却不能严守军,屡战屡败之后即“弃军逃亡”。

从了解敌情和战略决策来看,缅方更大不如英方。缅甸的决策者和将领,既不了解敌情,又无自知之明。战争前夕,缅王孟既在致英方的国书中妄自尊大,要“进兵英国,以王儿为英国全境之总督”,并断言“循海道远军至仰光,此诚无稽之谈。纵或有少数英军登陆仰光,则决不能再求生还”直到1823年11月24日战争已迫在眉睫,“副司令调度军队时,尚谓边防固有增强之必要,而战事当不致立即发生”。1822年,孟既命班都拉率大军进驻阿萨姆,推行积极筹边政策,战争打响之后,把全部主力军投入西线,作正面防御;当获悉仰光被占领时,误以为南线英军只是牵制性作战,不予重视,坐失战机。英方却深知缅甸内情,策划南线进攻战略并向印度总督建议“先取仰光,可使缅廷屈服”的康宁,曾任英国驻缅使节;为远征仰光的海军舰队导航的克利斯普船长,“曾在仰光经商”。英方的战略决策是先在西线佯攻,重点放在对阿萨姆和曼尼普的头人进行政治分化和舆论宣传上,煽动他们反对缅甸政府;同时利用海上优势,把英军主力集结在安达曼群岛,乘虚自海上远征,从南线登陆;然后以逸待劳,对因长途跋涉而疲于奔命的班都拉军队发起猛攻,终使缅甸全军溃败。

1826年2月签订“杨达坡条约”之后,长达26年的时间里,英国没有进一步侵占缅甸的领土,只是在已取得的丹那沙林和阿拉干等地建立与巩固殖民统治。30至40年代,由于英国忙于争夺其他地区的殖民地,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以及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直到1849年完全征服印度以后,才策划了第二次侵缅战争。同时期的法国在“杨达坡条约”的刺激下,以传教和外交活动方式加紧对越南渗透,以便与英国竞争中南半岛的土地和势力范围。这段时期的国际形势为缅甸提供了发奋图强、摆脱殖民者侵略的有利时机。但以孟既、孟坑、蒲甘曼三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未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励精图治,实行改革,反而采取了盲目的强硬外交政策。孟既拒绝按“杨达坡条约”与英国会谈商务协定,不愿“降低身份”在英属印度首府加尔各答设大使馆,将英国使节视为自己的封臣。孟坑则说:条约“非联所订,殊无约束可言”,将英王特派之钦使“囚居于江滨沙滩”。在他统治期间,曾招募军队,购买军火,并率军巡视仰光向英国示威,但没有什么实际改革措施。蒲甘曼加强专制,对贸易实行垄断与限制政策,与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为人残暴,亲信俊臣,“于两年内杀戳良民逾六千人”,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

战后三王统治时期,朝政依然腐败,官吏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更是变本加厉,当英国借口缅甸官员虐待英商,于1852年4月发动第二次侵缅战争时,王室内部出现主和与主战之争,迟迟未能采取对策;而全国民众精神涣散,己无勇气抵抗;“掸族与得楞族均不发兵,坐视缅人流血”。1852年12月20日,“印督公告白古属英”,下缅甸也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从1853年到缅甸灭亡的1885年,中南半岛的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英国占领下缅甸后,不久即投入克里米亚战争;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至1859年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60年代占领了尼日利亚,将不丹部分领土并入英属印度;以后继续扩张,至70年代中期已拥有22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成为殖民帝国。因此,英国并不急于夺取闭塞的上缅甸。但从50年代末期起,法国势力在中南半岛迅速扩张,柬埔寨、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形势的变化加剧了英国和法国的矛上缅甸的沦亡。

1853年取得王位的曼同,推行一些改革措施,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引进外国机器,促进对外贸易和发展近代企业,改革军队,提高军官和士兵的素质,以薪金制取代赐予高官采地的传统制度,但在国土肢解、民心涣散的形势下,缓慢、渐进的改革已不能挽救迫在眼前的危亡。曼同于70年代改行以夷制夷政策,在外交上谋求与法意等国建立友好关系,以对抗英国。国王雇用法国专家建设王城,铸造新币和管理兵工厂;与法国达成秘密协议:法国派军官训练缅甸军队,并协助解决涉及缅方的争议事件。曼同死后,其子锡袍,派使团到巴黎,与法国缔结秘密的政治同盟。但以夷制夷政策因法国的背信弃义而宣告破产。在遏制了法国势力之后,英国于同年11月14日发动了第三次侵缅战争,侵缅英军长驱直入,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损失不足十人”。

战争影响

• 英国

第一次英缅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印总督派往缅甸的大使,利用其可参加缅王早朝的特权,暗中了解和掌握了缅甸统治集团内的大量情况,并借机组织间谍活动,给英国当局进一步在缅甸扩张提供了重要情报。

第二次英缅战争结束后,英国殖民者开始致力于开辟印度洋至长江上游的海陆交通,以实现其在缅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得殖民利益的融会贯通,同时防范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对其殖民利益的侵蚀。

第一次和第二次侵缅战争时,英国进入了工业资本的殖民扩张时期,在1826年以后,英国除销售廉价的纺织品外,在丹那沙林大量采伐柚木,甚至使一些地区的森林完全消失;在阿拉干则凭借夺得的王田、官田、荒田,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发展稻谷生产,使那里的稻田面积从1830到1852年增加了4.5倍。“若开一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米出口港……为东印度公司提供了一笔可观的利润。”

英属印度

1852年占领下缅甸后,英国殖民当局取得了对全部柚木的占有权,扩大了木材开伐区。“大米种植面积在二十年里增加了三倍”;1869年苏伊士运河建成之后,大米生产更有大幅度增长。第三次侵缅战争前后,英国已步入金融资本的殖民扩张时期,开始向缅甸大量投资,“银行界和商业界,在农业以外的行业里也很活跃。”19世纪70年代起,修建了公路、河堤和铁路,发展了内河航运业。“铁路资金的来源,就是在市场上出售的、利息有保证的债券。伊江轮船公司实际上垄断了内河运输业。英国商行还积极参与开采和加工柚木。”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石油、采矿、橡胶种植以及水泥制造等大型工业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除了石油以外的其他工业中,工人和管理人员几乎全是外国人。”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稻米、铁路、航运及上述大型工业所获巨额利润,绝大部分落入英国殖民者的手中。

通过三次武装进攻,英国占领缅甸全部领土67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的边疆与满清帝国接壤,有利于进入中国的西南大门进行侵略、渗透活动。自两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已在中国东南沿海强占香港、九龙,开辟广州、福州等港;而70年代又迫使清政府开放云南,增辟商埠和扩大领事裁判权,从而使其侵略活动的范围更为广泛,从中国东南到西南遥相呼应,形成夹击之势。吞并缅甸,使英国控制了西起好望角、东至安达曼海的全部印度洋海域,稳固地建立起由埃及经苏伊士运河、直达孟加拉和缅甸的远程航线。英国在制海、航运、军事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更有条件向其他地区掠夺殖民地。

• 缅甸

英军进入曼德勒皇宫,锡袍宣布放弃皇位。

战败与沦亡,给缅甸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民族精神解体,民族意志消沉,封建王朝已如日薄西山,摇摇欲坠。随英国的入侵大量涌入的西方资本主义因素对缅甸数百年来的封建行政制度产生了瓦解作用。

第一次英缅战争打断了缅甸独立发展的进程使统一的缅甸被肢解为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社会和缅王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从而开始了为殖民主义者奴役、剥削的历史。曼尼坡、阿萨姆等属地的得而复失,阿拉干和丹那沙的割让,使缅甸丧失了大量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国力大为削弱,缅甸各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缅甸

第二次英缅战争,使缅甸半壁江山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出海口丧失殆尽。民族精神解体,民族意志消沉,封建王朝已如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在战后30年中,英属缅甸的殖民化程度大为加深,为适应殖民统治需要的行政制度、司法军警机构和官僚队伍建立起来。在经济上,则按照英国资产阶级的要求,解决了交通运输、资金、人力等问题,使下缅甸特别是伊江三角洲的稻米经济获得迅速、畸形的发展。从此,缅甸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缅甸各族人民又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压榨。

第三次英缅战争之后,缅甸被并入英属印度,由印度总督任命一名副督管理。英国统治者推行“以印治缅”的殖民政策,对缅甸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雍籍牙王朝旧有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全部被取消和免职,代之以欧洲籍官员监督下的、在英属印度实行的行政、法律制度。在经济上,缅甸人民则受到英国殖民者和印度高利贷者的双重剥削。

随着封建经济的逐渐解体和封建政治制度的被摧毁以及西方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民族文化开始衰落,佛教的信仰减弱。殖民统治和英、印资本家的双重剥削,使缅甸人民创造的财富落入外国人手中,人民生活长期滞留于低下水平,严重阻碍了缅甸社会的正常发展。

• 中国

第一次英缅战争后,中缅宗藩关系名存实亡。第二次英缅战争后,中缅宗藩关系走低,缅甸利益受到损害,中国西南边防受到严重威胁。

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属缅甸与云南之间的地理缓冲区不复存在,英国殖民势力借势进一步蚕食、渗透中国西南边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渗透逐渐由边区深入云南内地。除政治渗透之外,英国的蚕食和渗透,对云南的地方经济结构构也成了巨大的冲击。“英国占领缅甸后,向云南大量倾销‘洋纱’和‘洋布’,使滇西纺织手工业遭到较大打击,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从而又影响了以手工业为副业的农业。被迫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手工业者和农民流离失所、四处颠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遭受了剧烈的外源性冲击,显得更为凋敝。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英国将缅甸武力并入英属印度后,云南总督岑毓英据情上奏。中国政府命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表达占领无效。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六月),中国与英国在北京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规定中国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照往例,十年一贡。至于中缅边境未定界,应由两国会商勘定。”随即拒绝了捻柞土司求援,木邦土司求内附请求,云南腾越都司、副将袁善和李文秀欲出关入缅抗英,受阻于腾越,总兵朱洪章以“抗令作乱”的罪名把袁善杀害。李文秀则冲破阻力到了缅甸,在猛拱保卫战中牺牲。

• 越南

19世纪初年以镇压农民起义而建立的越南阮朝,竭力仿效满清帝国的模式,加强封建专制。1815年颁行的《嘉隆法典》几乎是《大清律》的翻版。阮朝在经济上固守封建地租剥削制,实行闭关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拒绝与西方各国通商。政治上腐败、保守、对内以严刑峻法镇压人民,对外多次向西、向南扩张,侵略老挝、高棉。文化上宣扬儒家学说及其伦理。

1820年即位的明命采取盲目的排外政策,极其仇恨“西方来的野蛮人”,第一次英缅战争使他感到惶惶不安,巨大的政治压力增强他对西方的厌恶和恐惧。继明命之后统治阮朝的绍治和嗣德竭力把国家密封起来,防止欧洲人的一切影响。嗣德颁令解散所有基督教团体,毁灭教堂聚居的乡村,没收他们的土地,在脸上烙上“异教徒”的记号,并悬赏杀死欧洲人。

1874年3月15日,法国与越南在西贡缔结《和平同盟条约》(The Second Treaty ofSaigon),确立了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地位。1883年8月和1884年6月,法国先后逼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Treaty of Hue),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从此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 泰国

19-20世纪泰国领土丧失示意图(泰方观点)

1782年开始建立的曼谷王朝,也是一个封建专制政权。拉玛一世恢复了萨克迪纳制,重新确定封建等级,以加强中央权力。但泰国的商品经济一向发达,至19世纪初年,商品税收已成为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1688年法国殖民者的政变阴谋使曼谷王朝的统治者记忆犹新,一直执行着排斥西方、严格限制与西方贸易的政策,但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仍十分兴旺。到19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侵略势力已渗透到中南半岛的西部与南部,使泰国感到威胁和不安。

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尤其是缅甸的溃败,更使泰国朝廷在心理上受到巨大冲击,迫使曼谷王朝在1826年与英国订立条约,容许英商有较多的自由。被英国打开大门之后,1833年泰国与美国签订同样的条约,允许传教士入境。随着贸易大门被打开和传教士入境,西方的文化和宗教也冲击着泰国,首先使上层人士受到影响,蒙固王子在1851年即位后就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

第二次英缅战争使下缅甸也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迫使蒙固王于1855年与英国签订“鲍林条约”:出让了司法、关税、内河航行等国家主权;与西方14个国家签订同样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满足了西方国家通商、传教及自由活动的要求,从而换取了泰国和平、安宁的环境,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拉玛五世利用这一和平环境励行改革达40年并取得成效,1893年法国吞并老挝所造成的危机,凭借灵活的外交手腕,周旋于两强之间,力使泰国维持了独立,而这时的越南已沦为法国的“保护国”长达1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