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

据记载,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存在16个国家,在佛教经典中被称为“十六大国”。这些国家基本上是君主国,各国之间为兼并土地和争夺霸权经常发生战争。在诸君主国内,国王享有广泛的权利及特权。例如征收赋税、管理山川林泽、管理无主土地以及征发劳役等行政、军事大权等。在国王之下,有一种名为“普罗西塔”的顾问,以及一种名为“森纳帕提”的军事主官。此外,还有一些大臣名为“摩柯摩特罗”,分掌王国的各种部门事务,还有一种名为“维耶瓦哈里伽”的法官,依国法、教法甚至“神圣审判”来断案。随着不断的扩张,各个君主国有时在新近被征服的土地上设立总督或藩王来统治。

在“十六大国”内部,只有拔祇(在今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和末罗(在今印度戈拉克普尔县)两国是共和国,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共和国,这些国家有的实施“王政制度”即拥有国王,但是国王的权力受到长老会议的限制;也有的国家是寡头政体,当然,这些国家内部的议事会议不允许低级种姓的成员、雇佣工人、奴隶参加会议。虽然恒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有着君主制度和共和制并存的局面,但长远来看,最后君主制取代了共和制度。

社会经济:

在列国时期,大量的人口还是聚集在农村,畜牧业和种植业同时进行,村民为一夫一妻制,每户占有小块的份地。除了种植水稻之外,甘蔗、水果、蔬菜和花卉都广泛的种植,村民共同营建蓄水池、灌溉渠、道路和围墙。每一个村都有公共牧场,并委托一位熟练的牧人统一进行管理。在村里,议事会是村里的行政机关,村长代国王收取赋税,税率通常是在收成的1/6或1/12之间。村长还负责村子里的法律事务,村民的土地如果不经村议事会允许,不得私自转让或买卖。

铁器在列国时代开始应用,每一个手工业都有自己的行会,而且行会都会有一个负责人,负责人经常会向国王负责,监督产品的质量和生产。

在列国时代,商业也开始繁荣。依据佛教文献记载,以摩揭陀国的王城王舍城等八个国家的王城为商业中心。城市之间有着交通网来连接,陆路运输通常由马车或牛车运载,水路则以船运载,商人通常也雇佣武装力量来护送商品的运输。不仅印度列国内部进行着交易,同斯里兰卡、缅甸、西亚地区也有贸易往来。银和铜合铸的货币开始代替了过去的物物交换,而且在文献中也发现了借贷现象。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度各列国都开始产生了社会的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原来四个种姓制度的各个阶层也开始分化,出现了贫富之分。随着矛盾的尖锐化,原有的种姓制度开始动摇并重新区分。

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兴起

由于列国时代,不断的阶级斗争和国家关系的复杂化使得思想方面得以百家争鸣。各种思想都具有反婆罗门性质,直指的矛头就是被婆罗门教不断神化的雅利安人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产生的种姓制度。也就是说,反婆罗门教和反种姓制度是统一的。此外,婆罗门教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并且主导了神学话语权,这也使得一部分列国时代的有识之士反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在当时,思想流派复杂,依照佛教文献,有“六十二见”和“九十六外道”的说法。但讨论的问题无疑都聚集在几个问题:世界是有意识的自我发展还是无意识的盲目发展、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如何超脱人生的痛苦等等。除了佛教和耆那教之外,还有两个流派在当时影响较为广泛。

第一个是斫婆迦派(Carvaka,意即吃),这是一个古代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的流派,佛教文献称其为”顺世外道“。这一学派无经典存世,但是从《吠陀》中的《奥义书》以及佛经中能够整理出该派的主要观点。斫婆迦派反对《吠陀》的权威,同时对于婆罗门教的其他文献也嗤之以鼻。其认为:世界是由风、火、地、水四大元素构成,毫无灵魂,生命和自我意识都是物质相互结合的产物。人死后就是物质的分解,没有灵魂,也没有转世和来生。因此该派又具有享乐主义的性质,反对善恶轮回和因果报应的说法,因而否定了宗教的基础。在认识论中,该派也反对了推理和意识的作用,主张除了可以被感知的事物之外,并无真实可言。这一派的内部也分为诸多小流派,以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佛教称其为”六师“之一。

第二个是阿什斐迦派,佛教称其为”邪命外道“。该派主张彻底性的宿命论,末伽黎·拘舍罗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亦是佛教称”六师“之一。他曾是耆那教的弟子之一,后来自立门户。其认为:世界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命运早已安排完毕,每一个生命单元都要反复重生84000次,小到以太、气、火等小分子,大到动植物和人类。每一个生命单元都被严密的安排和规定,人的意志无论善恶都无法改变这一既定命运,修行以及作恶都不会改变这种命运,人生都由宿命决定。这种宿命论在反对宗教的基础之上,又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