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曹丕集校注

作品体裁

乐府诗

作品类型

即事感怀

主题

感伤

主题

悲愤

主题

相思

主题

孤独

写景

写云

写景

太阳

写景

月夜

四季

秋天

动物

燕子

动物

大雁

作品赏析

这首诗乃代阮瑀寡妻抒发亡夫后的孤独悲痛之情。全诗按内容可分上下两个部分。

开头四句写景:“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霜露纷下,树叶黄落。云中传来大雁的哀叫,群燕辞巢南归,翩然徘徊。这四句描绘出深秋的萧瑟景象,渲染出一片凄凉气氛。接下来二句:“妾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感于节物,惆怅伤怀,眼见白日很快就又西沉。这六句为上部分,写女主人公在白日的所见所感。

上部分末句“白日急兮西颓”承上启下,束白日情景,引出下部分的长夜难眠。“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长夜”一语双关,一方面说明秋天夜晚渐长,另一方面说明思念亡夫,尤觉夜长难熬。白日的“急”与夜晚的“长”相对,见出白日虽然也感物伤怀,但还能够忍受,容易度过;而晚上孤栖,尤觉长夜漫漫难熬。这里体贴入微地描绘出了寡妇的特殊心理。下句形容因忆念亡夫而精神恍惚,心魂迷离。“帐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翅”二句是说,心情惆怅,长久地等立在屋前,仰视天空,直到星月西下,长夜将晓。这里通过寡妇久立房外的行动,表现了她“心怯空房不忍归”的心理。“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二句说,尽管殷殷远望,其夫再也盼不回来,只得入房安歌,暗自可怜自己的孤栖无伴。

结尾两句:“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愁苦萦怀,不堪长久忍受,还不如随亡夫而去,最终结束这一切痛苦。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所以寡妇“孤栖”的愁苦,最终只能暴死来解脱。这是寡妇发自心灵深处的痛苦呼声,读来惨怛感人。

这首诗从一个特殊的侧面————寡妇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古代的婚姻爱情生活,并在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礼教给妇女造成的不幸。诗歌虽是代人而作,完全出于虚拟,却写得情真意切,描寡妇的生活情状和心理活动,细致入微,十分生动逼肖。

创作背景

《魏书·阮瑀传》:“瑀以十七年卒。”《文选》卷十六潘岳《寡·妇赋》李善注引曹丕《寡妇赋序》云:“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等并作之。”且据《三国志·王粲传》裴松之注,阮瑀卒于建安十七年(212年)。此诗或亦当时之作。[1]

作者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于黄初元年(220年)制定九品中正制,后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对内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此外,曹丕还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寡妇诗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