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杂言古诗

作品类型

即事感怀

主题

讽喻

主题

感叹

主题

典故

主题

悲愤

人物

古人

作品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李白的《上留田行》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此诗从所写事件到引用典故,全都与兄弟恩怨离合有关。诗人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意在提倡兄弟和睦,不希望互相仇恨而离散乃至仇杀。

此诗开头至“肠断白杨声”六句为第一段,点题写景,表现孤坟的荒凉与凄怆,制造悲剧气氛。诗人行至上留田这个地方,只见一座高大的孤坟耸立在那里。可能是死者含恨吧,此坟光秃秃地寸草不生,只听悲风四起,一片白杨的沙沙声响,催入肠断心悲。《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中间从“借问谁家地”至“他人于此举铭旌”七句为第二段,以问句引出“上留田”故事的描述,写弟死兄不葬的悲剧传说。诗人询问这座高冢所在之地是谁家的墓地,当地的老人介绍说,这就是上留田,如今周围的蓬科和坟头都已荡然无存;以前,有一家弟亡而其兄不为之埋葬,是邻居们为其弟料理的葬事,树庭起坟。《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这里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从“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为第三段,用议论和典故写兄弟相逼的可悲,表明诗人对悲剧事件的态度。前六句,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上留田”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卫,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最后十二句,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述异记》记载了一个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何况骨肉兄弟。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二兄弟、吴国的延陵季子、诸樊二兄弟,因相互让国而扬名后世。他们的高风亮节,流传久远,激顺扬清,为后人树立了好榜样。全诗以不忍听闻汉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民谣收结,余韵悠长。

此诗结尾的语言具有散文化的特点。这些散文化的句子并没有让诗歌的结构不完整,反而使整首诗的艺术感、音乐感更强。[3]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4][1]

作品评价

元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篇主意全在“孤竹延陵,让国扬名”、“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数句,非泛然之作,盖当时有所讽刺。以唐史至德间事考之,其为啖廷瑶、李成式、皇甫侁辈受肃宗风旨,以谋激永王璘之反而执杀之。太白目击其时事,故作是诗与?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汉时上留田,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人为作悲歌风其兄。白诗有“寻天兵”、“尺布瑶”等语,似又指肃宗之不容永王璘而作。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促节繁音,如闻乐章之乱。末以孤竹、延陵、汉文、淮南为言。知此非同泛然而作也。太白每借古题以讽时事,岂有感于永王璘之死而为是言与?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萧士赟说得之。白之从璘,虽曰迫肋,亦其倜傥自负,欲藉以就功名故也。词气激切,若有不甲之感,如谢灵运所云“道消结愤懑”者。“桓山之禽”,盖白自比也。胡应麟《诗薮》称其《公无渡河》篇“波滔天,尧咨嗟,太禹湮百川,儿啼不窥家,其害乃左,茫然风沙”等语,为极力摹汉。似此情质词古,何遽不如汉也?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先叙其故(首六句下)。次叙其事(“借问”七句下)。此言兄弟相逼,作独鸟兽之不若,并有愧无知之草木。意极沉痛(“一岛死”十二句下)。末举兄弟让国,以愧兄不相若者(“孤竹”六句下)。吴(汝纶)曰:看其凭空横发,所以奇肆超妙。[5]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经在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离开宫中。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带漂泊,于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李谪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其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上留田行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 . 新世界出版社 . 北京 : 乐府诗集 ,2014 . 77-79 .[3] 詹福瑞 等 . 李白诗全译 . 石家庄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 83-86 .[4] 裴 斐 . 李白诗歌赏析集 . 成都 : 巴蜀书社 ,1988 . 410 .[5] 陈伯海 . 唐诗汇评(上) . 杭州 :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 580-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