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始台,三国时期曾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女王的居所,载于《三国志·文德郭皇后传》及《许昌县志》,具体位置今已不可考。

中文名

永始台

简介

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女王的居所

位置

许昌故城

年代

三国时期

历史记载

魏文帝曹丕在位时,于许昌修建陵云台,永始台等院落,其中永始台后为文德郭皇后居所,具体位置今已不可考。根据《许昌县志》记载:“永始台 皇后尝居之,今失其处。“

文德郭皇后(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名讳不详,字女王,安平广宗(今河北威县)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少年秀慧,父亲郭永奇之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郭氏早失父母,流离乱世。武帝为魏公时,入文帝东宫。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文帝即王位,封为夫人,同年魏受禅,进为贵嫔。黄初三年(222年),册立为皇后。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率大军东征吴国,郭皇后留居许昌永始台。时值夏秋季节,天降大雨百余日,永始台的城楼多有坏损,大臣们奏请皇后另居安全地方。郭皇后说:“昔日楚昭王出游,姜氏留居渐台,江水突然暴涨,使者来迎姜氏而没有楚昭王的符信,姜氏坚决不去,最后被江水吞没。如今,皇帝在远方,我还没有遇到危险便移居别处,怎么可以呢?”于是,大臣们再也不敢提及此事。

曹丕死后,明帝曹叡继位,尊郭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太后,于青龙三年(235年)春,崩于许昌“永始台”。四月,葬首阳陵涧西,谥号文德皇后。

许昌故城

汉末虽风雨飘摇,但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三国时期许都城池建得相当有规模。城内的建筑除街道、民宅、官署外,著名的有许昌宫、京福殿、承光殿、永始台、毓秀台、丞相府等。许昌宫是汉献帝临朝听政及后妃居住的地方。景福殿始建于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三国志·明帝纪》载:“九月,行幸摩陂,治许昌宫,起京福、承光殿。”宋《太平寰宇记》云:“京福殿在许昌故城西南隅也,魏明帝所建,资费值八百余万。”《洛阳宫薄》曰:“许昌景福殿七间。”永始台是许昌宫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建在御花园里。黄初五年(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东巡,偕郭皇后就住在这里。皇城西南隅有一个高台叫毓秀台,是汉献帝祭天地的地方。现台高1.5米,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

如今,许都故城遗址虽然早已辟为田园,但高出平川约3米、占地30多公顷的城池,以及城垣轮廓线依然清晰可见。据勘探,故城分为内外两城,外城周长约7.5公里;内城系皇城,在外城的东南隅,呈方形,周长1.5公里,占地面积1.44平方公里,文化层堆积层厚约6米,上层为汉魏文化层,中层为西周和战国时期文化层,下层为二里岗文化层,内涵丰富。其出土文物有汉朝铜鼎、铜矛、马衔、车饰、司马将印、部曲印、箭镞、刀剑、钱币和曹魏时期大型行军造饭锅、磨米的碾、耕地的犁铧及建筑物件等,尤其是战国玉璧、汉魏时期建筑物件四神柱础,均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极其珍贵。

千百年来,许都故城虽然仅存遗址,但由于它是一代王朝的象征,特别是我国封建时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踞许昌的25年里,挟天子以令不臣,使节钺征伐四方,大兴屯田,广揽贤才,革新吏治,发展生产,使这里成为三国时代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成就了统一北方的霸业,开创了“一代风骨、百世流芳”的建安文学,不仅被历代人所敬仰,也是我们许昌人谈起三国文化永恒的话题。

景点介绍

曹丞相府,习称相府,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府第。今许昌市衙前街原许昌县政府大院传为丞相府旧址。当年这里在颍阴县城内,距许都18公里,是曹操的重要军事营地,曹操经常于此处理军国大事,其住所,世传丞相府。昔日丞相府,坐北朝南,大门前有牌楼,院内有殿、堂、亭、台、花木繁茂,环境幽雅,为世人所景仰。世事沧桑,丞相府旧址,从南北朝武定七年(549年)开始,一向为郡、府、州治所及行暑、县政府驻地。今次修建中的曹丞相府,外围为注入人文绿化的魏武帝广场,耸立“魏武挥鞭”大型塑像,院内修复相府客厅议事堂,文学精舍赋诗楼,接待外宾鸿胪馆,修文习武永始台,曹、刘对论青梅亭等殿、堂、廊、庑、台。仿汉风格,巍峨宏恢;殿内塑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及陈留王曹植像,绘制曹操事迹大型壁画,展示曹魏文物等。不久,人们将重见相府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