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锦织造技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侗锦织造技艺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两汉至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和印染工艺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明清时期,随着侗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日趋成熟,侗锦织造技艺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2008年6月,侗锦织造技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Ⅷ-104。

中文名

侗锦织造技艺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

遗产编号

Ⅷ-104

历史渊源

侗锦织造技艺

侗锦的早期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据《贵州经新志》记载:古代侗族“刺绣杂纹如绶,织花细如锦”。《黎平竹枝词》有“松火夜偕诸女伴,织成侗锦纳官输”之句。《黎平府志》载有张应昭为诸葛亮在兴建三年,平定南中时作有《诸葛锦》:“承相南征日,能回太谷春,干戈随地用,眼色逐人新;苎同参文绣,花枝织朵新,蛮乡椎髻女,亦有巧妙人。”

唐代李延寿《北史·僚传》有“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的记载。

到了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技术和印染工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织品和服饰的色彩搭配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点。

明清时期,随着侗民族的形成及其传统文化的日趋成熟,侗锦也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明代郭子章《黔记》中称赞“侗女肤妍工刺锦”。清代时,侗锦已闻名遐迩,康熙年间胡奉衡的《黎平竹枝词》中有“峒锦矜夸产古州”之赞誉。乾隆年问张应铭更有诗赞美侗锦云:“苎幅参文秀,花枝织朵云。蛮乡椎髻女,亦有巧手人。”可见,侗锦在古代就已经技艺纯熟了。

工艺特征

传统的侗锦有“素锦”和“彩锦”之分。用黑白棉线织成的称为“素锦”。用黑白线和彩线交织成花的称为“彩锦”。根据用途的不同,又可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其中,日用锦又分为12种类型,有被面、垫毯、衣服料布、头帕、背带、盖布、绑腿等。寿锦专门用于老人去世后垫棺。法锦则专门用于祭祀时作为挂单和祭师披挂的法毯等。

侗锦图案的线条都呈直线,常见的有人字形、十字形、口字形、之字形、米字形、万字形等。整体图案多为几何图形,如菱形、四方、三角形等。侗锦图案是用概括、抽象变形等手法,以装饰性很强的形式再现。侗锦编织的花纹图案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从宇宙间的日月星辰、云雾雷电、山川流水,到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植物花果乃至人间神界。

工艺流程

编织一幅侗锦的任务量非常大,一般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侗锦上的花纹是由两种工艺实现的,一是织花,二是挑花。织花时,按顺序取出和移动竹条,使提经的数量不同,经线分出开口,再通纬梭织。所排的竹签使用一个轮回,即一组图案形成。图案的复杂程度不同,使用的竹签数量也不同。一般是120根到180根。根据所织侗锦的密度不同,经线通常是800丝、880丝、960丝,最多到1040丝。

挑花与织花工艺不同的是,挑花没有竹签与综丝提经,也就是说没有预先设置程序,图案全在脑海里,过纬时的提经多少全由心记,用织者手中的铜挑数经(即挑花)、开口,再穿过纬线。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侗锦有着独特的编织技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侗族妇女以织锦为载体,展示着她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编织技艺,承载和演绎着本民族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少数民族织锦中,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传承现状

中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让少数民族传统与生活习俗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侗锦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同样也受到影响。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侗锦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已刻不容缓。

传承人物

粟田梅,女,侗族,1964年8月生,湖南省通道县牙屯堡镇枫香村人。2009年6月,粟田梅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08年,在通道县政府的支持下,粟田梅在牙屯堡镇创办了“通道雄关侗锦坊”,开始批量织造侗锦,同时定期举办侗锦织造培训班,把自己的侗锦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投给周边寨子的村民。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08年10月,通道“锦 尚”侗锦文化展在上海东华大学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粟田梅应邀现场演示了侗锦织造技艺。

荣誉表彰

2008年,粟田梅的侗锦作品在通道县首届侗锦文化展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