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戏,湖北省地方戏曲之一,原系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的“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于清光绪十五(1889)年流传至通城县境内,为与当时流传于通城的“天沔花鼓戏”,即现今所谓的“通城打锣腔”区别开来,便以其主奏乐器“嗡琴(即现今“大筒”的前身)”也称“提琴”来命名,改称其为“提琴戏”。“提琴戏”在清末形成之后逐步发展流传至崇阳全境。

提琴戏是以“岳阳花鼓戏”的“琴腔”为主旋律,“琴腔”分为正腔和小调两个部分。正腔有正调、哀调、梦调、阴调、一字调、西湖调、出门调、游春调、相思调、反调、回门调等,另有各种花腔小调。以及部分传统打锣腔剧目与岳阳花鼓戏一致,用岳阳花鼓戏中的“打锣腔”。提琴戏与湘北、赣西北地区流行的“花鼓戏”声腔基本一致,均属“大筒梁山调系”。因提琴戏曲调优美,旋律明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故被誉为是一朵绽放在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及我国戏曲苑囿中一枝独特的艺术奇葩,具有地方戏曲史、民间音乐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提琴戏是通城、崇阳等地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倍感亲切的“家乡戏”,从而拥有广泛而又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受到崇阳县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由其逐步申报非物项目,2008年6月7日,提琴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26 。[1]

中文名

提琴戏

非遗级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风格

湖南花鼓戏声腔(大筒梁山调)系

流行地域

通城、崇阳及周边地区

艺术类型

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代表作品

孟姜女

外文名

Bass play

遗产编号

Ⅳ-126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申报地区

湖北省崇阳县

使用乐器

花鼓大筒(湖南花鼓戏主奏乐器)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保护单位

崇阳县提琴戏传承发展中心

剧种溯源

岳阳花鼓戏

(临湘花鼓戏)又称“

临湘嗡琴戏

”,因主奏乐器“嗡琴”而得名。它起源于临湘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通城改称“提琴戏”。后逐步发展流传至崇阳。因语言相近、文脉同源,其曲调也优美动听、极为符合当地群众的观赏口味。

通城提琴戏演出

清光绪十五年(1889),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等率班来通城演出,后来岳阳戏班解散,艺人们散落在乡间落籍,教戏传艺,使这一艺术得以传播开来,当地遂出现业余的戏班。其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俗称“嗡琴”,即现今湖南花鼓戏和提琴戏所用的主奏乐器——“大筒”的前身,当地民众称之为“提琴”。据说为与当时流传于通城本地的“天沔花鼓戏”即今所谓的“通城打锣腔”区别开来,便以提琴戏主奏乐器“提琴”来命名,称之为“

提琴戏

”。“提琴戏”的名称在清末时已经形成。

提琴戏演出初期,角色多为一生一旦或生旦、丑各一人组成,随着大本头戏的增加,逐步发展称为八个行当,即老生、小生、乃生、正旦、花旦、闺门旦、婆旦和三花,俗称“三生四旦带一丑”,丑角兼净角,婆旦兼摇旦。据不完全统计,提琴戏演出的大小剧目由一百多个。基本剧目中,既有“琴腔”剧目,也保留有小部分“打锣腔”剧目。提琴戏的音乐声腔主要继承了岳阳花鼓戏中的“琴腔”和小调,除小部分打锣腔剧目外极少使用“打锣腔”的曲调。伴奏则分文场和武场两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

湖南花鼓戏

中的第一大流派——

长沙花鼓戏

(即通常所称的“

湖南花鼓戏

”)传入

通城

崇阳

,与

提琴戏

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提琴戏的唱腔,提高了演出的表现力和艺术性。长沙花鼓戏传入至今已近三十余年,故而在通城无论是专业剧团或是民间剧团多以“长沙花鼓戏”曲调为主;崇阳虽无论是专业剧团或民间剧团以“提琴戏”唱腔为主,也兼唱长沙花鼓戏的曲调。但近年来,崇阳县提琴戏协会为了所谓传承保护“正统提琴戏”,他们“长沙花鼓戏”为外来剧种,极力予以排斥,特别是在所谓“提琴戏”汇演正式场合或正规排演剧目时明令禁止使用“长沙花鼓戏”中的曲调。还不断提倡呼吁崇阳的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不要演唱长沙花鼓戏的曲调,此举受到诸多戏迷群众和从业人员的反感及反对。多数人认为,保护“

提琴戏

”不一定要排斥“

花鼓戏

(指长沙花鼓戏)。因为它们原本系出同源,彼此相互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之提琴戏原本是由“岳阳花鼓戏”演变而来,这是不容置疑和否认的事实。而“

岳阳花鼓戏

”与“

长沙花鼓戏

”又同属“

湖南花鼓戏

”,因此两者之间只是

流派

不同,并非完全没有关系。特别是提琴戏的

主奏乐器

与湖南花鼓戏的主奏乐器一致,都是采用的“花鼓大筒”,这是最明显和也是最直接的

共同点

1980年,崇阳、通城文化馆相继组建了半职业性的提琴戏剧团,并通过古装戏《双合莲》、《黄金案》,现代戏《闹瓜棚》、《山乡女货郎》、《鸭司令》等剧目的上演,对提琴戏传统唱腔进行了革新尝试。

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琴戏仍有半职业剧团和众多业余剧团活跃在鄂南城乡。

提琴戏相传源于清代中叶湖南岳阳、临湘一带盛行的“小丝弦”(即今岳阳花鼓戏“琴腔”)之前身,岳阳一带曾称巴陵汉戏为“大丝弦”。据鄂南提琴戏老艺人许国楠、孟福昌等称:清光绪中期(约1885~1889),湖南“小丝弦”艺人蒋传玉、彭瑞生等曾率班到通城、崇阳演出,彭因散班而落户崇阳授徒传艺,当地始有提琴戏班。

主奏乐器

主奏乐器是区别剧种种类、体现音乐特色的关键因素。提琴戏与同属湖南花鼓戏系统即“大筒梁山调系”的剧种一样,主奏乐器采用的是“花鼓大筒”,“大筒”其实就是早期的“嗡(提)琴”。因现今使用的“大筒”外形与“二胡”极为相似,加之“大筒”的知名度远不及“二胡”深远,从而导致很多戏迷群众甚至是提琴戏演员都误认为是“二胡”。

早期的“提琴”无“千斤”,而杆上安有钉子,演奏时,操琴者以左手拇指勾钉握杆,将琴筒抵在腰腹部站着演奏,形似提着琴拉,故俗称其为“提琴”,提琴戏也因此而得名。“嗡(提)琴”过去为民间艺人自制,其发音低沉厚重,音色粗犷高亢。好似群蜂在蜂共鸣,其声“嗡声嗡气”,在临湘当地俗称“嗡琴”,故“临湘花鼓戏”又称“临湘嗡琴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大筒嗡琴”从原来的“杆短筒长”的传统形制改成琴杆与二胡相似,琴筒由单改称双,由细改粗且独具特色的车旋形状。正式定名为“大筒”,因其主要是用于湖南花鼓戏的伴奏,故又称之为“花鼓大筒”。

现今采用的“大筒”均为湖南乐器厂制造。经改进后的新型大筒,全长约82厘米,琴筒用竹黄较厚的精选楠竹旋制,亦呈圆筒形。筒前口蒙以当地所产菜花蛇、乌梢蛇等蛇皮,琴杆改为红木杆,琴马由竹马改用高粱稻秸制作,丝弦改用钢丝弦,并在琴筒下增置底托。因此发音尖锐、明亮,富有特点。其声音低沉,音量巨大,可传数里,无固定音高。拉时发起伏不断的“嗡嗡”声,因此革新改进大筒的基础上,也一定程度上保持和继承了其原来的风格和特点。

剧种声腔

提琴戏的主要声腔是由湖南临湘花鼓戏(今属岳阳花鼓戏)的“琴腔”和“小调”演变而来,后来又吸收了长沙花鼓戏的曲调成分。

区别

提琴戏是岳阳花鼓戏中

“琴腔”和“小调”

演变而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唱法和调式并不与岳阳花鼓戏完全相同,例如岳阳花鼓戏中的“琴腔(即包括正调、哀调、阴调、梦调、一字调等)”均为“单句子”演唱形式,故俗称其为“单句子”,而“岳阳西湖调”是“夹句子”的演唱形式,故俗称“夹句子”。但提琴戏中则不以演唱方式来命名,因为在提琴戏中“琴腔(正调、哀调、阴调、梦调、一字调等)”有单、夹句子两种唱形式,但一般都是用夹句子演唱形式,因此这是提琴戏与岳阳花鼓戏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其次岳阳花鼓戏是以

夹句子

岳阳西湖调

(提琴戏中的

西湖调

)作为

正腔

使用,与原本通城的提琴戏一致。而现今在通城的提琴戏中已极少使用。究原因是因其本与长沙花鼓戏中的“西湖调”同宗,不仅句式结构、调式相同,而且用途也十分接近,在长沙花鼓戏传入通城之后,今多使用长沙花鼓戏中“西湖调”。

而崇阳的提琴戏中则以“正调”作为

正腔,

他们把“岳阳西湖调”即提琴戏中的“西湖调”加以改编后改称“崇阳西湖调”,用于开场或结尾使用,其使用功能类似于长沙花鼓戏中的“四六调”。因此所谓的“崇阳西湖”就是在“岳阳西湖调”即提琴戏中的”西湖调“的基础上改编而来。

传统声腔

提琴戏的主要声腔是岳阳花鼓戏“

琴腔

”,分“正腔”和“小调”两个部分。正腔部分有:正调、哀调、梦调、数板、一字调、阴调、西湖调、杨乃调、游春调、出门调、思夫调、相思调、辞店调等数十种常用曲调。以及有荷花调、回门调、出门调、把奶调、十绣调、卖胭脂调、梅花引、佛陀调等几十种小调。

传统过场音乐

传统的过场音乐源自岳阳花鼓戏。主要有:引子、快乐板、大挑子、小挑子、扭丝、大开门、小开门、大牌子、小牌子、哭相思、一爪风、哭皇天、朝天子、传茶扫地等等。

引用声腔

提琴戏的引用声腔是长沙花鼓戏“

川调

”。分“正调”和“小调”正调两个部分。正调部分有:有反十字调、西湖调、三流、二流、败调、宁乡正调、过江调、渔鼓调、道情调、花石调、烂板子、辞店调、南数板、反西湖、南数西湖、凡字调、阴告状、六音神调、和调、嫂子调、十字调、采茶调、梁山调、阳雀调、木马调、讨学钱调、四六调、罗汉调、放羊调、还魂调、等等几十种常用曲调。以及有放风筝、雪花飘、采茶调、洗菜心、瓜子红、三炷香、望郎调、等等小调。

提琴戏

打锣腔

提琴戏除“琴腔”外的另一声腔是“

打锣腔

”。即岳阳花鼓戏中的“

南路锣腔

”。如传统剧目《秦雪梅》下本《断机教子》以及《打懒》、《驼子回门》、《五字》等小戏均为打锣腔剧目。

说到“

打锣腔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提琴戏的“打锣腔”与原本流传于通城、崇阳等地“

老花鼓戏打锣腔

(即“天沔花鼓”)

并非同一剧种概念。虽然他们具有“一唱众和”的共同特点,但唱腔旋律完全不同,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关系,不可混为一谈。现今流传下来的小剧目有《小媳妇回娘家》、《南山捡子》、《秧麦》等。但由于这些打锣腔的剧目时常与提琴戏“打锣腔”的剧目一起混演,因此,很多戏迷观众甚至演员都无法分辨厘清两者之前的区别和关系。

引用过场音乐

引用的过场音乐为长沙花鼓戏中的过场音乐。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南进宫、哀哀调、游花园、风送云、得胜令、浪淘沙、照花台、步云霄、小桃红、伴妆台、柳叶金等等。

“琴腔”和“川调”大多 长于叙事,亦可抒情。上下句结构,两句间均有过门。另有丰富多彩的通城民间小调。

提琴戏最具特色的是男腔“尾音翻高收腔”最有特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剧种特色。生、旦、行当均用真嗓演唱,收腔时用假声。以唢呐“锁斗”形式结尾。并有一套表现力丰富的锣鼓经,其用法千变万化,有着闹台、起板、连接、收尾、伴奏、烘托气氛等作用。

表演形式

崇阳提琴戏戏班不大,乐器简便,演员不多,非常适合农村演出,尤其对居住分散的山区更为适合,加之它的唱腔优美朴实,乐曲短小工整,旋律明快流畅,乡土味浓而深受群众喜爱。

语言艺术

提琴戏的唱腔、念白,通城、崇阳用各自方言(书面语),但均以岳阳花鼓戏舞台艺术语言为基准。

角色行当

提琴戏在崇阳形成的初期,角色多为一生一旦或生、旦、丑各一人组成。随着大本头戏的增加,逐步发展成为八个行当,即: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闺门旦、婆旦和小丑。武功戏较少,因而没有专业武生行当。

传统剧目

提琴戏的传统剧目有120多个,家庭戏多,唱功戏多,武功戏较少。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神话、传说。其中早期的“二小”、“三小”戏,大都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爱情,泥土气息浓厚,生活情趣丰富。

一些多角色的大本戏,具有反抗封建道德、追求婚姻自由以及惩恶扬善的内容。这些传统剧目,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截至2015年5月统计,提琴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二十多个,家庭戏多,唱功戏多,武功戏较少。其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神话传说,如《七姐下凡》《母女讨饭》《慈母泪》《三子争父》《赶春桃》《双合莲》《张广大上寿》《卖茂郎》《二姐下凡》《朱买程卖柴》《金钗冤》《韩湘子》等。

大剧目

《孟姜女》、《秦雪梅》、《带子寻夫》、《赵五娘》、《三宝记》、《赶春桃》、《大碑塘洗澡》、《七姐下凡》、《平贵回窑》、《孟氏割股》等。

小剧目

《补缸》、《打懒》、《买沙教打》、《药板凳》、《刘三做爷(爹)》《胡大回门》、《秧麦》、《南山捡子》等。

文化特征

曲调

提琴戏曲调有正调、哀调、梦调、西湖调、阴调、一字调、反十字调(打采调)等及各种花腔小调,曲调优美,旋律明快。

脚色行当

提琴戏脚色行当主要包括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闺门旦、婆旦和小丑,称为“三生、四旦带一丑”,其中丑角兼演摇旦和净角,民间有“七紧八松”之说。武功戏较少,因而没有专业武生行当。

乐器

提琴戏的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俗称“提琴”,定2—6弦演奏,音色浑厚、相扩,而略带沙音。伴奏旋律,既不是完全重复唱腔的曲调,也不是简单的“加花”,而具例一有一定的独立性。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笛子、唢呐等。打击乐有鼓、板、锣、钹等,除用于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渲染舞台气氛外,还起着各类唱腔的连接、转板、开唱、煞腔的作用。

板腔音乐

提琴戏的板腔音乐分为正腔和小调两部分,正腔包括“正调”、“一字调”、“阴调”、“拖子”、“西湖调”、“反调”等曲调,均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提琴戏的演奏乐队有文武场之别,原来由“上手”、“夹手”、“鼓手”、“小锣”四人组成,“上手”担任主要伴奏任务,拉第一把琴兼吹唢呐;“夹手”辅助伴奏,拉第二把琴兼打锣鼓;“鼓手”掌鼓板,兼打小锣以外的所有打击乐器;“小锣”由学徒担任,负责打小锣和检场。

分布地区

提琴戏流行于湖北省东南部的崇阳、通城两县和蒲圻、咸宁、通山等县的部分地区,以及与之相毗邻的湖南、江西两省的部分地区。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提琴戏是中国戏曲苑囿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具有地方戏曲史、民间音乐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提琴戏这株民间艺术奇葩扎根在鄂南山区这块沃土之上,已越开越艳,璀灿夺目;业余提琴戏剧团这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队伍,为丰富和活跃鄂南山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承人物

甘伯炼,男,汉族,1929年12月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琴戏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崇阳县申报。

传承现状

提琴戏挖掘抢敷工作还不够深入,虽然搜集了一些资料,但大多没有经过认真整理,没有形成套完螫可保存的资料。

提琴戏研究和辅导工作仍有欠缺,没有大胆的改革创新精神,提琴戏对外地人来说,一般难听懂,难看懂。

提琴戏剧本创作改编上没有下真功夫,提琴戏演唱的绝大多数是传统的东西,甚至有不少精粕和污秽言语五是观众面不广,提琴戏的观众大多是中老年人,而青年人则很少。

提琴戏纯是民间剧团和农民演唱,他们的随意性大,难以规范,传播的地城狭窄,难以走出小天地。

保护措施

1985年,成立“崇阳县提琴戏协会”,加大了对提琴戏的保护力度。

1998年,崇阳县成立了“提琴戏发展基金会”,为提琴戏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2000年开始,崇阳县财政拨专项资金两万元,用于提琴戏剧团演职员的培训、保护和提琴戏的发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崇阳县提琴戏传承发展中心获得提琴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55年,崇阳县文化馆组织辅导的提琴戏《菜园会》参加湖北省戏剧会演。

2009年,新编提琴戏电视戏曲片《双合莲》先后两次在中央电视台II频道播出。

荣誉表彰

1999年,崇阳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

2000年,崇阳县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

2008年,崇阳县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09年,崇阳提琴戏获得首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