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服饰,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土族服饰的形成受到民族渊源、宗教、生活习惯,民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当下中国看到的这么独特的土族服饰文化艺术也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土族人有自己的文字、饮食和服饰,其服饰与藏族、蒙古族有相似的特点,肥大宽松,色彩鲜艳。土族人喜欢穿像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袖衫,七彩袖的七彩与彩虹的七彩是不一样的,彩虹的七彩是赤(红)、橙、黄、绿、青、蓝、紫,土族人的七彩是红、黑、黄、绿、白、蓝、紫。

2008年6月7日,土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土族服饰

申报地区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遗产编号

Ⅹ-115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类别

民俗

遗产级别

国家级

历史渊源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互助县、民和、大通,甘肃的天祝县和红古区也有少量的分布,互助县是土族自治县,又因土族人身穿像彩虹一样色彩的七彩衣袖衫所以互助县又有彩虹故乡之称。(土族的衣袖不像藏族和蒙古族那样长,藏族女衫的袖子一般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有关土族的族源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吐浴浑说”,另一种是“蒙古说”,但更科学一点的说法是,土族的族体形成不是单一,而是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土族服饰的形成受到民族渊源、宗教、生活习惯,民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么独特的土族服饰文化艺术也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土族人有自己的文字、饮食和服饰,其服饰与藏族、蒙古族有相似的特点,肥大宽松,色彩鲜艳。

土族服饰的材料以前是本民族自己做的具有天然原始性的褐色布为主要布料,再与毡、毛皮结合,体现原始美感,现在大量地运用汉式的现代布料,使服饰材料更加广泛,但失去了较多原始美感。土族服饰的特点是,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的衣服,都系腰带(土族人称腰带为普斯尔)。妇女穿七彩袖衫,鞋一般是黑白相间的云子鞋和长筒靴,在服装制作上与土族独有的盘绣、刺绣结合。土族服饰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象征,是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信息的体现,更是年龄、性别、婚姻的标志。

服饰特色

女性服饰

妇女服饰

土族服饰

俗称七彩袖,土族语称作秀苏,意为“花袖衫”。为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从最底层数,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花袖长衫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腰系白褐或蓝绿布带,带的两头有花、鸟、虫、蝶、彩云刺绣或盘线的花纹图案。腰带上有罗藏和钱褡裢。罗藏,是用铜、银薄片制成,有兽头形、圆形、桃形等样式,其上有孔,一般用于系花手巾、小铃铛、针扎等什物,垂吊于腰带左侧。钱褡裢,一般为长一尺五寸,宽四寸的小袋,两端有绣花或盘线图案饰物。女式的钱褡裢由三块白底绣花条块缝合而成,下端连三绺彩线穗。用作钱袋和装饰品。下穿褶裙或裤子。有镶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裙分左右两扇,形似蝴蝶两扇红翅膀;裤子膝下部分套着一节蓝色或黑色的裤筒,土族语称“帖弯”。

姑娘服饰

土族服饰

未婚姑娘习以两鬓梳小辫,中间梳一条辫,三条辫子合辫在背后,用绯红头绳扎紧,系一海螺圆片。少女额前戴的额带叫“箍儿”,白布绣花做成,宽二寸,长及两耳,上沿连几束彩线短穗和几个小铃铛。有的姑娘头戴一条绣花头巾。其裤腿套一尺长的红色“帖弯”,在膝下方用白色布条将“帖弯”与裤腿相连,使其经纬分明。发式、“帖弯”颜色和额带的不同,常是区别已婚或未婚妇女的标志。

装饰

土族服饰

土族妇女喜戴耳坠,喜庆节日或探亲访友时,还要在耳坠下吊一对“面古苏格”,即银耳坠,如铜钱大小,桃形,正面有刺纹图案。戴时用数串珍珠把两只“面古苏格”连起来,挂在额带上。土族妇女颈上所戴项圈称作“索尔”,用芨芨草扎成圆环,蒙上红布面,镶以铜钱大小的圆海螺片约二十枚即成。

土族妇女讲究头饰,在土语里,头饰叫“扭达”,式样复杂,各地不一样。有的叫“三叉”、“干粮”、“羊腔”、“马鞍橇”等。繁多的头饰已经没有什么人用了,变得简单方便。姑娘一般梳三根发辫,已婚者梳两根,末梢相连,以珊瑚、松石等缀饰,再戴上织锦毡帽,十分漂亮美观。

土族妇女的金、银、铜制耳环多刻有花纹或镶有红珊瑚、绿宝石,下面还垂有五色珠,并在珠上缀挂穗子。其中最讲究的要数“上七下九”或“上五下七”的银耳坠。用数串五色瓷珠把耳环连在一起,珠串长长地垂在胸前,好似数条项链。

项圈

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和西沟地区,是青海省土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在这一地区的土族女装中,土族项圈是必备的装饰之一。有关土族项圈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龙王山下的索卜滩上生活着一对兄弟,哥哥叫莫日,弟弟叫尼达,他们同时爱上了美丽的姑娘腊月花。后来,生性贪婪的莫日喝下了东海孽龙吐出的毒涎水,变成了一条巨蟒,而尼达则变成了一个石人。为了惩治巨蟒,救出尼达,腊月花不仅和姐妹们发明了安昭舞,而且还将一条铁链挂在了巨蟒的脖子上,这条铁链就是土族项圈的雏形。

据多年来一直研究土族文化的学者保广元先生介绍,土族项圈一般是由硬质的布片和金属片制成,最原始的项圈上还镶嵌着贝壳和骨片等物。因为吐谷浑的先民是来自辽东地区的鲜卑族,他们有使用贝壳的习惯和条件,在项圈上镶嵌贝壳作为装饰,或可看做是吐谷浑的遗风。[1]

彩虹袖:崇拜自然的标志

土族服饰

彩虹袖是互助土族传统服饰中最典型的标志之一,互助县也由此赢得了“彩虹之乡”的美誉。在互助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谚,土族阿姑穿上彩虹袖“走起路来摆三摆,蜜蜂彩蝶赶不走;拂袖跳起安召舞,恰似彩虹下凡来。”这无疑是对彩虹袖最诗意的咏叹和赞美。彩虹袖俗称花袖,土族语中称为“秀苏”,是一种用红、黄、蓝、白、黑、紫、绿7种颜色的布料缝制的套袖。[1]男性服饰

青壮男子服饰

土族服饰

青壮年男子一般戴红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红缨帽,系一种织锦镶边的圆筒形毡帽,为土族语“加拉·莫立嘎”的意译。相传由清代朝帽演变而来。因红顶连一绺长约五寸的红缨,故名。“鹰嘴啄食”毡帽,其样式为帽子的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衣服是穿小领斜襟的长衫,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有一块四寸方块的彩色图案。还有穿绣花领高约三寸的白色短褂,天冷时在领子上衬以羊羔皮。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纽扣多用铜制。腰系花头腰带,为一块十二尺长的窄幅蓝布或黑布,其两端缝上五寸长绣有花卉盘线图案的接头。穿蓝色或黑色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白色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的绑腿带,扎腿时把黑色的一边放在上边,故称“黑虎下山”。此又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之信物,象征忠贞不二,足穿白袜或黑袜,鞋子为双楞子鞋和福盖地鞋。

老年男子服饰

老年男子多戴礼帽。冬天戴皮帽,即用毛蓝布缝成喇叭口,喇叭口内缝以羊羔皮,可翻上或放下。帽顶上加有一颗核桃大的红绿线顶子。穿小领斜襟长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冬天下雪时,男子一般穿大领白板皮袄,领口、大襟、下摆袖口都镶着四寸宽的边子。劳动时穿褐褂,式样为小圆领,大襟,配以蓝布、黑布沿边。所用褐子,由白色或杂色羊毛捻线自织而成。富裕人家的男子多穿绸袍及带有大襟的绸缎背心、马褂。民和县三川一带土族男子的衣着同汉族一样。同仁县五屯的土族男子服饰与藏族相同。

传承现状

今天的土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很大的变化,有的服饰已消失,有的服饰经过推陈出新,重放光彩。如旧时的绣花高领,如今变成直翻两用领;盖在“扭达”(头饰)上的长头巾“扭达尔秀巾”,变成今日少女使用的短头巾。广大土族青年,不仅喜穿本民族服饰,而且还爱着时装,他们或使土族服饰时装化,或使时装土族服饰化,从而丰富了土族的服饰文化。

文化特征

从上述各地区的服饰来看,土族服饰确实绚丽多彩,纷繁复杂。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一般服饰所共有的民族性、地域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同时,作为土族文化的特殊领域,它还具有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内涵不同的宗教性、装饰性、包容性与多样性的特征。透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土族服饰文化内涵的成因。

(一)展现信仰的宗教性

历史上,宗教一直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土族宗教信仰呈多元化态势。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以后受到蒙古提倡佛教、道教、萨满教、苯教等多教多神兼容并存思想的影响,信仰出现了兼容并蓄的特征。土族服饰无论款式、造型还是色彩,都离不开宗教意识的影响。彩虹花袖衫是土族妇女较具代表性的服饰,红、黄、蓝、绿、白、黑、紫的色彩在作为装饰的同时,也是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正是土族以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的反映。土族头饰“扭达尔”中有较多类似于鸟或鸟羽毛的装饰,据说这就是从早期先民对鸟的图腾转化而来的。再比如土族装饰图案中“卐”字等佛教符号的移植,丰富了土族服饰的式样,也强化了服饰文化的内涵。可见,萨满教、佛教、道教本身丰富的文化内容,使土族的服饰文化具有了较为强烈的宗教性。

(二)追求华丽的装饰性

在人类的服饰发展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服饰的实用性是大于装饰性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服饰的装饰性逐渐超过了实用性,这样,浓郁的装饰味道成为民族服饰的又一特征。土族服饰装饰虽然非常繁缛,但大多具有象征意味。装饰的繁缛象征着主人的财富,而精致的服装与饰品又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正如贾谊所说:“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势位”。土族地处于边远的西陲之地,社会发展较为缓慢,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土族人对美的追求,从土族先民吐谷浑“妇女裙襦辫发,缀以珠贝”到20世纪初种类颇多的“扭达尔”再到今天的“七彩袖”,足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土族的装饰可以分为头饰、耳饰、手饰、腰饰、衣饰(刺绣),饰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做工也较为精细,土族人因地制宜,尽可能地用一切有利条件装饰自己,以满足自己的审美追求。

(三)不同地域的包容性

实践表明,各民族的服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的。正如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与各方文化的融汇贯通中得以进一步完善的一样,土族服饰亦是如此。在土族服饰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异族文化的影子。例如:同仁地区妇女所带的珊瑚银板头饰就是受到了蒙古族的影响。《蒙古鉴》记载:“妇女蓄辫两条,垂于左右,饰以珊瑚珍珠,耳悬圈环,手套钏镯。若已嫁者,则发辫唯一,头戴珊瑚银板。”可见土族服饰受到蒙古族服饰的影响。再比如土族妇女袍子沿边镶饰的动物皮毛,这是对藏文化的借鉴。“藏族男装一般有宽窄不一的虎皮、豹皮、水獭皮镶边,据说这种对袍边的装饰是由古代藏族先民授予藏族英雄的功勋带演化而来的”。土族在与藏族杂居的过程中对藏族的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直接的借鉴与模仿。总之,每一次外来民族文化的渗透,都给土族服饰带来了不同的成分,而这些成分也被土族人民进行了有选择的吸收,最终与本族文化融为一体,这就呈现出土族服饰的包容性。当然,其在包容、同化这种文化的同时,仍然着力体现着它的同一性,因为这种同一性就是土族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也是土族鲜明的民族特色,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土族特色”。

(四)蕴含丰富的多元性

虽然土族的族源到当下仍有争议,但土族族源的多元性则是不能否认的。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中有羌、戎、突厥、藏、吐谷浑、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定居,民族的分裂与整合最终促使土族这一民族共同体形成。而居住在不同地域上的土族人民对其主体先民的信仰又构成了土族内部文化现象的多样性,慢慢地这种多样性渗透到土族的服饰中,使土族服饰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征。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各民族的文化都对不同地域的土族服饰产生了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样式的土族服饰。由此可见,土族服饰从来都不是凝固的,它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从异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文化“互渗律”的表现,就土族而言,却体现了他的多样性特征。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土族服饰具有畜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交融的特征,其中凝聚着土族的民族精神,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及民俗文化内涵,显示出较高的历史及民族文化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互助土族一些古老的民族服饰已经失传,现存的较多土族服饰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大力挖掘整理土族传统服饰,迫在眉睫。

传承人物

席秀忠,女,土族,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土族服饰,申报地区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土族服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7年10月15日下午,第四届民族之花青海赛区决赛在西宁举办,比赛上展现了土族服饰。

2020年1月13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届“青海年·醉海东·民和民乐闹新春”活动官亭分会场启动仪式暨土族第二届“巴依儿”艺术节在喇家遗址广场举办,活动上展现了土族服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