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五河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淮河流域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歌宝库和中国音乐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五河民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

五河民歌

所属行业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

非遗级别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

Ⅱ-76

代表作品

摘石榴

流行地域

安徽省五河县及周边地区

艺术风格

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艺术类型

民歌

非遗保护单位

五河县文化馆

批准文号

国发〔2008〕19号

批准序号

575

申报单位

安徽省五河县

地区

安徽省五河县

历史沿革

图2 五河民歌手民间街头表演

五河民歌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1458年(明天顺二年)所修县志。《五河县志·风俗》记载:“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民间插柳于门断荤腥茹素小儿作泥龙舁之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三月建辰……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五河民歌不仅志有所述,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县志·古迹》记载了历史上精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唱……东沟鱼唱西坝农歌”。因此,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遍及村市。

“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初,以《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奖的影响而得名。[1]

流传地区

五河民歌集中分布在安徽省五河、凤阳,蚌埠及周边地区。[2]

五河民歌发源于五河县小溪镇,小溪镇原属凤阳县,故凤阳县也盛行五河民歌,由于五河自古水路通畅,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流行区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五河民歌在淮河中、下游两省十几个县、市广泛流传,远及山东省部分县、市。

风格特点

调式特点

图3 五河县儿童表演五河民歌

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 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传统民歌同样也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五河民歌中,很多反应男女爱情的小调,其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强的曲调。但因其地处淮北边缘,旋律中又包含着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的原素。七度音程的大跳、在《送郎》、《长谈》、《十二月调情》等很多小调中,不时的出现,因而形成了五河民歌在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独特风格。

在调式上,五河民歌多为徵调式。如:《摘石榴》、《四季探妹》、《五更疼郎》等。但其中不少小调的调式,在旋律进行中相互交替。如:《四季颂淮北》开始是宫调式,后来转入徵调式,但最后一句结束在羽音上,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新鲜感。使人觉得意犹未尽、意味深长。这种丰富的调式色彩,在五河民歌中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五河民歌中,很多音乐主题,从节奏上、旋律线条上看都有着共同特点,如:《摘石榴》、《四季颂淮北》、《打菜苔》等。但由于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和产生出来的旋律,使各自又独具特色,分别有着不同的风味。这些歌曲应该视为地地道道的五河当地民歌。也有一些民歌是从外地流传而来,如《八段景》、《虞美人》等。这些歌曲经过长期在五河地区流传、演唱,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目,注入了当地的一些音平特色,被异化为具有五河特色的民歌。[1]

伴奏形式

五河民歌演唱原以清唱为主,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有伴奏的演唱,其相关器具可分为拉弹、吹奏、打击3类。

1、拉弹类,主要是二胡,二胡多用蛇皮、黑鱼皮自制而成,俗称二蒙子(土语),个别也有使用自制的柳琴为伴奏工具。

2、吹奏类,主要是唢呐、笛子、笙。

3、打击类,主要以自制的梆子,简单的就以木棒、碟子代替。[3]

主要价值

五河民歌有《摘石榴》、《打菜苔》等久唱不衰的代表作,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代表性艺人。作为淮河中下游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五河民歌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研究价值。[3]

代表作品

小调:《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颂淮北》、《五河五条河》、《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花赞》、《虞美人》、《探妹妹》。

号子:《淮河大堤长又长》、《金山银山收到家》、《起秧号子》、《牛号子》。

秧歌:《大米好吃要把秧栽》、《丰收年唱丰收歌》、《如今农村新事多》。

遗产保护

2006年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活动

为保护五河民歌文化遗产,五河县多次组织民歌手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安徽省首届农民歌会以及周边省市的邀请演出。五河县民歌专家还做客央视接受专访,《摘石榴》当场收录进《中国民歌博物馆》。五河民歌两次应邀走进央视,现场演唱《摘石榴》、《打菜苔》、《五只小船》、《八段锦》、《大米好吃要把秧栽》等曲目。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三次到五河县采风,制作的五个专题片二十多次播放,使得五河民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了完善传承体系,五河县拨出专门经费对五河民歌老艺人、传承人进行保护、培养,实施五河民歌“一十百千工程”,即有一个全国知名歌手,十个优秀民歌传承人,100个五河民歌业余演出队伍,1000个业余民歌手。在每年一届的五河民歌歌会、五河春节联欢晚会、广场文化艺术节、清明传统庙会上,为县内的民歌艺人提供展示的舞台。五河民歌还走进小学生课堂,在县实验小学、五河三小建立民歌小歌手培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