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花鼓,又名“花鼓丁香”、“打花鼓”、“花鼓秧歌”等,是山东省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

山东花鼓的历史可上溯至宋代,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后来逐渐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流派,特别是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一带较为流行。山东花鼓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唱腔以七声音阶宫调式为主,一句接一句,一板扣一板,一气呵成,节奏明快,十分入耳。经典剧目主要有《梁祝下山》《吕蒙正赶斋》《休丁香》《高文举赶考》等。

2014年11月11日,山东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22。

中文名

山东花鼓

别名

花鼓丁香、打花鼓、花鼓秧歌

来源

南宋

非遗级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

Ⅴ-122

申报地区

山东省菏泽市

代表人物

杜学诗

代表作品

陈三两爬堂

发源地

山东

批准时间

2014年11月11日

文化价值

山东曲艺中唯一一个走唱类曲种

艺术类型

曲艺民俗

定义

对口走唱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类别

曲艺

使用乐器

花鼓

外文名

Shandong flower drum

始兴年代

明代

流行地区

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

经典剧目

《梁祝下山》《吕蒙正赶斋》等

历史沿革

渊源背景

山东花鼓又名花鼓丁香、打花鼓、花鼓秧歌等,是山东省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有记载:“杂扮或杂班,又名纽元子,又名技和,乃杂剧之后散段。在京师时,村人罕见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今之打和鼓、捻梢子、散耍皆是也。”《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戏曲、曲艺卷提到:“南方语言把‘花’读成‘和’,打和鼓即是打花鼓。可见,当时的杂剧即直接从山东、河北等农村选取素材以资调笑。由此可见,早在宋代,黄河流域的广大农村就有了花鼓的演唱。”从以上分析可推断,山东花鼓的历史至少可上溯至宋代。

山东花鼓是一种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山东曲艺中的走唱类曲种,在明代中、后期就已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后来逐渐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流派,因地域和方言的差异,风格特点区别较为明显,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两夹弦”、“四平调”、“五音戏”、“柳琴戏”、“茂腔”等,是多种剧种的直接母体。

发展情况

山东花鼓表演以一生一旦二人对唱形式最为普遍。男为“鼓架子”,女为“舞桩”又称“包头”,稍加化妆,边舞边唱。男角穿褂扎腰挎鼓,女角系裙扎裙舞帕,对唱对舞;有时女角甩开大辫,扭动屁股,翩翩走场,婀娜多姿,颇具民间风情。后来演出人数就增加了,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发展为分角色化妆演出,并增加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打击乐器,吸收了某些戏曲锣鼓经,演出愈加火爆,逐渐摆脱了“打地摊”,向戏曲形式过渡。

山东花鼓形成以后,历史上虽然一度被官府禁止,但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改革开放以后进入繁盛时期。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多种娱乐形式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山东花鼓艺术逐渐陷入萎顿。2012年,应热爱花鼓群众的强烈要求,山东花鼓主要传承地田庄镇栾官屯村又成立了花鼓剧团,重新开始排练演出。

艺术特点

表演特征

山东花鼓基本以农村的民俗活动为载体,如乡村的红白喜事及为老人祝寿、乡间的庙会等民俗活动都请花鼓戏班来唱。由于唱一天的费用固定,花鼓艺人出于经济意识的考虑,就尽量在乐队方面精简人员。对于伴奏人数,艺人有个说法:“紧七松八,六个人抓瞎。”因为山东花鼓一般用八种乐器,如果戏班有七个人伴奏,会比较紧张,如果有八个人则会很轻松,如只有六个人,表演时几乎忙不过来,需要两人要兼演两种乐器。

山东花鼓表演时男演员将鼓斜挎在腰间,打鼓者既是演唱者也是伴奏者并兼指挥,用梆子和鼓击节伴奏基本贯穿演唱的始终。山东花鼓在鼓的指挥下花样繁多,变化多端,形成了自己的锣鼓点。热闹的锣鼓点用来招徕观众、配合演员唱做念打、渲染气氛和推动情节发展。山东花鼓演员操着地道的乡音,以抑扬顿挫的旋律音调、松紧相间的节奏娓娓道出乡村的故事,跟鼓和梆子的节奏声及其他打击乐器的伴奏相得益彰,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风格特征,也体现了山东人粗犷、豪放、热情的性格特点。

唱腔曲调

山东花鼓的唱腔以七声音阶宫调式为主,主体部分为板式变化体结构。唱腔主要有“平调”、“寒韵”、“夸七锣”、“过序子”、“念板”、“锣鼓冲”、“砍牛橛”等。另有专段专曲的“货郎调”、“拐磨子”、“赶脚调”、“娃娃腔”等。打击乐由开台锣鼓和唱念锣鼓两部分组成。在唱腔上一句接一句,一板扣一板,往往多句唱词一气呵成,节奏明快,十分入耳。

山东花鼓的唱腔体制混合使用曲牌体和板腔体。有的唱腔以曲牌命名,如【娃娃】【扬子】以及专曲专用的【采茶歌】【拴娃娃】【坎头撅】等;但也有的以唱腔板式命名,如【流水板】等。在曲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时也运用板腔体的发展特点,将曲牌中的两句作为基本的上下句结合唱词灵活变化,推动唱腔音乐的发展。山东花鼓的曲牌中,乐句的发展变化也是以基本句为基础。如曲牌【娃娃】的基本句式是八句体,【扬子】的基本句式为十二句。此曲牌的演唱中常常对某些基本句进行一定的变化,有时出于唱词及情感表现的需要,将曲牌中的两句作为基本句进行变化发展,变化句与基本句为并列的关系,不会脱离原乐句的调式及基本旋律框架。

唱词特点

山东花鼓产生于农村并传承于农村,创作者、演唱者及听众都是农民,所以花鼓的乡土气息非常浓郁。唱词夹杂很多山东方言,演唱中的旋律进行也是顺应方言的音调走向,音乐跟语言完全融为一体,使得花鼓的演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能充分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由于山东花鼓是说唱艺术,故其歌词也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有固定的字数和韵脚,花鼓的唱词可谓兼备通俗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征。其唱词特点如下:

1.文人化的书面语和方言俗语相结合,大量使用衬词。山东花鼓的唱词将书面语和方言俗语结合使用,并巧妙嵌入方言化的衬词。这样的唱词不仅易于为观众所理解,也增强了其韵味的独特性。花鼓唱词中巧用衬词的现象被群众称为“九腔十八昂,七十二哎嗨”。

2.唱词多为齐言体,以七字句及十字句为主。山东花鼓的唱词多为齐言体,句式基本结构有:①五字句,如曲牌【坎头撅】(民间称为【五字嘣】);②六字句,如曲牌【扭板】;③七字句,如曲牌【娃娃】;④八字句,如曲牌【哈啦板】;⑤十字句,如曲牌【扬子】等。有的曲牌或板式混和使用六字句和七字句,如【流水板】,也有的曲牌混合使用七字句和十字句,如曲牌【扬子】。

旋律特征

山东花鼓的音乐形态特征如下:

1.大多为清乐音阶,徵调式最多。山东花鼓唱腔音乐的音阶多为清乐音阶,徵调式最多,旋律强调徵音和羽音。多以徵音为中心音呈波浪线式发展,最后往往从上下方的二度音(la或fa、#fa)或下方小三度音(mi)回到徵音稳定地结束。

2.山东花鼓的唱腔音乐节拍运用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相结合,节奏类型非常丰富,其中以特性节奏型为基础形成了唱腔音乐的腔韵及典型性腔句。山东花鼓的“送腔”部分运用非均分律动的节拍进行演唱,送腔后的部分大都为均分律动的节拍。唱腔中的节奏类型非常丰富,常用切分节奏结合不同时值的音符穿插使用;并大量运用弱拍起唱或强拍的弱位起唱。弱拍或弱位起唱的唱词,往往都是“啊”、“哎”或“昂”等衬词。丰富的节奏型和旋律音调的结合形成了山东花鼓唱腔音乐中的腔韵及典型性腔句。

主要乐器

山东花鼓的伴奏乐器中没有管弦乐器,只有打击乐器。其中鼓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其他伴奏乐器还有大锣、二锣、大镲、小镲、梆子、手板。有时参演人数少,只用鼓、梆子、锣、镲、手板等乐器伴奏。

艺术流派

山东花鼓有南、北、东三路之分。为主的“南路”流行在鲁中鲁西南广大地区,并在菏泽、济宁地区发展成为“两夹弦”、“四平调”两个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种。“北路”流行于聊城、德州、惠民地区。有“聊城花鼓”、“茌平花鼓”,并有以歌舞为主的“柳林花鼓”,临邑、禹城一带的花鼓,则发展成为地方小戏“一勾勾”。“东路”即滕县、邹县和峄城一带流行的“锣鼓冲子”,在当地形成“拉魂腔”(即柳琴戏),传至淄博、潍坊及胶东等地,则称为“肘鼓子”,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五音戏”、“柳腔”、“茂腔”等剧种,并对东路大鼓音乐也有明显影响。

经典剧目

山东花鼓的经典剧目主要有《梁祝下山》《吕蒙正赶斋》《劈龙棺》《小赶脚》《采茶歌》《休丁香》《站花墙》《张廷秀私访》《安安送来》《高文举赶考》等。

流行地区

山东花鼓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特别是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带较为流行,演员主要集中在巨野的西、北部,如太平镇展屯村、开发区赵官屯、田庄镇栾官屯、沙土集等。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山东花鼓产生于农村并传承于农村,没有专业的演出团体,都是业余班社,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其演出的题材内容大多反映生活故事或爱情故事,按山东各地的说法为:“花鼓的戏,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家长里短的话。”山东花鼓方能以顽强的生命力一直传承,但由于生存的土壤发生变化等原因,山东花鼓同许多民间姐妹艺术一样,正在走向濒临消亡的边缘。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菏泽市艺术研究所获得山东花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代表人物

山东花鼓在巨野较为流行,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花鼓戏艺人,如清同治年间的李可奉(艺名“盖三县”)、光绪年间的陈继才(艺名“陈草帽”),20世纪中期的王殿一(艺名“王三”)等。

白衍奇,男,1933年出生,山东巨野县田庄镇栾官屯村人。人称山东花鼓戏的“活字典”,山东花鼓艺术传承人之一,主攻老生,其唱腔调式多变,表演稳重大方。

毕庆春,男,1950年出生,田庄镇栾官屯村人。17岁学艺,先拜本村毕孝聚为师,主攻旦角,人称“小红鞋”;后投白衍奇门下,兼演小生,其扮相俊美,唱腔优雅,吐词清晰。菏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刁秀运,男,1948年出生,山东省郓城县刁庄村人。山东花鼓演员,其嗓音甜美圆润,唱腔细腻委婉,表演风格纯朴自然,所会书目、唱腔板式较多,以扮演旦角见长。菏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14年11月11日,山东省菏泽市申报的山东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价值

山东花鼓是鲁西南人民生产生活、风俗民情发展的载体,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说唱皆以乡音俚语,演唱内容多以反映家庭生活为主,民间情趣浓郁,具有方言学、社会学、民俗学、乡土文化等多种研究价值。

山东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