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民歌称为“布朗调”,总共有十多个曲调。最基本的曲调有:喜庆对唱的“甩”,抒发孤独忧伤感,情的“宰”,用小三弦伴奏的,多用来歌唱爱情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索”,以及在盛大场合跳舞时唱的“甚”等四种。

中文名

布朗族民歌

流行地域

云南省

所属国家

中国

遗产编号

Ⅱ-114

申报地区

云南省勐海县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遗产级别

国家级

简介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地方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方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部分人通汉语、傣语和佤语。

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到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些曲调也因地方差异而各具特色。除劳动歌、风俗歌、迁徙歌、恨歌、颂歌、情歌、儿歌等短歌外,还有长篇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如《苦情调》、《新年调》、《艾□》、《砍柴的依拉》等。《道高朗》流行于西双版纳景洪县,是一部唱述布朗小伙子与傣族小姐恋爱悲剧的长篇叙事诗,哀婉感人。布朗族故事包括山川风物传说、迁徙与建寨传说、爱情故事、动植物故事等,在近代还产生过反剥削压迫和反侵略的故事。有关布朗族首领“四眼四耳王”的种种传说(《广景》等);一日三变的美女朗三飘的故事;机智人物艾掌来的一系列笑话、讽刺故事,也极富于民族特色。

特点

布朗族民歌起源早、流传广,有独特的分类习惯,虽受傣族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仍保持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民族个性。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宫调式,旋律常用“56ⅰ”或“236”为骨干音型,以五声级进式为主。旋律音程以小三度和四度的跳进较为常见,仅儿歌中偶有六度跳进出现。旋律灵活多变,乐句气息较长,多在八度内连接运行,亦有少量达十一度音域。常用节拍为2/4、4/4、和自由散板及初具节拍的常变节拍三种类型。自由散板的民歌,没有以小节为单位的强弱拍周期反复的律动,轻重拍对比不大,其动力因素取决于歌手呼吸的生理限制;常变节拍,虽能划分出小节,但因其重音非均匀律动处出现,造成歌曲小节长短参差,拍号频繁变更。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乐段为基本单位而不断变化反复的结构。歌头歌尾多衬词衬腔,使布朗族民歌格外风趣活泼,并成为其显著特征。

背景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但有本民族语言,并分为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布朗人会讲傣语、佤语和汉语。布朗族多信奉小乘佛教。

布朗族的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其民歌分为“拽”、“宰”、“素”三种:“拽”为近似说唱的叙事歌,多在婚礼中于室内演唱;“宰”是近似山歌的传统民歌;“索”是即兴编词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对唱歌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民歌则分为“甩”、“宰”、“索”、“缀”四类,曲调几乎不变,内容即兴编唱。

音乐曲调

布朗琴

布朗族的音乐绚丽多彩、曲调优美。虽然各地的音乐曲调稍有差异,但各有很浓的特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的布朗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类。演唱时,各类曲调几乎不变,内容根据不同场合,即兴编唱。

“甩”调由小三弦伴奏,以歌唱青年男女爱情的内容为主,唱起来充满激情与富有青春活力。

“宰调”,也是用小三弦伴奏,大多是以生产、生活及爱情为题材,采取男女青年对唱的方式。

“索”调,也仍用小三弦伴奏,主要多歌唱民风民俗为题材。

“缀”调,是在节日或欢庆的日子里对唱,多歌颂历史英雄历史人物事迹。

其他地区的布朗族曲调,有民歌调、山歌调、打歌调、灯调和唢呐调。民歌调简短有力,活泼轻快,唱时以葫芦笙伴奏。山歌调曲牌较多,主要是青年男女在山野劳动时对唱的。打歌调曲牌具有简短、轻快的特点。灯调,调子轻松愉快,节奏感强,多用二胡、小三弦伴奏。唢呐调,习惯上是双手同奏,当地布朗人称为“吹打”。主要用于办婚丧事。

演唱方式

布朗音乐传承人岩瓦洛

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合、边舞边唱等。其中,领唱部分是节奏较为自由的即兴演唱,众合部分则相对固定。唱词多为三字、五字、七字一句,常用比兴手法。在年节喜庆和娱乐时演唱的布朗族民歌,常配以打击乐伴奏和简单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喜庆气氛浓郁。

代表歌曲

《嗡央尔》

《共度好时光》

《我们从小就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