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民歌》是云南省弥渡县境内汉族、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弥渡民歌是一个多元文化复合的系统,是多种文化的汇合和凝聚,其主要的是以古滇的“河蛮文化”、“僰人文化”、“哀牢文化”、“爨人文化”融汇消失后形成的“南诏文化”为基石,融汇中原的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后发展起来的,具有多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中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知名度很高的著名音乐品类。

2011年5月23日,弥渡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文名

弥渡民歌

定义

云南省弥渡县境内汉族、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

非遗级别

第三批国家级

批准时间

2011年5月23日

遗产编号

Ⅱ-145

申报地区

云南省弥渡县

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历史渊源

弥渡民歌

弥渡地处进入滇西、滇西北的门户,自古就是连接滇西、滇西北交通的要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条古老的商道从四川进云南,由姚安过白崖(今弥渡红岩)抵永昌,通往缅甸和印度,连接着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和文化的交往,这便是有名的蜀身毒道。蜀身毒道(南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史记·大宛列传》讲述: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朝后向汉武帝奏曰:“臣在大夏(阿富汗)时,见筇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印度)。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汉武帝听从张骞的建议,采纳了张骞从西南通印度以挟制匈奴的建议,开始从事开发西南夷的工作。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滇西设置郡县,到了东汉明帝十二年(公元69年),汉王朝终于打通了洱海地区到永昌的博南古道,这条道也是佛教进入云南最早的通道。

《祥云县志》载:蜀身毒道,东北起四川成都,进云南由姚安入境出境西经白崖(今弥渡红岩),后抵永昌(今保山),再至缅甸、印度等国。

《巍山县志》载:明朝南方丝绸道过县境,其入境线有二,一是由东从赵州南部(今弥渡)越隆庆关进入;另一路是由东北从赵州(今凤仪)经三胜约越定西岭过弥渡进入。

《弥渡县志》载:“早在汉代,就有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清溪路从县境穿过。唐?樊绰《蛮书》载:‘清溪路从成都经雅安、大树堡、西昌、会理进入云南。从拓东节度城至安宁馆一日……至云南驿一日……至白崖驿(今红岩)一日,至龙尾驿一日,至苴咩城一日’。另载:‘开南古道从龙尾城起经赵州下昆弥岭(定西岭)经甸中(今弥渡新街)、密只(弥渡密祉)到开南(今景东县)。’”

无论是古籍的记载,还是地方史料的记录,都以详实的文字记录了弥渡是茶马古道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十字路口,交通要冲。茶马古道在弥渡境内从红岩起往北过定西岭到大理,进西藏;往东入祥云到昆明;往西经石佛哨隆庆关入巍山到永昌;往北经天马关桥、甸中(新街)、大庄哨、云津桥(八孔桥)、腰惠铺(今腰会邑)、景东山坡、龙马塘、食马铺(密祉文盛街),贯穿弥渡全境,进南涧到普洱茶产区,古时弥渡人称走这条道叫“走夷方”。《赵州志》载:“嘉买村、定西岭、大庄街、龙马塘、食马铺均为官定的哨铺。食马铺即今密祉文盛街,是茶马古道上当年自白崖城南行到普洱茶产区驻旅打尖的首站,也是连接大理和普洱茶产区的重要的中转枢纽驿站。”

2000多年以来,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官家、差人、做买卖的商人、传教的和尚、迁徙的民族部落……他们在这条古道上流动着,印度文明,西域文明,西亚文明,东非文明,西藏文明,中原文明等诸多文明,澜沧江文化,哀牢山文化,苍山洱海文化,玉龙雪山文化,高黎贡山文化等诸多文化,通过茶马古道的连接,引发大规模的交流,弥渡境内茶马古道上所有官定的哨铺,正是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场所。

代表作品

《小河淌水》反映了弥渡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了崇尚崇高,崇尚美好的价值取向,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先后改编成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合唱曲,器乐协奏曲,电视专题,还被昆明话剧团改编为话剧,被人们誉为“东方小夜曲”,嗤声海内外。可以说,是弥渡秀山清山为小河淌水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是弥渡马帮文化为主调的传统文化为《小河淌水》创造了一种意境原型,而弥渡丰富多彩的山歌民歌既是《小河淌水》的源头,同时,弥渡民歌《放羊调》,《月亮出来亮汪汪》,《过山调》,《山鹑子》等更是《小河淌水》的原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弥渡山歌》、《绣荷包》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传承意义

云南弥渡发达的文化既是历史的厚赐,又是弥渡的骄傲。弥渡是中国著名的花灯之乡,”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正是弥渡花灯广泛性、群众性,历史性的高度概括。弥渡山歌民歌源远流长,曲目众多,异采纷呈。《十大姐》情深意长,《绣荷包》爽心悦目,《弥渡山歌》心旷神怡。

艺术特色

独具的区位,茶马古道的连接,多元文化的相互叠置交融,形成弥渡清晰的文化分层,丰厚的文化积淀,完整的文化系列,使弥渡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聚宝箱”。

正因为众多的民族在这条古道上不停的流动,多种文化在这里融汇、融合、吸纳、取舍,使弥渡民歌在不断的“叠置”,经过这种反反复复的“叠置”,弥渡民歌就形成了多元复合的文化特性,促成和促使弥渡民歌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并渗透于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下面这首《赶马调》,就是对茶马古道“走夷方”艰辛的道白:

男:三十晚上红罗帐,我的贤妻啊初一初二要出门。

女:你要出门莫讨我,我的郎啊你要讨我莫出门。

男:家中老父交与你。八十老母你奉承。

女:你要出门由你去,我收收拾拾嫁别人。

男:你嫁哪个由你嫁,要嫁一个老实人。

女:可怜可怜真可怜,可怜不过赶马人。

男:我吃了多少锣锅饭,睡了多少没脚床;锣锅一响就吃饭,大铃一响就开帮。

女:茶山得病花山死,冤魂落在九龙江;花茶驮子办齐整,大铃一响回家乡。

这首《大风刮来树头歪》道出了留守女人的千思百愁:

大风刮来树头(尼)歪(哎),

小郎出门妹吃(尼)斋(哎)(宝贝小心肝);

小郎出门三个(尼)月(哎),

小妹吃斋九十(尼)天(哎)(宝贝小心肝);

人人劝我开斋(尼)去,

郎不回头不开(尼)斋;

有了一日郎回(尼)头,

杀猪宰羊大开(尼)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