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广陵于马上作》是魏文帝曹丕(187~226)所作的歌词,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

作者

曹丕

体裁

五言古诗

创作年代

三国·魏

作品名称

至广陵于马上作

作品原文

至广陵于马上作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②。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③。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④。

不战屈敌虏⑤,戢兵称贤良⑥。

古公宅岐邑⑦,实始翦殷商⑧。

孟献营虎牢⑨,郑人惧稽颡⑩。

充国务耕殖⑪,先零自破亡⑫。

兴农淮泗间⑬,筑室都徐方⑭。

量宜运权略⑮,六军咸悦康⑯。

岂如东山诗⑰,悠悠多忧伤。

注释译文

①225年,《魏志》记载:“黄初六年,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戍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因于马上作诗。”广陵,今扬州,古代是军事重镇。

②汤汤:大水急流貌。

③玄甲:即铠甲。玄,青赤色。“戈”一作“霜”。

④一苇可以航:语取《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航之”。

⑤不战屈敌虏:一作“不战能屈敌”。

⑥戢兵:收藏兵器。

⑦古公:周太王,古代周族的首领,传说为后稷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的祖父。戎狄为争地而攻古公所居豳(bīn)地,古公迁居于岐山下,建筑城郭家室,人多归之,遂使周兴。

⑧实始翦殷商:即言古公在岐山开发经营,为后来殷做了准备。

⑨孟献:“献”,《御览》又作“子”,即孟献子,春秋鲁国大夫,有贤能。虎牢:城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

⑩稽颡(sǎng):跪拜,古代一种请罪的礼节。稽,叩头至地。颡,额头。

⑪充国:使国家富强。耕殖,即耕植,这里指发展农业,农业为富国之本。

⑫先零自破亡:言如果不重视农业,使农耕凋敝,那是自我破亡之路。

⑬淮泗:指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淮河、泗水流域。

⑭徐方:古国名,在今安徽省泗县。此句言在淮泗间开发农耕,恢复经济。

⑮量宜运权略:量宜运,又作“量运宜”。意为在战略上能适时度量,运筹得当。

⑯咸悦康:都能安康喜悦。六军:此泛指军队。

⑰岂如东山诗:意为哪里像《诗经·豳风·东山》诗中所讲的那样。《东山》诗描写了当时士兵背井离乡、风餐露宿,复员后田园荒芜,难见亲人。

作品鉴赏

三国时期曹丕即魏国皇帝位后,一直在积极备战,志在消灭吴、蜀二国,一统天下。225年(黄初六年),曹丕再次发兵攻打吴国,这次水陆两路并进。水路舟师从曹丕故乡谯郡由涡入淮临江,陆路步骑兵由淮泗而至扬州水陆会师。曹丕在马上所作的这首诗,写出了魏军的军威之盛,兵强将勇,戈戟如林,面对宽阔的长江,视同“一苇可航”,欲以压倒的优势和强大的士气,不战而屈人之兵,使敌人投降。

诗的后一段,用古事作比,说明自己兴兵在于建设淮泗,发展经济,有利人民,而且也要使从征士兵得到妥善的安置,不会有《东山》之叹。陈松民《采菽堂古诗选》评论该诗:说“本不能飞渡耳,却作此论,命意据胜。后段使事,借古形已,皆有意义,故但觉雅切,曾无滞累。”这次征吴,因是冬大寒,原准备的数千战船,因河道冰封,一部分不能入江,而吴军固守且出击,故再次完师而退。毕竟当时三国鼎立之势已成,战争是力量的搏击,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力量,这是战争的规律。曹操、诸葛亮,都不能改变客观规律,曹丕亦然。

作者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魏文帝),葬于首阳陵。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其《燕歌行》是中国存世较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信息栏

这是一首阅兵诗。评家们对该诗的看法不一,有的说是阅兵时的慷慨言志,有的说是退兵前的壮胆打气。其实,慷慨言志也好,壮胆打气也罢,不过是看其言得象不象,壮得真不真,至于是不是言过其实、无病呻吟,似乎没有多少考证的必要。“实”的多了,可以送一顶现实主义的帽子;“玄”的多了,恰好戴一束浪漫主义的花翎。照史风来看,倒是诗文说得越含糊些越好,多些猜测就多些意味,多些意味才能多些联想,多些联想才能多有启示,多有启示才能多有裨益,于是就多有长进,就有此诗此文令人受益匪浅之说。看看黑格尔的《逻辑学》,读读古先哲的《周易》,就有切身的体会。

曹丕的这首诗作于公元225年10月,这是他受禅称帝代汉后的第6年,也是他病逝的前一年。这一年的8月,魏水师受命于魏王曹丕东征孙权,沿淮河舟行逼长江北岸,两军隔江对峙。对水师征吴这件事,《三国志》《资治通鉴》均有记载,应该可靠。《三国志》说:曹丕“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戍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奇怪的是《通鉴》所记反比此述更周详,说是丕眼看舟船为寒冰所阻,仰天叹道“嗟乎,故天所以限南北也!”可以放心的是,《三国志》述:《魏书》中既载广陵赋诗事亦载该诗文,此诗为此间所作定当无疑。由此可见,此次出征后不战而撤是出于无奈,借丕的话说是天不作美,要划长江为南北界限以分吴、魏。有趣的是历史性的气温演变之妙。1700多年前的农历10月也就是现在的公历11月,就算是“是岁大寒”,气候偶不正常,此种长江船道结冰的寒冷也可与现今东北沈阳、锦州一带11月的气候相似。诗中的广陵故城即现今的江苏扬州,地理位置处在北纬32、3度间,而沈阳和锦州的位置在北纬41、2度间,近10个纬度间没温差,若非隔时跨代出现此事,不可思议。但毕竟是历经了1700多年,人类的进步伴随着厄而尼诺与拉尼那的交替登场,以至温室效应累于今天之状,是大自然情理之中的报复。想到这,倒记起某位思想家的笑谈,说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XX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不知依照那种传统的斗法未来的自然和社会该是什么样子,地球村的子民们还能不能乐下去?能否照此再斗不得而知,倒是对三国时候11月份的长江出冰道不以为奇了。这等背景下,可知曹丕水师的出征受阻是因于天时,而非实力不济,由此知阅兵诗并非说大话,确确是慷慨言志。至于是不是“马上作”则用不着较真,马上以笔草成是马上作,马上吟咏由幕僚记下也是马上作,马上打妥腹稿阅兵后书下仍是马上作,甚至事后依照马上阅兵时所感而作还是马上作。这首诗共22句,吟道:“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歧邑,实始剪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诗的白话大意是:“阅兵的场地在临近江水的长江北岸,奔流的江水是何等的汹涌澎湃。兵阵中竖起的铁戈长矛如山林般茂密,黑色的铠甲折映着耀眼的日光。壮威豪猛的将军们透露出奋勇歼敌的暴烈愤怒之气,这暴怒之气蕴涵着纵横八方的胆略和豪情。有谁认为那广延的江水难以渡过?我看一束芦苇之伐就可轻松穿越。但兵法的上策是谋略为上、攻心在先,‘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如果不诉诸武力而谋得和平才称得上是贤良所为。周朝的先人古公但父选中了歧地作为蓄积酝酿之地,后来的周武王姬发得以摧枯拉朽般的灭掉腐败的商王朝实在是要归功于曾祖父的奠基。春秋时的谋士孟献子为晋国出计在险要的虎库之地修筑城防,迫使郑国畏战而俯首称臣。汉将赵充国平边乱时不以兵袭,却以万人屯田开荒种地;此着儿使得扰边作乱、以牧为生的羌族的先零部落没了牧野而不战自乱,四万人降服汉朝。我们又在淮河泗水之间倡导、发展农业,在徐州一带修筑军事了望监察设施。我认为这是适当使用正确的权谋和策略的方式,所以,各部队都精神振奋、给养充足,平战结合、机动制敌。如此,即便是未战而撤,也不会象《诗经.东山诗》所述得胜后班师时出现的那种疲惫,那是一种绵绵难述的忧伤!”

简而言之,阅兵诗言说了一位统帅求战不成、被迫退兵时的慷慨、风度、韬略、志向。慷慨有激昂、豪爽、感叹、大方诸义,此处感叹为首,兼有激昂、豪爽之意。诗人的感叹是无耐班师,激昂之处是向敌方展示了强大的军威,豪爽之处是不强求于武力,当退兵时且退兵。至于风度、韬略、志向,主要含于诗的第9--20句,其中9、10句讲“不战而屈人之兵”;11、12句讲周太王繁衍生息的典故;13、14句是春秋时晋以威服郑的史迹;15、16句讲汉将赵充国屯田略敌的妙策;17--20句则是述说自己的勤农强军之法。这些,概要的总结了周、晋、汉史实的成功之例,以及自身采用且已实施的诸项方略,强调德化、谋划、武力诸法兼而用之,日后必胜。其实,此次出征曹丕亦有刚愎武断的错误,他于出征前不听谋臣蒋济的劝告,蒋言“水道难通,帝不从”。结果不但劳军无功,且在返回时发生了东吴偷袭、水路堵塞等险情。

丕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帅才,只是诗文的豪气不及其父曹操,才气不及其弟曹植。但以事业与享年之比率量测人生之得失,似丕以39岁之享年获军、政、文全局之成就者,史上鲜有。追昔抚今,赞诗如下:休言猛将厌浮风,自古元戎喜阅兵。浩气摧敌驱虎胆,威风励己壮豪情。出征未战期心胜,撤帐班师欲义赢。善策良谋岂沙场?吟诗立马述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