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镇位于会同县北部,东与肖家、金龙乡接壤,南与堡子、坪村镇交界,西与宝田乡为邻,北与洪江市、托口两镇毗邻。镇政府所在地相见村,距县城相距29公里。209国道、枝柳铁路穿境而过,素有“会同北大门”之称。

下辖泥池、阳隆、洞悉、宝冲、相见、黄土、马鞍、北厂、大金、暂板、龙山、闹溪、刘山、马田、唐家、黄家16个行政村和清江溪居委会,133个村名小组。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51.61亩,山地面积143000亩。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马鞍镇常住人口为9558人[1]

中文名

马鞍镇

该镇所属地区

湖南省会同县

人口

9558人(2020年)

所属国家

中国

面积

121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

地理位置

会同县

行政类别

车牌代码

湘N

电话区号

0745

所属地区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

邮政区码

418304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环境

马鞍镇位于会同县北部,东与肖家、金龙乡接壤,南与堡子、坪村镇交界,索有“会同北大门”之称。

人口民族

2005年底,3740户,人口12813人,其中侗、苗等少数民族9947人,占总人口的78.1%,非农业人口284人。

2021年7月28日,根据会同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马鞍镇常住人口为9558人。[1]

经济

产业开发

清江溪及闹唐溪水在江市处注入沅水,沿岸土地肥沃,排灌方便,是境内主要农区,矿产主要有黄金、锌等。全镇森林覆盖率为78..24%用杉木、松林、楠竹,阔叶树、杂木等,经济林有油茶。板栗、杨梅以及杜仲等药用林木,年产茶油20吨,木材0.5万立方米,楠竹5万根。

工业发展

工业主要以竹木加工和小水电开发为主,水电装机容量175千瓦,年发电量40余万度:竹木加工企业13家,以光辉木业为龙头,年产值上千万元。

社会

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小(二)型库5座,总蓄水量52万立方米,全镇90%的农田旱涝保收。竣工于1978年的马田水库,积雨面积10立方公里,库容10万立方米,建有一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50千瓦,竣工于1979年的龙山水库,积雨面积30.1平方公里,库容10万立方米,建有一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25千瓦。

民生事业

2005年马鞍中学在校学生408人,6个教学班,在校教职员工30人:小学在校学生683人,在校员工51人,入学率99.4%。镇内有文化广播电视站一个。2005年有线电视户428户,占总户数的11%。

目前已形成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二级卫生医疗网络,马鞍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425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设有门诊部、住院部,有病床23张,医护人员11人,配有新型X光机、B超机等诊疗设备。

历史沿革

马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阳隆乡、坪见乡、栗木乡。1958年成立马鞍人民公社,驻地为马鞍村,1978年4月马鞍人民公社驻地搬迁至相见村,1984年春改公社为乡,2002年9月24日马鞍撤乡设镇。马鞍因其地形而得名。在长征时期,红二、六军团在贺龙和肖克的带领下,途径马鞍的阳隆、相见、黄土、马鞍、大金、暂板村,曾发生过水口庵战斗,有8名红军战士牺牲,现有遗址红军风雨和红军烈士纪念亭。

文化

民俗特产

鞍每年元宵节有舞龙头板灯、唱汉戏、打腰鼓的民间风俗。特产主要:山羊、杨梅、银杏、高山茶油、玉兰片、竹笋等,其中山羊畅销湘、桂、黔、粤、渝等省。

马鞍镇

旅游

奇特景观

境内黄土村红军风雨桥头一株千年古榉与槐、女桢盘根错节,连理共生,参天而立。相传此处有七种树共生一处,古榉树中生长水竹、凉粉、棕树及岩巴姜,形成一道树中树的奇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