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蜜橙,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鹿寨蜜橙,果型美观、色泽金黄,皮薄肉丰、清甜化渣、肉质脆嫩、无核或少核的特点,风味独特、橙香浓郁。

2014年12月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鹿寨蜜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鹿寨蜜橙

拼音

lù zhài mì chéng

植物界

分布区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

审批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第129号公告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类别

水果

品质特点

清甜化渣、肉质脆嫩

批准时间

2014年12月1日

产品特点

鹿寨蜜橙

鹿寨蜜橙树势中等,树形开张,树冠圆头形;叶片长椭圆形,萌芽率中,成枝力中等;花芽分化能力强,以有叶花枝为主。鹿寨蜜橙,果实椭圆形或圆形,色泽呈橙红色或橙黄色,果皮光滑,肉质脆、味清甜、蜜香味浓。单果重130克至180克,可食率≥75%,可溶性固形物≥12%,总酸量≤0.8%。[1]

产地环境

鹿寨县

鹿寨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稍偏北。县境东北与永福、荔浦县接壤,东南与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毗邻,西南与柳州市郊区和柳江县隔河相望,西北与融安、柳城县相连。鹿寨县介北纬24°14′至24°50′,东经109°28′至110°12′之间,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地带。鹿寨县冲积平原由洛清江搬运物质堆积而成,由下部砾层和上部红土层组成,一般可划分山河漫滩、第一、二阶地,局部地方有第三阶地残留。第二阶地分布已不连续,成和缓的台地间断分布于河谷两侧。第一阶地和河漫滩连续而宽广,土质平坦松软。鹿寨县地处低纬,属南亚热带向中亚带过渡带,受季风环流影响较明显。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鹿寨县独特的地理条件,适宜种植鹿寨蜜橙。

历史渊源

鹿寨蜜橙

鹿寨蜜橙,古称“上龙橙”,《鹿寨县地名志》记载:上龙橙历史悠久,相传清朝时代,曾做为上等贡品呈奉给皇帝。因历史上主要集中于导江乡古董村上龙屯种植而得名。至今上龙屯仍存数十株近百年前栽种的古上龙橙树,由于精心护理,这些百年老果树青葱翠绿,丰收时节仍是果实累累。成立鹿寨县后,又叫鹿寨上龙橙。

《广西通志》(农业志)关于橙品种的记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西较为名贵的地方(橙)品种有:灌阳橙、鹿寨上龙橙、郁林甜橙、邕宁那东橙、东兰腊月橙。”因其产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境内,具有独特的蜜香味,市场上通称“鹿寨蜜橙”。

2007年1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鹿寨蜜橙”,这是20多年来广西首次专门对柑橙类进行新品种命名,也是柳州市第一个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柑橘类品种。[2]

生产情况

2016年,鹿寨县种植1万多亩“鹿寨蜜橙”,年产量150万公斤。“鹿寨蜜橙”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其中以鹿寨镇鹿寨蜜橙产业(核心)示范区最为典型。[2]

产品荣誉

2014年12月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鹿寨蜜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鹿寨蜜橙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现辖行政区域。[1]

质量技术要求

鹿寨蜜橙

一、品种

桂橙一号。[1]

二、立地条件

土壤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40厘米,pH值5.5至6.5,地下水位1米以下。[1]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以枳壳、酸桔为砧木,采用嫁接育苗。

鹿寨蜜橙

2.定植:采用春植或秋植。容器苗或带土移栽不受季节限制。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1200株。

3.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37吨,采前30天不能施用化肥。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1]

四、采收

采收时间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才能采收。雨天、大风天、果面露水不干不采。[1]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实椭圆形或圆形,色泽呈橙红色或橙黄色,果皮光滑,肉质脆、味清甜、蜜香味浓。

2.理化指标:单果重130克至180克,可食率≥75%,可溶性固形物≥12%,总酸量≤0.8%。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1]

专用标志使用

鹿寨蜜橙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鹿寨蜜橙的检测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