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工业,一种概念,指制造鞋的工业总称。从1996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鞋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国际鞋业制造中心随着制造成本的变化经历了多次转移。20世纪80年代制鞋中心从早期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转到日本、台湾、韩国等远东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又逐步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大陆。

中文名

制鞋工业

外文名

Shoemaking industry

最早成立

20世纪80年代

释义

制造鞋的工业总称

韩语名

신발 제조 업

早期制鞋工业中心

意大利、西班牙

拼音

zhì xié gōng yè

发展现状

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高涨

名誉

鞋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发展变迁过程

国内发展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粗放式快速发展,中国的制鞋业积累了很多矛盾,目前已进入了产业转型期。例如,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的萎缩,又加之来自主要市场国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制鞋业的下行压力较大,规模企业出现的同时,一批小企业倒闭。

早在几年前,因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就有不少鞋企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生产基地。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鞋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0年1-11月,越南运动鞋产值同比增长20.2%,规模以上皮鞋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3.4%,对中国制鞋业造成十分大的潜在威胁。

虽然,有较多制鞋企业迁移的案例。但是,中国的制鞋企业的实力依旧十分强大。中国制鞋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凭藉优质的投资环境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各种鞋类生产的产业集群,建立完善的鞋业成品和鞋材市场以及鞋类的研发中心和资讯中心等。

虽然中国制鞋业如今也面临着国内政策因素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以及来自印度、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中低档鞋类方面的竞争,在高档鞋方面又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竞争,但中国制鞋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是其它国家难以匹比的。

分工格局

国际鞋业分工的基本格局是: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鞋业企业主要进行品牌营运;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的鞋业企业主要进行生产加工。欧美鞋业企业利用其准确把握国际流行趋势和品牌运营能力的优势,进行产品设计研发,以OEM方式委托发展中国家鞋企进行生产,通过自已掌握的营销网络进行销售。欧美鞋企把品牌的维护与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品牌的价值提升和市场推广,从而获得市场控制地位和经济效益。

东南亚包括中国鞋企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采取OEM方式为欧美知名品牌鞋企进行生产加工,其着重点是维护客户关系,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生产规模,获取生产加工环节的规模经济效益。

竞争态势

在注重控制成本、降低价格的基础上,全球鞋业企业更多地将竞争的注意力转向品牌提升和营销网络建设上来。欧美鞋企着重在强化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影响力,扩大营销网络建设等优势竞争能力方面;东南亚国家鞋业,除依靠低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稳定可靠产品质量优势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外,逐步向创立自有品牌和建设营销网络,提升全方位竞争能力过渡。中国鞋企在品牌、管理和市场等方面面的意识不断提升,除开始注重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外,还开始走出国门,以自有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世界制鞋大国包括亚洲的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南美洲的巴西等。在2009年全球的制鞋业市场的总收入达2058亿美元,2005年至200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5%。其中,中国、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亚洲国家的生产量占全球的总生产量超过85%。而中国更成为全球最大的鞋类产品生产及出口国,每年生产超过100亿对鞋,占全球总量逾60%。

产销需求

自从改革开发政策实施以来,

中国制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前瞻

制鞋工业作为最早开发开放的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1985年我国共生产了16亿双鞋,而2005年就达到80亿双,年平均增长超过28%。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鞋类产品产量分别达到80亿、92亿、113亿、116亿、109亿、123亿,占世界鞋类总产量超过50%,最高年份达到65%。

中国鞋类产品产量变化趋势(亿双)

我国鞋类产品中超过70%出口到其他国家,鞋类产品的出口经过一轮高速增长之后,增速从2008年开始出现放缓迹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疲软,但是与此同我们也注意到在发达国家市场不景气的情况,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高涨,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