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书法是清乾隆时期模仿汉文篆子创制得一种书法。

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文名

满文书法

开发区级别

国家级

编号

Ⅶ-119

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批准时间

2014年

遗产类型

传统美术

历史源流

满文有楷书、行书、草书和篆书四种字体。楷书的使用范围较广,使用于各种书籍的刊刻、精写本的抄写,以及诏书、谕旨、奏折、题本等公文的缮写。行书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凡书籍普通写本的抄写、各种书稿的起草、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官员之间来往文书的缮写,以及各类公文档案的汇抄存档等方面,都要使用行书。草书的使用范围较窄,主要用于一些文稿的起草、个人信件和札记的缮写,以及书法作品的创作等方面。满文的篆字,早在满文创制之初就已出现,只是种类较少,字体单调,使用不广。正如《清朝通志》所载“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是清篆原与国书先后并出,特以各体未备,传习尚稀。”

1748年(乾隆十三年),清乾隆帝命傅恒等人,仿照汉文篆字,重新创制了满文篆字,共计32体,并确定了各体篆字的满汉合璧名称,即玉筋篆、芝英篆、上方大篆、小篆、钟鼎篆、垂露篆、柳叶篆、殳篆、悬针篆、龙篆、穗书、鸟迹篆、垂云篆、鸾凤篆、科斗书、龟书、倒薤篆、鸟书、坟书、大篆、麟书、转宿篆、雕虫篆、刻符篆、金错篆、鹄头篆、飞白书、龙爪篆、奇字、缨络篆、剪刀篆、碧落篆。从此,满文篆字的种类增多,字体规范,名称统一。为了推广新创制的满文篆字,当时用32种字体刊印了《御制盛京赋》。不过,满文篆字的使用范围较窄,在清代主要用以镌刻宝玺和官印。

书法特点

满文是拼音文字,每字各有长短,不像汉字那样有规整的框架结构,书写的内容和尺幅大小比较容易把握。满文书法长短不一的特点迫使作者在创作时,既要设计全篇,还需安排好行间和字距,谋篇布局比较难以把握。满文的线、字头、字牙、点、圈等基本笔划与汉字的横、竖、撇、捺、点、提等也有不小的差异。

代表作品

满文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并编写过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著述,翻译了《孟子》、《资治通鉴纲目》、《三国志演义》、《聊斋志异》 等大量汉籍。辛亥革命后,满文基本上不再使用。现在保存下来的满文档案数以百万件计,是研究清初社会性质、清代历史、中国对外关系以及满语满文演变情况的珍贵资料。

清代满文档案可谓包罗万象,涉及面极为广泛,且所反映的内容多不见于汉文档案和其他文献,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满文档案是研究清代通史和各种专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满语满文取之不尽的宝库。另外,满文档案中有关水文、气象、地理、物产等方面的文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法用途

满文书法作品

清代用满文书写了大量公文,也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典籍。此外,还有不少清代保存下来的碑刻、谱书等也都是用满文撰写的,清朝留下来的大量满文史料,作为清朝历史的见证,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宝贵的民族财富。

清朝政府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及国内颁行的重要文告、文件等必须有满文文本,满族封疆大吏及朝臣要员向皇帝报告军机大事及官场民情,为保密起见,多用满文缮折启奏。

目前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绝大部分是用改进后的文字写的,例如《异域录》、《尼山萨满》以及一系列以清文鉴命名的辞书等。另外还有一种满文篆字,是参照汉文篆书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创制的。共有32种字体,依笔划的特征命名,如缨络篆、龙书等。用这种篆字刊印过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但主要用于玉玺和朝廷的印章。

艺术特色

满族,崛起于气候恶劣、发展滞后的白山黑水之间,在那个以人丁兴旺为实力标[1]志的年代,仅凭自身极少的人口却能以惊人的能力入主中原,在诸多宏观的政治、历史、文化因素之外,满族文字所表达出的民族个性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原因之一。

至今流行不衰的源于满族的旗袍、朴拙而灵动的满族剪纸是满族人善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明证。满族文字亦是如此,它留给我们的感觉,是有着一股倔强、质朴的山野气息,恰恰是这种久违了的气息代表着生命、生机和发展的希望。从保留至今的清代文物中,我们能够看到,用满文所书写的诏、谕、朱批以及奏折和玺印中,用刻刀镌刻在故宫和各大皇陵的碑牌匾额中,满文书法无不显现出或潇洒、或庄重、或灵秀、或清逸的艺术特质。一份大臣的奏折,展示给我们的是作者沉潜多年的书法功底,一道帝王的谕旨或朱批,透露出帝王从小打下的书法根基。雍正皇帝擅长汉文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佳;其满文书法也很娴熟精湛。从传世的雍正满文书法手迹来看,他的书法功力深厚,书法风格自由潇洒,并不刻意追求所谓规矩,笔势凌厉硬朗,墨韵婉转流畅,刚柔相济之中,一股儒雅之气飘逸而出。乾隆皇帝更是终生沉醉于翰墨,他还创造性地创作了以三十二体满篆书法写就的万字长篇《盛京赋》,成为罕见的珍品。

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传世的满文书法,整体的刚健与张扬,中轴长竖如飞流直下的江河,洒脱而肯定;使转处内气充盈,或收放自如或舒展从容;圈点的跳跃和笔势的连贯,更是浑然天成,真气弥漫。唐朝张怀瓘曾为书法艺术提出过这样的标准:“含情万里,标拔志气”,而主干如铁、圈点飞动如铁骑凌空的满文书法,不正是“标拔志气”的形象写照吗?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而有歌的旋律。”如果说汉字书法的上述特点需要靠内在感觉去体会的话,那么满文书法从字形到笔法更加直观地体现出了这一书法美学的标准。

传承意义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民族文字书法并美的时代,它们共同谱写出中国书法史上的华彩乐章。从现有的文物资料中可以看出,每个少数民族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书法形态。而且多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特点非常明显,从许多少数民族文字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字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其通篇结构、章法布局、引领管带、首尾呼应、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寓情寄意等技法,都与汉字书法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书写工具、纸张运用、落款用印、美学理念等方面与汉字书法的共同之处也有很多。而且,清代满文、蒙古文的毛笔抄稿,历来都被视为历史价值极高的书法作品;满文、蒙古文字对于汉族书法家或使用汉字创作的书法家也带来很多启发。其中,作为元朝官方文字的八思巴文就被很多汉族篆刻家在创作时借鉴。可以说,包括满文书法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字书法是扩大和丰富中国书法艺术表现力和文化视野的宝贵元素。可惜的是,在中国书法和篆刻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书法艺术的长河中却难以看到少数民族书法的身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满族文字在创制及其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纳融合更加明显,这与它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吸收融合多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满文是一种借助了蒙古族文字和汉字的部分元素而创造出的文字。满族文字虽然是拼音文字,但满文书法与汉字书法一样,都是线条的艺术。而且,满文的装饰意味很浓,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它的毛笔书法在笔法上深受汉字行草书的影响,其硬笔书法在表现力上更是具有一种刀削斧斫的力量美。纵观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每一种新字体的产生,每一种古文字的发展,都能给书法创作带来新的活力。从敦煌石窟中的写经残卷,到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品,少数民族书法家和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甚深的汉族书法家留下的大量作品,都对汉字书法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技巧手段上,又都深受汉字书法传统的影响,在这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字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种新元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中国现存的二十几种少数民族文字中颇具影响的满文书法不会失传,尤其是一批有志于抢救和传承本民族文字的研究者和志愿者充满激情的努力,满文书法艺术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化身。对满文而言,自1599年雄心勃勃的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创制满文以来,满文经历了由地域性使用到成为全国官方文字之一的漫长历程,在长达近300年的文化史和艺术史中都曾有过辉煌的时光。它曾是满族共同体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曾是中外交流、满汉交融的重要桥梁。它大大加速了满族社会发展的步伐,记录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