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岭,秦岭东段支脉,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山阳县境内,银花河南,沿山阳县与丹凤县交界伸展,向北伸至银花河畔。

中文名

鹘岭

地理位置

陕西省丹凤县、山阳县境内

最高峰海拔

1483.6米

最高点

月亮台

山系概貌

鹘岭

丹凤县县内长16公里,主脊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点月亮台,海拔1483.6米。主脉东西横贯,北陡南缓;支脉南北走向,北短南长。平均相对高差300~500米,山岭坡度,多在25°~35°。秦岭为山阳县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银花河与金钱河的分水岭。南宋时,秦桧割秦之半畀金,曾以此岭为界。

山阳县境内,主岭由马滩河东岸向东南绵亘、至商南县的丹江南岸而尽,在山阳境内长约61公里,包括银花河以南、县河与金钱河以东广大地区,分布着6区40乡。山地面积约1240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地面积的43%。

主要山峰

丹凤县境内,有主峰月亮台,位于丹凤县石槽沟乡,县城东南约58公里,海拔1483米,山上有庙,原为游击队活动区。

山阳县境内,鹘岭支脉,北短南长,共有名山44座,其阴坡支山由西向东计有15座。

北坡山峰

1.柳坡沟梁。坐落色河铺东南,长3公里,主峰1325米,与东南麻子沟梁相连。

2.馒头山。坐落三里店南,群峰罗列,一峰崛起,耸拔圆峻,酷似馒头。高1537米,长3公里。山顶的坤元寺和西麓的太白洞,旧时香火颇盛。山上石灰石裸露,山下建有水泥厂。

3.翠屏山。坐落县城南面,群峰罗列如屏,四季青翠,峰顶尖锐偏圆。长2公里,高1688米。山阴数峰外围,形似笔架,故称笔架山。笔架山麓又罗列一群红色圆丘,名聚米丘。盍峰建有电视差转台。

4.土地岭。坐落十里铺薛家沟堖,岭上有土地庙。东西走向,长3公里,主峰1466米。土石皆赤,杂草丛生。

5.白马寨。由土地岭分支北出,傍薛家沟西下,坐落十里铺西南6公里,主峰形如簸箕,向北宽出。南北走向,长3公里,高1444米。寨下白马洞,有云雾出入,可预兆阴晴。

6.尖锥山。坐落十里铺西南马洼沟堖,南北走向,峰尖似锥,高1131米。

7.板板山。在十里铺西南杨家沟堖,山上多青石板。南北相连,长2公里,主峰高1468米。

8.鸡冠山。在鹃岭南端,酷似鸡冠,南北走向,长2公里,高1435米。

9.双乳山。在过风楼路南,两峰拔地而起,对称圆峭,酷似乳房。高910米。上有双锁庙,庙侧青松倒挂,景色奇丽。其南主峰长2公里,高1370米。

10.鹘岭。在高坝店、黄土包南,有大小之分,高坝段名大鹘岭,黄土包段为小鹘岭。主峰形如鹘起,东西走向,长5公里,高1593米。古为南北交通要道,石凳盘迂,险阻难行,今小鹘岭有公路通过;大鹘岭有鸟道通僧道关,路险行人少,蒿草过人头。

11.寨子岭。在洛峪乡南10公里处,南北走向,长3公里,主峰1355米,东北接石佛山,山上有大寨。

2.伏安寨。在中村镇南,上有寨,高966米。其东南接王家梁,高914米。

13.杨家岩。在银花五色沟堖,南北走向,长2公里,高1544米,山上多白桦。

14.梅子岭。在银花乡梅子沟堖,长5公里,高1571米。山腰有石人,屹立公路畔,高数十丈,形象逼真。公路盘旋上岭后,缠绕十里扁而过,若隐若现,蔚为景观。

15.大岭。西邻梅子岭,北濒响当河,南傍天桥沟。岭上有小径,为鹘岭南北交通的第二条古道。山壁陡峭,山势巍峨,岭高1565米。岭上柴胡、连翘、五味子、猕猴桃资源丰富。

南坡山峰

鹘岭南坡支山既多又长,实难殚述,其大而有名者,自东向西,计有29座。

16.孤山。在口头坪东北4公里处,山峰拔地而起,尖锐似牛角,高1275米,山上多槲栎树。

17.大峰尖。在鱼洞河南,与商南石佛庵毗连。东西走向,长2公里,峰顶似锥,高1596米,为县东最高峰。山上青松挺拔。

18.鸡架山。在鱼洞乡西南11公里处,秋冬季节,野鸡群聚阳坡岩坎栖息,主峰1130米。山上松竹杂出,常年叠翠。

19.小寨。坐落晏马圈房沟,高1076米,山上杂树丛生。

(以上4山系鹘岭一支由王阎南出,夹照川东河而下,出晏马、入郧西支脉)

20.莫拿岩。坐落西泉乡南,主峰1065米。山势险,岩多树少,携物难跻,故名“莫拿”。

21.赵家岭。在天桥境南12公里处,东西走向,长2公里,高1332米,山上灌木丛生。

22.龙山。形似巨龙腾空,高1557米,常被云雾缠绕,潮湿寒冷。坐落龙山乡驻地西北6公里处,东西走向,长4公里。地势险峻,松柏参天。

23.五荡山。龙山东南分支,至石佛寺板仓沟境,南北走向。海拔945米,主峰连接5个山头,呈现五个大荡。

24.青龙寨。在龙山南,坐落板庙乡东北,东西走向,长2公里,高1446米。山色青黛,状如卧龙,上有石寨。

25.太平山。龙山分支沿靳家河南入法官姚家湾,东西走向,长3公里,主峰高1485米,山势巍峨,沟岔众多。

26.土地岭。坐落漫川前店北,主峰1000米,岭脚有千佛洞,内存武周永昌年间雕刻立体石佛数百尊。

(以上7山系鹘岭一支南夹天桥河而下,由板庙入漫川支山)

27.白龙洞梁。在白龙乡东北2公里处,南北走向,主峰1543米。山腰有风景奇特的白龙洞。

28.小天柱山。在马家店与洛峪交界处,主峰1658米,长2公里,山上多连翘、柴胡等中药材。

29.九里冈。小天柱山南迤入延坪西北。东西走向,长5公里,主峰1125米。植被多灌木,野生药材资源丰富。

30.将军山。相传宋代某将军于此战死,故名。坐落九里冈西,南北走向,长2公里,海拔1109米,山坡多油桐。

(以上4山系小天柱山分支,为靳家河与两岔河分水岭)

31.天柱山。在县城东南40公里处,是全县最高最大的山。北起板仓老沟口,南至松坪古墓沟,东至扁头僧道关,西连长沟七里峡,周长65公里。东西走向,总面积40平方公里。山顶宽阔,四围罗列七峰。北部大顶峰,属主峰,海拔2074米。山巅骤崛一柱,高二百余米,围三百余米,形如竹节,柱体奇石轩露,古松倒挂,朝岚暮霭,晴雾不散。

32.四凳。天柱山迤西至板仓西南,突起四峰,成梯级排列,东西走向,主凳海拔1729米,山间杂木茂密。

33.双凤冠。在扁头溪西,南北走向,海拔1985米。山姿巍峨,顶分二峰,岩嘴突出,犹如凤冠。

34.大天堂。坐落扁头溪西南9公里,主峰1488米。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杂花生树,风景秀丽,故有“大天堂”之雅号。

35.杜家山。在松坪乡东北3公里处,海拔1120米,山壁陡峭难攀。

(以上5山属天柱山南迤分支,为两岔河与箭河分水岭)

西南分支

36.大梁子。在长沟西北8公里处,南北走向,长3公里,高1192米。南为椴树垭,高1307米。

37.纱帽山。山形若官帽,位于松树坪境,东西走向,长2公里,高1640米。南侧有阳坡山、寨子尖、黄木沟梁。

38.打鼓山。由大梁子西南分支,伸入板岩街东南,在东西长11公里的山梁上崛起一峰,高1710米,悬岩峭壁,光洁如镜,风声水响,应之如鼓。其西为板岩山,上多薄石板。

39.寨塔山。坐落银厂乡西北6公里处,主峰砌有巨寨,远眺似塔。东西走向,长2公里,海拔1681米,山上有大洞,常年大风出,人莫敢近。

40.殿王山。在洞沟乡东北,南北走向,长2公里,海拔1483米,山上殿王庙已废。

41.画匠台。在安家门东北,东西走向,高1580米,山上巨石轩露,相传有画匠曾于此写生,故名。

42.滚鼓寨。在安家门西北,高耸如寨,海拔1675米,昔有某户打锣鼓招塘匠拔草,不慎将鼓滚下河。

43.十八寨。在北沟乡西北5公里处,南北走向,长2公里,高1440米,山上有石寨十多座。

44.家山。在马滩东北,高1146米,明末清初,乡民于此山筑寨安家,以避兵祸。北部有寨子梁和纸房沟堖,山坡多黄柏。

(以上9山属鹘岭西南分支,为箭河与马滩河分水岭)

军事要地

鹃岭。坐落城东10公里,南北走向,同北部流岭与中部鹘岭连接起来,为本县东西交通必经之地。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王震率中原部队三五九旅、干部旅与胡宗南九十师于鹃岭相遇,发生激战。

传说

白龙洞的传说

鹘岭东段刘家台有个十分秀丽的天然溶洞,名叫白龙洞。洞中奇石轩露,错落有致,形态逼真。顶部的二龙戏珠维妙维肖,两侧对称垂列着若干个螺旋形钟乳石,仿佛一组吊灯。左侧有一拱形石桥,宛若彩虹,桥边石栏杆胜似人工雕就。底部有一较大钟乳石群,高的如塔如佛如狮如虎,低的如花如果如笋如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尤为奇妙的是右侧的那条石龙,全身洁白,总长丈余,横卧平地,蜿蜒生动,龙的头、身、尾断为三节,犹如剑劈,断痕处呈红色,酷似鲜血殷殷外渗。龙头张口瞪眼、缩劲抖须,作垂死挣扎状。洞顶一滴断泉正好滴在石龙眼窝中,形成一汪绿水,犹如泪水盈眶。

相传很早以前,山后有一条黑龙作祸,纵火焚烧鹘岭,连石头都化为灰烬。白龙娘娘奋力灭火,被烧光了头发,烧焦了皮肤。她潜入白龙洞修练,每天洗九百九十九次澡,要洗够九百九十九天,山上就会长满树木花草。黑龙知道后,几次企图破坏,由于白龙太子把守洞口,难以入内。于是黑龙便从山后偷偷掘穴而入。趁白龙娘娘洗澡之机,夺了龙珠,并玷污了她。白龙娘娘误以为太子守门不严,一怒之下,抽剑斩了太子;当其发现洞壁穴道后,方知错斩太子。她悲愤交集,一头碰死其中,堵塞了黑龙所掘之穴道——至今尚有数尺未合,可容单人出入。

清代以来,白龙洞香火不断。无数善男信女前来瞻仰白龙,用其泪泉洗眼医疾。也有不少文人雅士前来玩景揽胜。如果在晴天,偏西的太阳直射洞底,紫气氤氲,泉水叮咚,仿佛置身于仙宫琼阁,使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