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昧,(梵trayah! Sama^dhayah!,巴tayo sama^dhi^,藏tin%-n%e-hdsin gsum),指三种三昧。为印度佛教的三种观行法门。也可视为三种实践原理。三昧,令心住一境不散乱之意。就能修之行而言,又称三三摩地、三三等持、三三定等;就所观之理,又称三空;若就断障之意,则称三治。其中,三三昧与三三摩地乃新旧译之不同;旧译将三昧翻为定,新译则将三摩地译作等持。此三三昧通于有漏、无漏。其无漏者,为入涅槃解脱之门,故称三解脱门;有漏者即三三昧。诸经论对此三三昧颇有异说,

中文名

三三昧

出处

增一阿含经

外文名

trayah

主要内容

为印度佛教的三种观行法门

三三味简介

兹略释如次∶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所说

空三昧

空三昧谓于万有观人、法皆空。在观四谛十六行相中,此三昧是与苦谛的空、非我二行相相应的定;即观我所见、我见皆空。

无相三昧

谓观空故无差别相状,是与灭谛的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的定。涅槃(即灭)离色声香味触五尘、男女二相,及生、异、灭三有为相等十相,故名无相;此三昧缘灭,故得无相之名。

无愿三昧

又称无作三昧、无起三昧。谓观诸法无差别相状故无所愿求,乃与苦谛之苦、非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等十行相相应的定。苦、非常与集谛的四行相皆可厌患,故不应求取,而道谛如船筏亦应舍之;此三昧以之为缘,故名无愿。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名无作,或称无起。《成实论》卷十二〈三三昧品〉云(大正32·335b) ‘若行者不见众生,亦不见法,是名为空。如是空中无相可取,此空即是无相。空中无所愿求,是空即名无愿。是故此三一义。问曰∶若尔何故说三?答曰∶是空之能,谓应修空,修空得利谓不见相,不见相故无相,无相故不愿,不愿故不受身,不受身故脱一切苦,如是等利皆以修空故得,是故说三。’

关于此三三昧的次第,有不同说法。或以空、无相、无愿为次第,或以空、无愿、无相为次第。《大乘义章》卷二约三义以分别其次第之不同。即∶

⑴约修入之次第∶先说无愿令厌生死,次说无相令求涅槃,后说空门令其契证。

⑵依终成本末之次第∶空为众德之本,菩萨先观之,故先明空;由见空故,不见生死可以贪求,故次说无愿;由证空义不见生死,便与涅槃无相相应,故第三宣说无相。

⑶依所空之体相用等明其次第∶先说空门,空诸法体;次说无相,空诸法相;再说无作,空诸法用。

以此可见次第不同之义旨。

两本经书

《中阿含经》卷十七、《大品般若经》卷一等所说∶指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兹依《俱舍论》卷二十八所释,略述如次∶

⑴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与寻伺相应之等持,为色界初禅及未到定所摄。

⑵无寻唯伺三摩地∶谓唯与伺相应之等持,为静虑之中间地所摄。

⑶无寻无伺三摩地∶指非寻伺相应的等持,为第二静虑之近分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所摄。

此中,心之粗者称为寻,细者为伺。

旧译则称此三三摩地为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即《法界次第》卷中之上所言(大正46·679b)∶

‘(一)有觉有观三昧,若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诸定,观初禅及方便中,则一切觉观俱禅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二)无觉有观三昧,若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诸定,观中间禅,则一切无觉有观禅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三)无觉无观三昧,若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诸定,观无觉无观禅中,则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一切定,观诸无觉无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成实论

即⑴分修三昧∶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⑵共分修三昧∶修定亦修慧,是世间三昧,在暖等法中。⑶圣正三昧∶即入于法位而能证灭谛的三昧。行者以定修心,因惠能遮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烦恼;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脱,性即断性、离性、灭性。又以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

法华玄义

即⑴真谛三昧∶达观真谛空之理的定,乃破见思惑而成。⑵俗谛三昧∶指达观俗谛假之义的定,乃破尘沙惑而成。⑶中道王三昧∶指遮空假二边而达观中道之理的定,乃破无明惑而成。此说为圆教之意,三谛圆融观一心,三惑同时断尽。

此外,密教以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备三解脱之德。如《大日经疏》卷九所述,‘吽’(hu^m!)字上的空点表离空有之所作,观诸法平等,不愿生死、涅槃,故有证空解脱门之义,即空解脱门;本体的‘诃’(ha)字表无相,无相乃空亦空之义,以离因缘,故为无相解脱门;下面的三昧的‘邬’(u)点表损减空有成为不生之义,相当于无作解脱门。

关于三三昧的建立,显教多就遮情观而言,密教则就深义,于表德之上而论,或以空、无相为遮情,无愿为表德。若就表德之义而言,空为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为万德轮圆无尽之义,无愿谓行者本来具足两部曼荼罗之德,故无所愿求。

附录

印顺《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九节(摘录)

《杂阿含经》所说的空三昧、无所有三昧、无相三昧,集为一聚而被称为‘圣法印’。后来,依此而演化出意义相关的三组∶(一)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三三昧,也名三解脱门。(二)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触──三触.. 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在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中,除去无所有,加入无愿,这样的三三昧组成一聚,是佛教界所一致的。然对比汉译与巴利藏所传,非常的不一致。如《中阿含经》的〈大拘絺罗经〉说∶‘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这就是名称不同,意义也不同。与之相当的《中部》〈有明大经〉,没有这一段文。《相应部》〈无为相应〉,有空等三三昧,《杂阿含经》与之相当的(《大正藏》八九○经)却没有。《长部》的〈等诵经〉,《长阿含经》的〈众集经〉,在所说的三法中,有空等三三昧,而此经的论──《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却没有。以上,是彼此的有无不定。次第方面,如《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大毗婆沙论》、《瑜伽论》,都是以空、无愿、无相为次第;而南传的《相应部》、《长部》、《增支部》,都以空、无相、无愿为次第。这样的次第先后不定,彼此的有无不定,可以推定为∶这虽是佛教界所共传的,而成立稍迟,受到了部派的影响。但到底为了什么,三三昧中,略去无所有而增入无愿呢?这可能,无所有已成为无所有处,与空相通的意义,渐渐的被忽略了。同时,佛法的要义,是如实知无常、苦、无我我所──空;厌,离欲,灭而得解脱。对于世间的有为诸行──苦,厌离而不愿后有,是修解脱道者应有的心境。这所以无愿取代无所有的地位吧!还有,空、无所有、无相──三三昧,究竟是重于空离一切烦恼的,有为法的正观。但在佛法开展中,对超越一切的涅槃,也增加了注意。如《中阿含经》〈大拘絺罗经〉说(大正1·792b)∶‘有二因二缘生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生无想定。’

《中部》与此经相当的,是《有明大经》,无想定是无相心定的异译。所说的无相,有二方面∶一是不作意一切相的无相,一是超越一切相的无相界──涅槃。修无相三昧的,要不作意一切相,又要作意于无相。如佛《化诜陀迦旃延经》,本来只是不依一切相──无一切相,而依此经演化所成的,无想以外,又要有想。有想的是∶‘此寂静,此殊妙,谓一切行寂止,一切依定弃,爱尽,离贪,灭尽,涅槃’;‘有灭涅槃’。这样,空是重于无常、无我的世间;无相是离相以外,更表示出世的涅槃;无愿是厌离世间,向于寂灭的涅槃∶空、无愿、无相──三三昧,三解脱门,就这样的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