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河,古称潦水,系古都长安八水之一。在三过村、元村十二户东北汇入渭河。

主要流域在陕西省户县境内,发源于秦岭梁的静峪脑,源出涝峪,河长43.8公里,集水面积346平方公里,(一说全长75.8公里,流域面积441平方公里)年总径流12786万立米,最大流量904(1957年7月16日)秒立米,最小流量0.37秒立米。

中文名

涝河

长度

75.8公里

地理位置

亚洲

发源地

鄠邑区秦岭梁的静峪脑

流经区域

中国陕西省

流经主要地区

陕西省鄠邑区

流域面积

441平方公里

别名

潦水

水利建设

涝河水库

著名景点
所属水系

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

源头海拔

3015

总落差

780米

河口

鄠邑区保安滩

干流概况

涝河户县段

河水出山经涝惠渠大坝而下,以东北流向经羊圈庄、宗家滩、辛栗村,罗什堡西,这段是卵石滩,宽约一百至三百米(在辛栗村北有栗峪河投入,在罗什堡村北有皂峪河投入),到水寨逐渐形成河槽,北流经县西关太史桥(也叫西桥)通过南河头东边转向西北,经六老庵东南,北流进入狭谷河槽,经南宁羌、涝店街中六孔桥(该桥西三孔为平板桥系周至建,东三孔系石拱桥为户县所建,1977年改修河道时被拆除),北流又经西(安)宝(鸡)公路桥,经三过村、元村十二户东北流,有原甘河(又名小青河)汇入后,向东北投入渭河。

水文特征

涝河上游河段

涝河,总落差780米,山区集水面积346平方公里。年总流量13400万立方米,到平川后最高洪水量904立方米/秒。涝河出山后又汇纳了西至白马河,东至暴峪的12个山峪内的小河流,北流投入渭河,涝河的最大支流为甘河,甘河在山区的河长17公里,集水面积69.1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418万立方米。

主要支流

涝河户县甘亭镇孝义坊村段

涝河下游河段

甘河,源出甘峪沟,集水面积69.1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2418万立米。河水出峪后,经郝家寨北流,汇入白龙沟水,杏井峪水,柳泉峪水,到东寨分为东、西甘峪河。西甘峪为主河,北流经红庵、李朱寨,过北寺与城道宫之间,经丁村南、甘河堡东,北流穿过西(安)宝(鸡)公路桥,经尹村、吕家堡与吴兆之间,过龙窝、谭家滩,东北流经东保安滩、杨家滩,到元村十二户东北投入涝河,全长30.07公里。东甘峪河分流后,经石佛寺、祖庵镇城壕,过城道宫东北与西甘峪河汇合。东甘峪河在1957年冬—1958年春,周至整修甘峪河时裁掉。1976年冬——1977年春,随着园田化的实施,对甘河进行了裁弯去险整修。在王家坊跌水以上挖河导流,跌水口以下到东寨一段旧河清淤,以下河道沿南北主干一号路西侧北行,到甘水坊东流,过丁村南,经甘河堡东穿西(安)宝(鸡)公路桥,汇入白马河,沿公路北侧东流至涝店投入涝河。新河全长20.5公里,河底宽25米,深2.5米,最大泄洪量110秒立米,共挖土石方122.7万立米,用工103.7万个。白马河,1958年周、户两县订的新界河。源出周至小耿峪,汇户县牛角峪、山关沟水后,在蒋村以南汇流成河。经王过村、宫家堡、黄堡、大庵、东岩村西边,在神策庄西北折东经马坊、龙窝到谭家村西投入甘河古道。全河山区长1.5公里,平川长16.3公里,年径流47.6万立米。1981年冬原白马河流经东岩村西北,横跨西(安)宝(鸡)公路后,沿公路北侧东流至桥尚东南汇入甘河新道。

栗峪河,源出栗峪山中,集水面积8.4平方公里,沟长5.24公里,年总径流量273万立米,河经栗峪口村东,北流到石西堡西南投入涝河,平川河长2公里。1977年冬,石井公社动员全社人民掏淤疏河导流2.4公里,按10年设计20年校核标准开挖,底宽2米,深3米,泄洪流量25秒立米。1980年8月23日,栗峪口突遇大暴雨,中心日降水371毫米,大大超过设计标准,形成河水猛涨,泥石流随洪而下,河道填塞,河水泛滥成灾,冲毁栗峪口房屋12户二十多间,冲淹农田一百多亩。

栗峪河

皂峪河,位于涝峪口以东站马村东,源出皂峪沟,沟长6公里,集水面积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60万立米,出山后北流经全夏堡中间,潘家堡之东,折向西北流,在摇西堡西南投入涝河。该河年久失修,淤积严重,遇有洪水便破堤漫溢,危害很大。解放后,1956年春省水利厅修惠安防洪工程时,将该河掏淤拓宽,底宽14米,深4米,全长7.7公里,泄洪量10秒立米,彻底解决了河水泛滥之患。但由于1957年以来,户县热电厂用水冲煤灰废渣排入皂峪河,河床又逐渐淤垫,排水不畅,1981年冬县上进行了第二次清淤。

吕公河,系明时开引潭峪河水的一条旧河。现在河源系上马营西泉水汇集,北经陈兵坊、宋家庄到麦张寨之东,沿户(县)太(太平口)公路南侧西北流,在吕公寨西南与涝惠渠原东干渠相交,在涝惠渠底下设双涵洞通过后又北流,在南宅东南角投入城壕,通过北门外城壕大桥,西流投入涝河,全长6公里。1977年春将该河改由吕公寨西,铁路之东通过公路涵洞,沿铁路东侧北流,经户县火车站东北,在青羊务西与南北向排水渠相接。

界河,1958年前是周、户两县之旧界河。源出涝峪口西小峪细流(1943年此细流已被涝河西三堡六庄引水灌田),到下游涝水排退而成河,由西八十村东起,经雷家寨,鲁村、三旗、新兴、格家庄至元王村北汇入涝河。全长10公里,水流不经常,1977年掏淤整修改为排水渠。

磨河,亦称水磨河。系涝河西岸三堡六庄群众在涝河上筑堰引水灌田的一道水渠,除灌田外,群众利用渠道自发落差,修建了一些水打磨、柴磨(解放前用于磨榆树皮作制造敬神用香的一种磨子),因此叫磨河。由刘家庄起,经割耳庄投入曲抱村胡公泉水系。1960年后由于水原不稳定,沿河水磨逐渐废除。1977年进行了整修。水由陂头村东北流经新义北投入涝河,全长约八公里。

磨河

水利工程

河道治理

解放后曾对腊家滩以南西岸、罗什、水寨、县西关南北及元村北等河段进行过设坝护岸治理,因标准低,在1957年7月16日发洪904秒立米时,毁坝破堤,漫流天桥公社,淹没县城西关,部分洪流沿老河古道,由北河头及西韩村上岸,经扶托、娄村、西羊村,崔村、坳河、真东、大王镇南东流投入新河。涝店以北,在姚村、马营、祁村北岸破堤漫流元村以北滩地,与泛滥的渭河水汇合东流。一百多个村庄过水,淹地十万多亩。1973年冬对涝河进行了全面规划,分期进行流域治理。首先对辛栗村以南两岸打坝护堤,,以下清淤改善,其中南河头到寨尚一段河槽利用旧道,设闸滞洪,蓄水灌田。经过四年治理,到1977年冬,全河由辛栗村西南设喇叭口河段,下接河槽直到罗什西,以上新修跌水11座。由罗什北流经木家庄到南河头西南接旧道。又由涝店起偏西北向北流,经三过村西北,转向东北经保兴、新安、元村十二户之东北投入渭河,全长31.3公里。其中新开河槽19.63公里,河底宽75米,深5.5米,最大泄洪量800秒立米,西岸修堤长62.62公里,砌石护岸23.03公里。挖土517.4万立米,用工429.9万个。其中1977年冬10月下旬——11月中旬,投工189万个,挖河床15.3公里。河堤东宽8米,西宽5米。经过这次治理,不仅解决了沿河低地、古道口经常决堤淹没良田之害,又解决了涝店以北入渭河一段河床变迁漫溢之弊。

灌溉工程

宋代,据藏于户县祖庵镇重阳宫的元代所立《开涝水记》碑记载:居住在祖庵重阳宫的栖云真人王志谨,于南宋淳祐七年丁未(1247)春,率道徒千余人,在涝峪口开渠20余里,引涝河水至重阳宫东而北折,萦绕宫西投人甘河。沿渠两岸引水灌田。“上下营磨凡数十,众集其居,农勤其务,辟荆榛之野为桑、麻之地,岁时丰登,无旱干之患”。赞誉之声被当时朝廷闻知,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栖云真人王志谨受朝廷超赠。元至元十六年(1279)七月十五日,为其立碑于祖庵重阳宫。

明代万历年间,知县吕仲信引潭峪及阿姑泉水至县东关,北折而西绕城入涝河,群众叫吕公河。万历四十一年(1613)春,知县白应辉鉴于吕公河“缘其田旁者贫尺寸之利于波臣之口,快眉睫而忘运利,听其淤而不疏,民艰失赖”,于是督工疏通。同时又凿栗峪、直峪诸水,开一新河到县南关引入吕公河,群众叫白公河。后知县冷大蒙又对白公河进行疏浚。崇祯年间,知县张宗孟由白云山引涝水一支,经天和村、罗什寺至南关入白公河及城壕,沿河群众引水灌田,不久河流淤塞。县北乡中原、渭曲、兴仁三里,土地肥沃而无水利,往往因旱成灾。张宗孟于南涝店以南,开凿宽二丈深八尺的河道一条,引涝河水至涝店镇向东流灌,直到龙台坊。当时约定10亩地出夫一名,10名为一甲,每百亩地作为一区,挨次用水。因利在三里,故名三里河。张宗孟去后不久即废。

涝惠渠,民国三十二年(1943)二月一日开工修建,民国三十六年(1947)九月完成,引水5.2秒立米。分东西两灌区,原设计灌地10万亩,因公款不足,下段干、斗渠工程未修,到1955年只浇到四万余亩。1957年惠安化工厂,户县热电厂以涝河为水源,涝惠渠奉命为供水单位,因河源水量有限,工农业同时用水显系不足,后经上级批准,将东干渠马营以下约一万九千亩地,由国家扶助打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马营以下渠道逐年平掉,交当地群众耕种。涝惠渠灌溉面积压缩到2.1万亩。

流域概况

流域地貌

涝河上游地形属秦岭山地的终南山脉,各支流的分水岭有:

甘峪与周至耿峪的分水岭为首阳山,海拔2719.8米,由南向北长约十公里。浅山区杏峪内有松树岭,以古松闻名。甘峪与涝峪的分水岭为凤凰山,海拔1,694米,由西南向东北长约十四公里,其中石镜峪岭上有石,明莹如镜。涝峪(教场以北)与栗峪的分水岭为方家梁,最高峰为黑虎咀,海拔1873.4米,由南向北长约五公里。涝峪口以东有白云山,俯视县城,如在眼底。栗峪与皂峪的分水岭为土坡梁,两峪之源头海拔1,974米,由南向北长约五公里。皂峪口西有站马村,村南有马刨泉。皂峪与潭峪之分水岭为九华山,海拔1766.4米,由南向北长约六公里。九华山共有四峰,每峰皆有庙,最高顶为灵官殿,下为灵云塔,上三殿有虎刨泉,其右为佛洞,有石胆崖。涝峪的石岔沟与太平峪的西寺沟同源的郭家山,海拔2,134米,由郭家山峰顶向东西延伸,形成东西走向山梁,成为栗峪、皂峪、潭峪、曲峪、黄柏峪之南界,长约十五公里。太平峪与高冠峪的分水岭为宛华山(亦称万华山,俗名玩华山),海拔1,917米,相传有唐王玩花处。涝峪之石岔沟与东流水之分水岭为天空岔梁,海拔2085.2米。

涝河及各支流出山后,为平原区,构造上属渭河地堑的一部分,按地貌特征可分为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扇缘洼地、黄土台原、渭河阶地及河漫滩地,海拔在600~388米之间。地面从南向北,从西向东微度倾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户县的粮棉产区。

流域名胜

渼陂,位于户县城西2.5公里玉蝉公社陂头大队东南。《说文》载:“渼陂在户县,周十四里,北流入涝水”。《十道志》载:“本五味陂,陂鱼甚美,因名之。”渼陂在唐代是京畿游览胜地,著名诗人杜甫、岑参、韦应物、温庭筠、郑谷、韦庄等,都曾在此泛舟游宴赋诗。郑谷、韦庄在渼陂并筑有别墅。至宋代,渼陂仍是“翠峰横前,修竹蔽岸,澄波浸空,上下一碧,信乎其气象清绝,为关中山水最佳处也。”(宋张伋《空翠堂记》)诗人章惇、李騊、苏旦等,都在渼陂留下诗篇。明崇祯十二年(1639)《重建渼陂记》碑载;“逮元人以渼陂之鱼能治瘘,因决陂取鱼,陂之亡也迄今三百余岁矣!水落土出,尽为稻垄,惟渼水无恙,仅留陂之一字,与渼水共存焉。……昔时平原绿野,清风水波,奇峰之石,夹道之竹,以及啁啾并喧者,杳然无存矣。”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崇祯十二年(1639)曾两次重修,恢复部分胜迹,使其又成为绿荫掩映,百羽萃集,气象清幽的游览胜地。至清代以迄民国,逐渐凋零,再未重修,古迹如纪念杜甫之空翠堂(详见第五章第四节《其它》),亦已残破不堪,渼水变成溪流,“泛舟”已成烟云往事。1982年开始,陂头大队在县人民政府指导协助下,筹措资金,拟定修建规划,逐步修复渼陂湖,预期在近年内,“渼陂泛舟”当会重现,而且将成为陕西省旅游胜地之一。

望仙坪,户县西南甘峪口东侧,山峦起伏,群峰苍翠,树木参天,羊肠盘道,环绕于悬崖峭壁之间,殿阁相望,奇石林立,形胜景美。山下村郭棋布,阡陌纵横,云烟缭绕,花果飘香。此处景物,堪与关中八景并称。(见《集仙观碑》)望仙坪数以精巧的影塑群享有盛名。在王母殿中,容纳了大小塑象几百尊,东壁为万仙朝王母,西壁为十殿阎君朝玉皇。这些造型优美的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可与蓝田水陆庵影塑媲美。惜“文化大革命”中已遭破坏。坪上原有庙宇三十余间,名集仙观。现仅存庙房9间,准提阁1间。石碑两通:一、正面《集仙观碑》,背面《重修望仙坪碑记》二、《望仙坪志碑》。望仙坪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名称由来,传说有四:一谓聂姑羽化于此,其亲思念,跂而仰望;二谓汉武帝登仙心切,树王母像朝夕祈祷;三谓毡裘仙饮王重阳甘河事,甘河绕坪下,因称坪为望仙;四谓河上公于此成仙,汉文帝筑台望仙,但全系无稽之谈。

清凉山,在县西南白庙公社富村窑大队南。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清凉山庙记》碑载:“甘、涝二峪之间,傍大壑峻岭,拾级而登,鸟道百余步,土峰突起,林木丛翳,号清凉山。今沿富村窑大队南行,山坡起伏,溪水长流,约半里许即进入山门。东有马鞍山,西为鸡宝山,中夹一谷。耸立南端的一座秀峰,呈扇形,突兀挺拔,林木繁茂,芳草萋萋,宛如天然屏障。再前行,穿苹果林,即至山上。此地山清水秀,林壑优美,清爽雅静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于此建造三清庙,建国后,尚有古建筑九座三十余间,“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现仅存大殿3间,西廊3间,玉皇楼一间半,新建道舍3间。还有石像数尊,《重修清凉山三清庙记》石碑一通(清乾隆十五年庚午立)。清凉山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蟾稻塍”,曲抱村之西北,原有“玉蟾台”,古称“瓜牛台”,杜甫诗中称“渼陂西南台”。原有“玉蟾宫”,供奉“刘海”,有刘海戏蟾的民间传说。后因修筑道路,王蟾台建筑被毁。近几年恢复了部分建筑,整修了围墙,列入渼陂游览区,对外开放。

“钓台花浪”,县南摇指头村,有钓鱼台。据民国二十二年吴继祖《重修户县志》载:“县南十里许,涝水中起一州,高二寻有奇,名日钓台。建庙宇,缭以栏杆,堪登眺。不知昉于何时。”该地原辟为苗圃,后又拨归光明公社青羊寨大队。台上庙宇及砖雕门楼仍存。有明刘士龙《游钓台记》碑一通。因涝河改道,此台已不能垂钓,仅有“钓台”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