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指今山东,该名始于先秦齐、鲁两国。战国末年,因齐、鲁两国文化逐渐融合为一体,而先秦时期今山东大体分属于齐鲁两国,齐国是以山东淄博为国都,山东以东的大片土地;鲁国是以山东济宁曲阜为国都,山东以西的一小块土地;故有此称。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国,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山东省的代称。

中文名

齐鲁

外文名

Qilu

地理位置

山东淄博和山东济宁

由来

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山东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山东临淄),后迁山东薄姑,再迁至山东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国最常攻打的国家是鲁国,却一败再败。当时还是管仲执政期。齐桓公任鲍叔牙为将,在长勺却没打过曹刿。齐威王、齐宣王之时,为齐之鼎盛时期,时楚已先后灭鲁国以及鲁南诸国,掩有山东东南部地区,对齐国形成直接威胁,所以随着形势的发展,齐威王时接原有西段齐长城,继续向东展修,宣王续之,修至滨海,作为对楚的防线。“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荀子命名

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是指齐、鲁两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而言的,还未把齐、鲁联为一个词。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定公十年》)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但是,这里的“齐鲁”仍是国家概念,各自独立其义。到战国后期,“齐鲁”才真正组成一个词,成为含有统一文化特点的地域概念。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荀子,《荀子·性恶篇》云: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把“齐鲁”与秦对言,显然是指两个地区。齐鲁地区的人文与秦国地区的人文有何不同呢?齐鲁尚礼义,有“礼义之邦”誉称,秦则缺乏礼义文化,是其政教不同造成的,绝非因为人的本性不同。从此之后,“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指齐、鲁两国;或作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东地区;或作为地域文化概念指齐鲁文化范围。如《史记·儒林传》云:“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就是说汉代生于燕郡(今北京)的韩婴作《诗》内外传(即《韩诗》),其语言和学术观点,与齐鲁地区作为今文或古文经学的《诗》论特点明显不同。《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齐鲁”一词,已成为较为固定的地域概念,这一概念源于齐、鲁两国,且与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圈分不开。这一方面说明,齐、鲁两国文化经过逐步融合到战国时代已初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成为天下向慕的“礼义之邦”了;另一方面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化,即指今山东地区。山东号称“齐鲁”、或简称“鲁”、或别称“齐”,就是这样形成的,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固定的地域范围。 

相关地域

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虽然确定很晚,但它奠基于古代齐、鲁两国地理范围和两国最后融合为一个独立体系的文化——齐鲁文化。并且这个地域文化圈的形成是在先秦齐鲁两国时代,而不在山东成为行政区划以后。山东成为全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反而冲淡了齐鲁文化的地域特点。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山东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部是起伏和缓、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为鲁东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为鲁西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位于沂沭大断裂带以西,黄河、小清河以南,京杭大运河以东,是全省地势最高、山地面积最广的地区。主峰在千米以上的泰、鲁、沂、蒙诸山构成全区的脊背。鲁东丘陵区位于沭河、潍河谷地以东,三面环海。海拔700米以上的崂山、昆嵛山、艾山等少数山峰耸立在丘陵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