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伦理思想中的一对基本范畴。"道"、“德”对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老子》对道、德作了哲学升华。

中文名

道与德

外文名

morality and virtue

道与德的关系

相辅相成

相关著作

《道德经》

出处

《论语·述而》

简介

“道”原意为人行的道路,用作哲学范畴,通常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亦指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本体;"德"与“得”相通,意为具体事物得之于“道”的特殊性质。“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人所共同遵循的普遍原则,“德”指合乎“道”的行为和品德。“道”与“德”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开始联用,合成一词。《管子·君臣下》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荀子·劝学》也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出版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伦理学派对“道”与“德”的具体规定互有差异。唐代思想家韩愈指出:“道”与“德”作为范畴,一般只是“虚位”,不是“定名”。因而各家都“道其所道,德其所德”。佛、老以“清净寂灭”为“道”、“德”,“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