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清泰(1735—1814年,一说1735—1804),原名Louis Poirot,法兰西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曾经留学意大利,精通天文学、数学,于公元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来华,不久便进入宫廷供职。贺清泰擅长山水、人物、走兽,曾奉命作油画,存世作品不多。

中文名

贺清泰

别名

Louis Poirot

出生日期

1735

去世日期

1814年(一说1804年)

出生地

法兰西

信仰

天主教

职业

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代表作品

古新圣经残稿

主要成就

参与圣经汉译

人物简介

他除绘画外,还熟悉中国历史,精通汉文和满文,很得乾隆帝的信任。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和艾启蒙一起帮助修改《乾隆平定金川得胜图》的画稿(原稿是由中国宫廷画家徐扬画的),嘉庆十六年卒于北京。贺清泰的绘画水平较为平常,用笔细腻,基本是西洋画法,但鸟兽的形象欠活泼生动。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所绘《贲鹿图》轴,《石渠宝笈》对该作有所记述。

代表画作

黄鹰图

176.6×9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贲鹿图

贲鹿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198.3厘米,横9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描绘深山流泉、红叶缤纷之畔,一只贲鹿在石坡上停蹄凝望,形态生动,神情自然。山石、树木、杂草的勾点皴染,工细秀丽,浓淡疏密,彩色对比,均有法度。细而不腻、工而不滞、密而不塞,得秀润空灵之气。贲鹿有明暗变化,具较强的立体感。

贺清泰与《古新圣经残稿》

文言文之外,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也常以白话文著译,而其集大成者,非属乾嘉年间法国耶稣会士贺清泰(Louis de Poirot, 1735-1814)中译的《古新圣经》残稿不可。《古新圣经》之所以为“残稿”,因贺清泰并未如数译毕武加大本《圣经》(The Vulgate Bible)七十二卷。生前,他仅译得三十七卷,但已达一百万余言。虽然如此,贺清泰仍为所译写了两篇序言,而且是北京土语与北京官话混而用之,书序史上罕见。第二篇序言中,贺氏引述了圣热落尼莫(St. Hieronymus or St. Jerome, c. 347-420)因好西赛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前106-前43)华美的文体(style)而在梦中为天主座下的天神鞭苔的历史名典,将之附会到《圣经》中译去,坚信唯有用乾嘉时代的北京俗语译经,方能显现天主托人写经的本意。因此《古新圣经》用北京俗语中译,可谓天主教“有意”用白话书写最明显的例子,也是《圣经》首度以中国通俗之语翻译的首例,可视为清末以前最重要的白话文书写成果,而且还是胡适所谓“有意”为之的白话文书写成果。《古新圣经》开译于1790年代,但因属残稿,加以教廷传信部不准刊刻,所以不完全可以信仰文本视之。翻译行为本身的发光发热,才是《古新圣经》可以摆在中国语言史、中西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意义上看待的原因,而其重要性因此彰显愈甚。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尝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我们或许可以稍转鲁迅之语,改为乾嘉朝因《古新圣经》开译,“中文世界始有意为白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