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最珍视的歌曲,也是王洛宾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歌曲,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1994年,王洛宾凭借该曲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

中文名

在那遥远的地方

作词者

王洛宾

作曲者

王洛宾

音乐风格

民歌

语言

普通话

原名

草原情歌

续曲

那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

词曲改编

王洛宾

演唱形式

独唱

歌曲体裁

小调

分属语系

阿尔泰语系

歌曲类别

哈萨克族民歌

创作背景

《民族万岁》中的卓玛

1939年7月,导演郑君里带领电影队前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进行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的拍摄工作,王洛宾随剧组一道,顺便采风。当地民众知道郑君里要在这里拍电影后,于一天晚上,为摄制组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摄制组也准备在宴会上选择一位当地的女性出演电影,时年17岁的萨耶卓玛在宴会上进行了表演,吸引了王洛宾,事后萨耶卓玛成为电影的女演员,王洛宾便主动出演一个帮着卓玛赶羊的帮工,二人在一次独处时,卓玛因为察觉到王洛宾灼热的眼神,用牧羊鞭轻轻地打了他一鞭子,令王洛宾彻底爱上卓玛。电影队完成拍摄后,王洛宾也被迫离开,卓玛为王洛宾送别。王洛宾坐在返程的骆驼背上时,突然想起卓玛为他清唱过的一首哈萨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这时卓玛姑娘美丽的形象在他心中升腾,形象和旋律水乳交融,令他产生了创作歌曲的欲望,于是他耗时三个晚上,融合藏族民歌《亚拉苏》、哈萨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维吾尔族歌曲《牧羊人之歌》,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

歌曲的初稿叫《草原情歌》。后来歌唱家赵启海从重庆来到西宁,王洛宾和他四处游玩,赵启海临走时,王洛宾把自己改编、创作的几首新疆民歌交给了他,并把《草原情歌》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1]

歌曲歌词

王洛宾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

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动人的眼睛

金银滩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

坐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14万次播放02:43阎维文师生音乐会,刘大成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作品鉴赏

《在那遥远的地方》吸收了《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个别调式与音素,采用了汉族民歌中鲜见的欧洲七声音阶调式,既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优美抒情的上下两个乐句,朴素简洁的比兴歌词,自然和谐,生动流畅的旋律,倍受歌唱者的喜爱。这首充满了一个汉族青年浪漫情怀的歌,内容健康,艺术高超,具备了传颂的条件,因而成为一首跨越地域、语言、种族和时代的华人声乐艺术佳作。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先生热爱青海秀美山川,热爱青海各族民众的心声,是藏汉同胞民族团结的象征,是王洛宾先生为青海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奉献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轻快活泼的词曲升华了爱情和生命的意义,美妙无比的旋律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宛如天籁之音,弥漫在世界人民心中。

社会影响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传唱最广的歌,也是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王洛宾也因此获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誉,而该曲的歌词也按照王洛宾的遗嘱,刻在了王洛宾的墓碑上。该曲由歌唱家赵启海在璧山青杠“中央音乐学院”首唱,随后在重庆地区传唱开来。[1]作家三毛从小就爱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并把这首歌曲传播到了西班牙、撒哈拉[2]。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将这首歌编入学院东方音乐课程教材。[3]

1947年,美国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将该曲翻译为英文,并在上海公演,同时他为了庆祝反法西斯的胜利和联合国成立,演唱了两首中国歌曲并录制了唱片,分别是《义勇军进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4]。前苏联的男高音歌唱家贝布托夫于1952年“中苏友好月”活动中用中文演唱该曲,先后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表演[4]。1988年,《歌曲》杂志第一次署名王洛宾发表了《在那遥远的地方》。[5]1998年,在中国台北地区跨世纪之声音乐会上,美国爵士女歌手戴安娜·罗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中的卡雷拉斯、多明戈,都以此曲压轴,并在多地演唱。海北州人民政府从2002年7月开始,每隔两年就要举办“金银滩草原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而《在那遥远的地方》则是必备曲目。2007年,导演高峰依据王洛宾创作该曲的经历,拍摄而成了电影《天边的情歌》[6]。同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升空,于距离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播放了《在那遥远的地方》。2008年3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政局发行《洛宾永生》邮折一枚,以纪念王洛宾逝世10周年,邮折封二用《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手稿铺底。2009年6月29日,王洛宾音乐艺术纪念馆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开馆,纪念馆正面的纪念墙墙面上铭刻着王洛宾手书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曲谱。[7]

获得荣誉

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结果

1992年金唱片特别创作奖《在那遥远的地方》获奖 
1992年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获奖 
1994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王洛宾获奖 

重要演出

时间节目地点备注
1982年西北地区“文代会”西安王洛宾演唱 
2006年2月1日王洛宾逝世十周年特别纪念音乐会北京— 
2007年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开幕式华盛顿纪念王洛宾逝世十一周年 
2009年“水与生命”音乐会青海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演唱 
2010年3月14日宋庄纪念王洛宾主题活动北京表演者马条
展开表格

翻唱版本

时间歌曲歌手专辑备注
2003年《披着羊皮的狼》高一首单曲引用歌曲前8小节作为引子 
2004年《在那遥远的地方》王力宏《心中的日月》引用部分歌词 
2006年7月27日巴郎百川《百年留声——王洛宾新歌+经典》歌手为王洛宾弟子 
2009年6月莫文蔚《回蔚》重新编曲 
2007年12月腾格尔《天与地》— 
展开表格

作品争议

2007年,《中国政协报》发表一篇署名周先生的文章《关于<在那遥远的地方>产生经过》,周先生在文中介绍自己于1939年至1941年与王洛宾先生一起共事,非常了解王洛宾。他指出王洛宾署名《在那遥远的地方》于1939年创作于金银滩草原的时间和地点有误。周先生在文中所指出的质疑如下:

(1)王洛宾陪同导演郑君里在金银滩草原拍摄电影《民族万岁》是1940年,而不是1939年。

(2)《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于1939年在西宁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演出的轻歌剧《沙漠之歌》编写的。

(3)歌曲关于卓玛姑娘的故事是虚构的,是媒体“炒作”出来的。

依据时间考证,周先生关于第一点没有说错,可能是王洛宾先生将自己陪同郑君里导演拍电影的时间记错了,但并不能排除王洛宾在1939年就到过金银滩,萌发为卓玛姑娘作歌的事实。第二点经过考证,王洛宾创作的轻歌剧《沙漠之歌》是由《我愿做一个牧羊人》等十五首歌曲组成,其中一首歌曲《我愿做一个牧羊人》与《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旋律虽然相似,但是歌词却不同。至于第三点则是王洛宾应青海省文联、省电视台的邀请前往他的“第二故乡”青海省参加“庆龙年联欢活动”时自己说出的,因此不存在炒作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