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汉语短语,意思是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出自《鸿门宴》。

中文名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

干大事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外文名

Great deeds do not take care of them.

作者

司马迁

人物

樊哙

意义

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原文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处

公元前206年,沛公在鸿门宴上出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来叫沛公(刘邦)。沛公对樊哙说:“我出来,没有来得及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细节,论大节不回避小的责备。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还为什么告辞!”于是一行人离开鸿门,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

注释

大行:做大事,大的作为。顾:顾虑。细谨:细微末节,小的谨慎。辞:拒绝。不辞:不躲避、不回避。让:责备。

译文

译文1:干大事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译文2:做大事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不回避小的责备。

译文3:成大事者不去关注细小的枝节,行大礼者团结和气不记仇,从不与人斤斤计较。

赏析

这是樊哙在鸿门宴上劝说刘邦的一句话。当时宴会上的形势对刘邦极其不利,刘邦借上厕所之机准备逃走,但又担心失了礼节,故樊哙劝说。刘邦也因生死存亡的时刻,也就顾不上什么“细谨”、“小让”。但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要想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对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等细微末节也应加以重视,小的过失要时常防范并及时改正,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就一番宏图伟业。

作者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