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支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1月1日推出的一部西部抗日战争类型影片。该片由冯一夫、李俊指导,由王润身、里坡、贾六、胡朋、刘季云主演。

影片主要讲述了马本斋从最初自发地建立回民抗日武装,到最后马本斋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回民支队也成为了极具战斗力的抗日队伍的故事。

中文名

回民支队

外文名

The Detachment Of The Hui People

主要奖项

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腾龙奖

片长

102分钟

支持语言

汉语

画面色彩

黑白

制片地区

内地

上映时间

1959年1月1日

主演

王润身

发行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

出品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

类型

历史、战争

导演

冯一夫李俊

编剧

冯一夫

剧情简介

剧照

1938年,一支由冀中回民马本斋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义勇军成立了。他们积极配合大部队对敌 作战、机动、灵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敌人毕竟还是凶猛而强大的,单靠这种小部队作战只能攻击敌人皮毛,对总体根本没有多大影响,没有将群众发动起来只能让我军越发势单力薄,回民支队的力量很快难以应付,在张庄的战斗中回民支队常常败退。几乎全军覆没。正在这危急时刻,八路军郭团长率领大部队赶来营救。参加战斗才解除了危险,而由于战斗进行激烈,八路军郭团长也因此而身负重伤。

义勇军经过这次失败后,地主出身的队副白守仁,哈少福便借机怂恿马本斋投靠日军,说八路军不行了,敌不过强大的日军。马本斋不同意,他始终坚持心中的信念。他带领队伍参加了八路军。而此时,另一边哈少福却暗自投降了日军,成为叛徒。回民义勇军编入八路军后,改编成回民支队,并且在人力、和武器装备上都进行了扩充。党组织考虑到郭团长同回民部队比较有接触,便派他担任了回民支队政委。而队副白守仁也暗地里勾结哈少福图谋叛变,他经常违反纪律、打骂战士,在郭政委住院期间,他又私刑拷打农会干部,使军心涣散,不少人开小差。马本斋与白守仁斗争。后来白守仁把部队骗走,准备投降日寇。马本斋毅然将马守仁打死,不久,马母被敌人抓去,逼她交出儿子。马母誓死不屈,终于慷慨就义。郭政委也在战斗中阵亡。临死前,批准了马本斋的入党要求。这支由回民自发组成的义勇军,在党的领导下,改建成革命军队。[1]

角色介绍

马本斋
演员里坡配音
马本斋,回民支队司令员。但在一场与日军精良部队的恶战中,因战术失当,回民抗日义勇队损失惨重,幸遇八路军伸出援助才得以脱险。马本斋断然拒绝了少数投敌分子的引诱,率部参加了八路军,并将队伍改编为为回民支队。
马母
演员胡朋配音
马本斋的母亲。因日寇首领山本被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打的损失惨重。恼羞成怒,在汉奸白守仁帮助下,抓走马母以胁迫马本斋投降。马母白文冠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绝食殉国。
白守仁
演员王孝忠配音
白守仁,曾在马本斋手下当过营长。后来是回民支队副大队长。后来白守仁密谋脱离回民支队,投靠日本人。马本斋接到报告后,带着通信员火速追赶,力劝白守仁带领队伍回来。但白守仁一意孤行去意以决,马本斋用白守仁送给他的手枪亲手将其击毙,带回了队伍。
展开全部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来源[2][1]

音乐原声

剧照

曲目演唱者
《回民支队大合唱》高如星

幕后制作

• 片中马本斋的扮演者里坡表演成功表现了人物勇武个性特征。电影公映后,观众们一直就用“马本斋”来称呼里坡。

影片根据华北抗日活动中的真人真事改编,将回族英雄马本斋的形象再现于银幕。该片是老八路李俊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国庆10周年献礼影片之一。[4]

获得荣誉

年份

类型

奖项

获奖者

结果

1994年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腾龙奖回民支队获奖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3]

作品评价

剧照

影片以较大篇幅,表现了马本斋的母亲拒绝日本鬼子威逼利诱、绝食捐躯的英勇行为,从另一个侧面反衬 出英雄的性格层面。母亲的形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种激励与神圣的象征,在抗战影片中,通过母亲的隐喻象征,不但揭露着敌人的凶残,更表现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母土的支持。马母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激励着马本斋以更加同仇敌忾的精神冲锋陷阵,消灭敌人,构成了英雄不断发展着的命运脉络。(新浪评价[5]

影片通过对回族英雄马本斋形象及成长过程的刻画,反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建军思想,展示了一支单纯以复仇为目的自发组织的回民义勇队,经过党的启发、教育和内部的矛盾、斗争,逐渐成为一支强有力的人民武装队伍的曲折经历。该片紧紧抓住回民支队的成长这一主旨,突出了马本斋的勇武、真诚、单纯的个性特征,追求朴素深沉的表演风格,在场面调度和镜头适用诸方面均具有较浓郁的民族特色。(新浪网评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