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韩哀侯灭郑后,子孙相继以国为氏。西汉时有大司农郑当时,定居于河南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西晋时置荥阳郡而开封县属之,后世遂称“荥阳开封人”(即荥阳郑氏由来)。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北魏孝文帝时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  ,唐代有十二位宰相,其中郑温三子后裔位列禁婚家“七姓十家”。

中文名

荥阳郑氏

相关称谓

熒陽鄭氏、昭国郑氏

姓氏名人

郑冲、郑浑、郑鲜之、郑道昭、郑覃

地区

荥阳

类别

菅姓

地位

七姓十家

祖居地

荥阳开封(今河南祥符)

外文名

Xing Yang Zheng Shi

文学映射

李娃传

起自

西汉大司农郑当时

源自

姬姓

时期

汉朝至隋唐时期

士族类别

山东五大“郡姓”之一

家族著作

《郑氏婚礼》、《中经》

简介

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起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郑众父子是东汉名儒,郑浑历任魏郡、上党太守,是曹魏名臣。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郑冲西晋太傅,开国元勋。郑袤是密陵侯,西晋初名臣。郑袤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郑道昭为兖州刺史,号称北方书圣。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郑浑十一世孙郑孝穆为北周中书令,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龙骧大将军、江陵防主。郑孝穆子郑译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助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沛国公、祁州刺史。郑译子郑元寿历仕隋、唐两朝,官拜鸿胪卿。郑元寿堂兄郑善果,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户部、工部尚书,卒于江州刺史之职。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的无法细查。

族徽

郑氏族徽

西周、春秋的家族有象征着本家族的特殊标志,后人称其为族徽。郭沫若先生认为:族徽“也就是族名或者国名”,它与家族的称号“氏”有密切关系。由于族徽使用的普遍性和早期文字本身的原始性,初期的族徽和文字并无本质的区别,族徽既是家族的形象标志,又是家族的称号“氏”。

如果这个家族领有封国,还可以作为封国的名称。但是,族徽与氏的使用场合却又不完全相同。族徽作为家族的标志,可以铸制在青铜器上,运用于青铜铭文中,或者镶缀在家族的旗帜上和家族成员的铠甲上,它所突出的是形象。

郑氏族徽

氏主要用于日常称呼,需要能读能写。于是,随着文字演进逐渐产生了便于书写、有读音、意思又和族徽原有含义一致的文字符号。由于文字演进的快,而族徽则刻意保持古老的形象,两者长期沿着不同的走向演化,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越来越大,秦汉以后姓、氏和一。这也就是金文中姓、氏、族徽并见,氏与族徽不易直接对照的原因。西周前期,青铜器和少数其他器物上常见族氏铭文,其族氏常写得比较象形,因而被称做“族徽”。

郑的始封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姬友,宣王时受封于郑(在今陕西省华县),是为桓公。郑国的姬姓、郑氏和庄重的郑字族徽,是深重的文化积淀,姬姓标志着古老的族源,郑氏和族徽象征着庄重。这种姓、氏与族徽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入到了郑文化核心部分,体现到文化的各个方面,青铜器上形象逼真的族氏铭文都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情结。

《诗经》里说,姜嫄踩在麒麟的足迹上有感致孕(这是神话故事哈),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后稷,后稷长大后,以他作为首领的部族便用麒作为图腾。后来,麒字的“鹿”旁改作“女”旁,成为“娸”,以此为族的姓氏,姬、娸在古文中通假,所以姬字其实是麒字的变形,所以,郑姓可以说是的“麒”的象征。

郑姓是炎帝祝融支以封建地为命名的族称,本为“酉”姓。郑由“酉”和“太阳运行的阶梯”组成。“酉”是仰韶时代的尖底瓶插在地上作为“酉时”(傍晚的时候)的观测仪器,很可能就是后代滴漏的原始形态。“酉”放在宫殿议事厅中柱下火塘(灶)前。“酉”后来演化为“尊”,所以“尊”又成为氏族族长的标志,在陶器时代相当于鼎,代表政权和权力。酉人居地为郑。

郑氏三公

荥阳堂与郑氏官姓

堂号是指由于人口不断流动,家族一支一系定居某地后,为了保持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便以‘堂号’来区分和维系。现居闽、浙、粤等地郑氏后代,家家户户都有“荥阳堂、荥阳衍派”的匾额,侨居海外的郑氏子孙更以“荥阳”为荣。

“郑氏官姓”据悉眼下就有“荥阳世家、屐声世家、明谟世家、义门世家、书带世家”这五个官姓的说法。

经查,都出自历史上有关事例:

“荥阳世家”——自太始祖桓公受封立国,郑武公建都荥阳后,由于当时郑氏家族旺盛,许多郑氏族人都引以为荣,其后代子孙也光耀门庭,故有“天下郑氏出荥阳”之说,郑氏族故称“荥阳世家”。

“屐声世家”——汉朝的郑崇官居尚书之职,却穿着朴素,常着木屐。每逢早朝圣上闻木屐之声,便知郑公入朝。皇帝对其他官吏说:“我知郑卿之屐声”。一时间“郑卿屐声”被称为美谈。其后代子孙,也就沿用“屐声世家”这个官姓来自报家门。

“明谟世家”——永定始祖郑清之在宋理宗时,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晋封申国公,嘉熙四年,赐钱十万缗为筑室、御书“辅德明谟”之阁,是故凡清之公下传后裔门第有“明谟世家”或“明谟第”之称。

“义门世家”——宋代的郑济,官升内阁、拜官为相、身居要职。为官处事以孝义为先,其子孙一十三世同居一家,可称孝义之门。皇上御封为“义门”,故此有了“义门世家|一说。

“书带世家”——宋代的郑钦任荥阳知府,为官清廉、政绩卓越、加升中书之职,且其家族人丁兴旺,自成一脉,世人也称其为“书带世家”。

------摘自《郑屋塅·荥阳郑氏族谱》

姓源

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姬友受封于郑地,是为郑桓公,桓公生武公,与晋文侯共同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武公十三世孙郑幽公时郑国为韩国所灭,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幽公生公子鲁,郑鲁六世孙荣,号郑君,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郑君有子郑当时,任西汉大司农,始居河南郡开封县  ,为荥阳郑氏始祖。

族籍

开封县是汉朝至唐朝前期荥阳郑氏家族的族籍所在,治所在今天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东南的古城村,原属河南郡管辖,因自魏晋以后开封县改属荥阳郡管辖,中古士族称郡望,遂称“荥阳郑氏”,郑氏族人多称“荥阳开封人”,唐中叶,开封县(今祥符区)治所又迁至濒临大运河的汴州城(今开封市鼓楼区一带)  ,根据现代考古论证,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启封城外西侧有荥阳郑氏家族墓  。

房支

三祖

后燕太子詹事郑温生有三子,分为三祖。 

  • 北祖,郑温之子、北魏追赠建威将军、汝阴太守郑晔,号北祖。
  • 中祖,郑温之子郑恬,号中祖。
  • 南祖,郑温之子、北魏平南谘议参军郑简,号南祖。

北祖房支

  • 北祖大房,郑晔长子郑白的后裔,号大房,该房后断绝(北祖白房)。
  • 北祖第二房,郑晔第二子北魏中书博士郑小白的后裔,号第二房(北祖小白房)。
  • 北祖第三房,郑晔第三子郑洞林的后裔,号第三房(北祖洞林房)。
  • 北祖第四房,郑晔第四子郑叔夜的后裔,号第四房,该房后没有名声,不为人知(北祖叔夜房)。
  • 北祖第五房,郑晔第五子郑连山的后裔,号第五房,又称襄城公房(北祖连山房)。
  • 北祖第六房,郑晔第六子北魏秘书监、南阳文灵公郑羲的后裔,号第六房(北祖幼麟房)。

南祖房支

  • 南祖大房,始祖不详。
  • 南祖第二房,始祖不详。
  • 南祖第三房,始祖不详。
  • 南祖第四房,始祖不详,郑简之子郑白虬后裔郑当的墓志记载郑当出自南祖第四房。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郑温的三子都被列入禁婚家。 

定著房

荥阳郑氏南祖和北祖因在唐朝出宰相,合称荥阳郑氏定著二房。 

逸事

  • 在北齐释昙刚所撰的《山东士大夫类例》中,荥阳郑氏部分房支被释昙刚评定为甲姓的第一甲门。 
  • 北齐中书监郑述祖和他的兄弟严祖、遵祖、顺祖、敬祖五人的门第都是甲门,因此被称为“五祖郑氏”。 

著名人物

唐朝宰相

唐代郑氏宰相十三位,其中出身荥阳郑氏的宰相十二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郑氏定著二房:一曰北祖,二曰南祖。宰相九人。北祖有珣瑜、覃、朗、余庆、从谠、延昌;南祖有;荥阳郑氏有畋;沧州郑氏有愔。这个记载遗漏了郑綮、郑肃、郑涯、郑昌图四位宰相,但是这四人担任宰相的记载却又分别体现在相关唐朝皇帝本纪和传记等资料中(比如郑昌图,唐僖宗本纪有记载其担任宰相,但世系表不云其相某某宗)。另外,郑愔,唐中宗时期宰相,出自沧州郑氏,故不记入以下名单中。

  • 郑畋,唐僖宗宰相。
  • 郑綮,唐昭宗宰相。
  • 郑肃,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 郑,出自南祖,唐德宗宰相。
  • 郑涯,出自北祖第二房,唐懿宗宰相。 
  • 郑覃,出自北祖第二房,唐文宗宰相。
  • 郑朗,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宣宗宰相。
  • 郑珣瑜,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 郑馀庆,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 郑昌图,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僖宗宰相。 
  • 郑从谠,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僖宗宰相。
  • 郑延昌,出自北祖第二房,唐昭宗宰相。

其他

  • 郑众,东汉著名经学家,与贾逵并称“贾郑”,与郑玄合称“先郑、后郑”。
  • 郑冲,曹魏司徒、西晋太傅,撰《论语集解》《甲乙问议》。
  • 郑阿春,东晋简文帝司马昱之母,晋孝武帝时被追尊为简文太后。
  • 郑鲜之,南朝宋大臣,官至尚书右仆射。 
  • 郑道昭,北魏书法家,有“北方书圣”之誉,与东晋二王并称为“北郑南王”。
  • 郑译,北周沛国公,与刘昉共同辅佐杨坚建立隋朝,时称“刘昉牵前,郑译推后”。
  • 郑冠,唐朝书法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文武双科状元。 
  • 郑仁泰,唐朝著名将领,参与玄武门之变,攻打高丽,平定铁勒。
  • 郑虔,唐朝文学艺术家,诗、书、画俱佳,被唐玄宗誉为“三绝”。

世系表

荥阳郑氏有关郑温之子数量以及郑晔之后北祖房支数量的记载在诸多文献中出现了分歧,有关郑温之子数量,《元和姓纂》记载郑温有三子:郑晔、郑恬、郑兰,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郑温有四子:郑晔、郑恬、郑简、郑涛,本表暂采《新表》说法,即郑温有四子。有关北祖房支数量的争议主要有“七房”、“六房”两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郑氏七房为:白麟、胤伯、叔夜、洞林、归藏、连山、幼麟。《元和姓纂》记载的郑氏七房为:白麟、小白、叔夜、洞林、归藏、连山、幼麟。《魏书》和《北史》均记载郑氏则为六房:白麟、小白、洞林、叔夜、连山、幼麟。据此情况,赵超先生结合出土墓志等其他文献进行了考证,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一书中指出应以《魏书》所记载的荥阳郑氏北祖六房为准,故本表采用《魏书》六房之说。

荥阳开封郑氏
一世郑当时,西汉大司农
二世郑韬,太丘长 
三世郑仲,江都守
四世郑房
五世郑季,赵相
展开表格

郑温之后的世系

一世郑温
二世郑晔(北祖)郑简(南祖)郑恬(中祖)郑涛
三世郑白大房郑小白第二房郑洞林第三房郑叔夜第四房郑连山第五房郑羲第六房郑灵虬郑白虬郑季方郑季騧

其他

郑合一支
一世二世三世
郑合,临济令郑恺,安丰太守郑阿春(简文宣太后)
郑冲一支
一世二世三世
郑冲,西晋太傅郑徽,散骑常侍郑简
郑琨一支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
郑琨郑植
郑绍叔郑贞
注:另有郑绍叔族子万顷、郑万顷父郑旻
郑德玄一支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
郑德玄郑颖考郑洪建郑士机郑道荫
郑祖育郑僧覆
郑洪健郑道门
郑季邕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