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即广东汉族人,主要由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族民系组成,还有海陆丰、雷州等其他汉族民系。

中文名

粤人

出处

最早见于秦汉史籍

释义

代华南百越(百粤), 广义的广府人

外文名

Cantonese

方言

粤语

文化

岭南汉文化、岭东汉文化

分布

广东,海外

意义

广东人

概况介绍

古代时期

"粤"是广东的简称,广东《史记》称"南越",而《汉书》又将南越称为"南粤"。古籍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后来"粤"和"越"区分,“粤“指广东,”越“指浙江。民国以后,以"粤"作为广东的简称。

粤人在古代指的是越人,古籍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先秦时期,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吕氏春秋》称"百越",其中“吴越”(苏南浙北)、“闽越”(福建)、“扬越”(江西湖南)、“南越”(广东),而“西瓯”(广西)、“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等等,而百越也称百粤。

秦朝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原人南迁,百越部落一部分和中原人融合,一部分融合为今天的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雒越部落演化为今天广西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广西地区的汉族主要由南迁的中原移民所形成。

隋唐以后,“粤”字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粤语”之“粤”,即为此义。是故“粤人”,就是指岭南地区以粤语为母语的族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民国以后,以“粤”字作广东省简称,今人谓“粤”,多指广东。“南粤”一词,最早见于秦汉史籍。《史记》中统称为南越,而《汉书》中又把南越称为南粤,今天广东省的简称“粤”就是来源于此。而古代中原人因为贬谪或者政权更迭等原因不断南迁岭南,也把中原的雅语带到岭南。于秦汉时期传播至两广地区与当地古南越语相融合产生新的语言--粤语。

广东人的先民是古代百越后裔南越粤海部落。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古人(马坝人)。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粤民系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人融合而成。粤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等广东地区。

现代时期

主要由早期中原人移民与南越粤海族群相融合而形成今天的广府民系。

现代粤人即广义的广府民系,即为广义的广府人。广东人中狭义的广府民系是指口语中的“广府人”即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欧美、澳州等等地区的华人,以粤语(广州话、白话或称广府话,俗称广东话)为母语,以珠玑巷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粤式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

广义的广府民系则包括全广东及世界所有地区,世代以粤语为母语的汉语族群

。此外,广东潮州人和广东客家人甚少称呼粤语族群为广东人,而称呼标准粤语族群为广府人较多。

文化特征

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广雕”等。

族群演变

历史综述

据考古发现,大约从西周时代开始,岭南粤人与中原人就有来往。不过,由于有五岭之隔,这种来往极为有限。到了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曾派兵南征百粤,但究竟打到哪里,史无记载。有记载的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西瓯(西江一带)粤人反秦,朝廷发五十万大军征讨,兵分五路:“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郡。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馀干之水。……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见《淮南子·人间训》)这里所记的“镡城之岭”,指今广西越城岭;“九疑之塞”,指今湖南宁远县南;“渠”,即灵渠。这两支军队开通灵渠再经漓江、贺江而进入岭南,灵渠将湘江与漓江沟通,从而成为中原汉人进入岭南的历史上第一条主要通道。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战争告一段落,秦又“谪徒民五十万戍之”(雍正《广东通志》)。这五十万人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因为直至东汉时统计,岭南各郡的人口还很少超过十万的,在秦始皇时代就更是地旷人稀。这一大批“徒民”的到来增加岭南粤人人口。

秦末,赵佗在此建立南越国,所任用的官员从丞相以下基本上是本地粤人,赵佗本人改变自己的服饰及生活习惯,把自己本地化以便于统治。中原语首先传播于西江中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将岭南分为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同时又设立“交趾刺史部”,以便于统治这九郡,治所最初设在赢(今属越南),但不久又迁至西江中部苍梧郡治广信。此后三百年间,广信一直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了东汉,交趾刺史部改为交州,其治所也在广信。那么,广信在何处?罗香林先生指出:“现在广东的封川,就是汉代交州刺史驻地及苍梧郡治的广信。”(《世界史上广东学术源流与发展》)。

东汉末年,封建势力群雄割据,曹操、刘表、孙权三大政治势力都企图控制岭南。步骘继续沿江东进,攻下番禺(今广州市)。为了避开士燮的势力,巩固孙吴政权的后方,他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将交州州治从广信迁至番禺。从此广信作为岭南首府的三百馀年历史宣告结束。但是,番禺地理位置偏东,难以控制交州西部的广阔地区,为了便于治理,东吴于永安七年(264年)将岭南分为交、广二州。交州辖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州治龙编(今河内);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州治番禺。至晋朝,“广州南崖,周旋六千馀里,不宾服者乃五万馀户,至于服从官役,才五千馀家”。此后于永嘉年间,中原晋王朝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五胡乱华”,导致中原人大规模南迁,使岭南中原移民数量增加。另外,从东晋时起一直至唐代,朝廷一直推行“以俚治俚”的政策,大量敕封当地俚人为公、侯,官至将军、刺史、太守、县令等等,客观上有利于粤人和俚人的进一步融合。

秦汉时期

秦朝时期,秦始皇派下50万大军南攻岭南。攻毕后,50万大军留守岭南。后来又迁入居民50万,总数为一百万。元鼎六年,汉武帝派军攻打南越国,破广州城。汉武以后,效法之前的皇帝把岭南当作流放之地。

秦平岭南的时候,秦始皇从中原大规模移民,即“谪戍移民”,“与越杂处”,南迁的除秦军以外,还有以后迁徙来的不少商人,受贬谪的官吏,罪人,及一大批缝衣妇女(据《史记》载,秦末,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为数约有几十万人。当时从中原迁入粤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受到朝延的排挤,怀才不遇,统治者的昏庸等等因素而流放到此。历代被贬岭南的官员,如韩愈、刘禹锡、苏轼、秦观等,本身就是当时的文化名人,而在此,很多诗人因为流放而作诗解闷,从而也造就了很多千古名句。

魏晋时期

东晋时期,由于北方五胡乱华,导致北方汉人大批南迁。而北方虽有五胡乱华,却又未导致严重地干预到政治文化的地步。不过这时候的南迁并非全是粤海族群(珠玑巷广府移民),较多的是闽语族群,所以主支并非粤海族群,而且这时尚未有珠玑巷,更多史料记载,珠玑巷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唐敬宗的珠玑赏赐有关,珠玑巷在唐代前还叫“敬宗巷”.因有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常,唐帝李湛闻听后,赏赐给他们家族珠玑绦环,不久李湛驾崩被赐庙号唐敬宗,“敬宗巷”为避讳改名珠玑巷,沿用至今。

北宋时期

至北宋时期,北宋末年,北宋被灭,都城开封大批不少士大夫以及百姓随后南迁岭南,而皇帝则迁都杭州。途经敬宗巷时候,因怀念故里,故改敬宗巷为珠玑巷。此时的南迁汉人与早期粤海族群(珠玑巷广府移民)融合成为新时期的广府人。而这也是为何如此多广府人以珠玑巷作为民系认同的缘故。

南宋时期

南宋末,南迁汉人共分三支,一支从陆路经江西、珠玑巷南下岭南,应为客家民系,另两支由海路往岭南,其中一支为江东移民,最后融入广府,另一支应为福州地区的移民,最后融入闽南语族群。

珠玑巷移民史

珠玑巷移民,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指珠玑巷本身及附近居民的迁徙;广义则泛指经由珠玑巷迁徙,包括取道珠玑迁徙者和狭义的珠玑巷移民。

珠玑巷的居民,又可分入迁和出徙两种。入迁,是又外地迁入珠玑巷及附近地区,出徙则指离开珠玑巷迁入别的地区。

珠玑巷移民史,以珠玑巷为中心,描述历代居民入迁和出徙的过程、特点、规律、与源流。

前此有关珠玑移民史的论著,自黄慈博以下已有数种,但仍语焉而不祥。又含混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移民,视了珠玑移民的入迁,漏略了元代以后的出徙。可以说,还算不上真正的移民史,更谈不上完整。

在移民史上,主要内容有:

一、描述自周末至宋代珠玑移民的入迁过程,指出珠玑巷居民的主要来源是岭北移民(粤海族群) 。

二、比较详细地探讨了宋代珠玑巷移民的南迁史实。指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官府逼迫、自然灾害、社会动乱和宋元之际的战争。南迁的移民主要是珠玑巷和南雄盆地的居民,珠玑巷是南迁移民真正的故乡,而并非象一些论著所说的“中转站”,或“仅仅路过而已”。并且对南迁的路线,移民的规模作了初步探讨。

三、对元明清珠玑巷移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明初和清初珠玑巷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南迁。

四、提出了珠玑巷移民后裔的海外拓殖与分布课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五、通过珠玑巷移民迁徒路线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和可能的移民后裔分布区,并对移民后裔的数量作出大致的估计。

真正的珠玑巷移民,应该自唐代有了珠玑巷以后才开始,而大规模的珠玑居民南迁,则在宋代才开始。有宋一代,珠玑巷一带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吸引南北居民来归。只是因为动乱与战争,才产生了被迫的迁徙。因为处在交通要道上,兵家必争之地,每逢战乱,必定造成迁徙,而稍为长期的战乱,就可以造成较大规模的移民。所以有宋一代曾发生过几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到宋元之交,则几乎全体居民倾巢南下。交通要道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交通要道又战乱频仍,这就是珠玑巷人的幸与不幸了。珠玑巷的兴旺,由于交通;珠玑巷的一度式微也因为交通。

南雄珠玑巷传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流传很广,说的是南宋时宫中的一个妃子得罪了皇帝,从皇宫逃出,逃到南雄珠玑巷。后来风声走漏,朝廷派兵剿灭,这里的人害怕牵连,连夜扶老携幼往南迁移到珠江三角洲,于是这里的很多地方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过来的。刘志伟认为,如果把这个传说认定为史实是不可靠的,但毕竟是重要的历史记忆,而这种历史记忆的传承对区域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同意科大卫的说法,认为这与明朝初年广东人的入籍问题有关。当地的土著、贱民为了取得合法身份,千方百计地希望政府把他们纳入户籍当中,为了与已经在籍的那些人保持一致,便采用了南雄珠玑巷迁来的说法,以证明他们的中原身份及其正统性。这个传说的普遍化是在面临入籍困境的情况下造成的,是与明朝初年广东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关的。因此,无论是由于表面上的强调来自中原正统的身份,还是由于背后所反映的对入籍的追求,在刘志伟看来,这一传说都是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家认同建立的手段和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