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筒屯镇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介于北纬45°53′至47°8′和东经123°45′至124°42′之间,平均海拔152米。杜尔伯特县地处松嫩平原、嫩江之滨,地势开阔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大庆市、林甸县为邻,西与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隔江相望,南同肇源县毗连,北同齐齐哈尔市接壤。

中文名

烟筒屯镇

所属地区

中国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

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

面积

640平方公里

人口

14804人(2017)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辖地区

12个村

行政区类别

外文名

yantongtun

建立时间

1985年6月

友好城市

北京

知名产业

种植业

政府驻地

和光村

车牌代码

黑E

电话区号

0459

邮政区码

166253

历史发展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新发区。同年6月,划归杜尔伯特旗管辖,仍称新发区。1949年11月,将第五区(原新发区)划归林甸县。1956年3月,又将林甸县新发区划归杜尔伯特旗,同年5月分设广胜、新发、烟筒屯3个乡。1958年9月,将广胜、烟筒屯两乡合并,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1960年1月,改称烟筒屯人民公社。1962年将泰康镇公社新发作业区划归烟筒屯公社。1984年8月,改为烟筒屯乡。1985年6月,设置烟筒屯镇。

发展状况

近年来,镇党委坚持“畜牧立镇、旅游兴镇、经济强镇”发展目标,坚持牢牢抓住主导产业发展,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巩固和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以当奈旅游区为龙头的旅游业,以苇编加工和鱼类销售为主的鱼苇产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开创全镇建设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解放思想谋发展,凝聚力量抓落实,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全镇经济总收入实现26892万元,同比增长17.1%,其中畜牧业收入16904.32万元,占总收入的62.9%,同比增长5.69%,种植业收入4814万元,占总收入的17.9%。旅游业收入1000万元,同比增长25%,渔苇业收入1460.5万元,占总收入的5.4%,劳务收入实现1100万元,同比增长24.7%,人均纯收入达到8342元,同比增长21%。2009年全镇奶牛存栏27190头,同比增长5%,交售商品奶35000吨,同比增长15.5%,奶牛单产实现5.2吨。

资源环境

烟筒屯镇辖区地处乌裕尔河下游,属河滩平原区。水域辽阔,盛产鱼虾,苇草繁茂,水禽种类繁多。全镇总面积6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8万亩,牧地43.2万亩,苇地37.5万亩,水域27万亩,是全县芦苇主要产区之一,年均向国家交售芦苇2万余吨。北部沼泽地是丹顶鹤栖息地,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镇办工业有制砖厂、机修厂、酿酒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259万元。全镇共辖合光、三合、土城子、珰奈、广胜、东升、东岗、新发、新合、南阳等10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1人;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镇政府驻地烟筒屯。

行政区划

烟筒屯镇 隶属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管辖。位于县境北部,东北与林甸县接壤,西北与齐齐哈尔市毗连。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6公里。烟筒屯镇名源于驻地烟筒屯名。烟筒屯,又名“烟土屯”、“大蒿子”,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建立屯,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修筑中东铁路设烟筒屯站。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属安达厅北乡,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11月,划归林甸设治局,隶属西乡管辖,翌年改隶第五区管辖。东北沦陷后,隶属霍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