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腔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属于弋阳腔的支派之一。明嘉靖年间由传入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的江西弋阳腔演变而成。

中文名

四平腔

发源地

安徽

流行地域

安徽;河南

文化价值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艺术类型

地方剧种;戏剧活化石

剧种简介

盛行于清初,曲调活泼,速度较快,有帮腔,后受昆腔影响,发展了“吹腔”清中叶以后,四平腔被某些地方戏曲如徽剧、婺剧、调腔等所吸收,成为其常用腔调之一,而不作为独立剧种存在。今徽剧、婺剧、调腔等剧种犹保存有四平腔的曲调。

四平腔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除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外,产生的又一声腔,是明末清初曾经盛极一时的古老声腔,清中叶后渐趋沉寂。

很多戏曲研究者以为四平腔已经绝迹,幸运的是后来在闽东及闽北的千年古村福建政和杨源又发现了这样古老戏曲的遗存。

历史记载

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述之甚详,据该书云:“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大会则用南戏。其始止二腔,一为弋阳,一为海盐。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士客喜闻之,……后则又有四平,乃稍变弋阳,而令人可通者。"弋阳腔属于高腔,其声腔特点为"其节以鼓,其调喧。"(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不入管弦,亦无腔调,如今弋阳腔也,(明·杨慎《长庵诗话》)"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明·凌蒙初《谭曲杂答)》"字多音少,一泄而尽。又有一人启口让众人接腔,名为一人,实为众口。"(清·李渔《闲情偶寄》)因弋阳腔的伴奏仅有锣鼓,故冯梦龙《三遂平妖传·序》中亦说其"如弋阳劣戏,一味锣鼓了事。"由于弋阳腔为适应在南京等都市的演出。经文人的加工,向雅化方向发展,由之产生"稍变",被士大夫认为"令人可通",从而在南京等地流传开来。明人胡文焕《群音类选》所收录之"诸腔类"剧目,即有四平腔剧目,其于书中注明"如弋阳、青阳、太平、四平等腔是也。"这些弋阳腔和四平腔的声腔特性与剧目均在福建屏南等地四平戏剧种中遗存。

剧种现状

古村杨源

“四平戏”又称“四平腔”,由明代中叶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嘉靖年间盛行徽州、河南一带。张谨的后人将河南家乡的戏带到杨源村,之后就一代代地传下来。逢年过节,结婚生子,建房搬迁,杨源村人都会唱戏庆贺。农历二月初九、八月初六祭祖庙会,一路锣鼓喧天贯村而行,晚上英节庙里,连演三天三夜戏,十里八乡人聚集观戏,感受那份高昂粗犷、诙谐风趣的古腔余韵。[1]

四平戏在杨源村传唱了400多年,也被戏剧界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每逢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及八月初五,杨源村就要演出四平戏三天三夜,世代沿袭不断传承至今。

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已经学习四平戏30多年了。”正在练唱的,是乡里四平戏剧团的主鼓--张旺洋,现年六十一岁。

四平戏有词无谱,因此只能口口相传。

四平戏唱的音调依旧保存古音,如今已经消失,它记谱是用符号,很多人都唱不来,所以当地学的人都是跟着前一辈的老师傅,教一句学一句,难度很大。

四平腔的命名也比较特殊,甚至有些另类。大部分的声腔都是以产地属地或地区署名,而四平腔则找不到相对应的地名。

对于杨源乡的四平戏的传入,《政和县县志》只记载了寥寥数字:明末清初传入政和。主要在杨源一带有“泳霓轩”四平戏班活动。

目前会唱四平腔的人都是七八十岁五六十岁的,“为了鼓励新生代学习四平戏,村里出资建了四平戏展馆、出资组织演出、专门为传承人设立工资制度”政和杨源村书记说到。

村里目前常自发演出,引发周边的村民都过来走亲戚看看戏,让四平戏走入村民中,村里小学还特意设了四平戏小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