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山是唐代匡山和庐山总称为匡庐。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匡山的名字因为避赵匡胤讳改为大王山后而消失。匡山的名字附在庐山之前而流传至今。匡山分为大王山,太平山,紫云山,双峰山。

匡山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湖北省黄冈市东南,在唐朝是沧浪之水中的一座仙山,是座地垒式断块山。据考证在周朝时有匡国,匡山由此而得名。

中文名

匡庐山

级别

国家级

地理位置

中国华中

匡山

匡山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湖北省黄冈市东南,是座地垒式断块山。

匡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峰山,藏密洞,石门山,太爷洞,老君殿,黄金湾,玉皇殿,狮子山,仙人打坐,牛角石,游鸿寨,大藏寺,幽居寺,真武殿,读书台,八卦顶,东冲积雪,清凉古洞,小西天,黄牙寺,沧浪书院,牧石庵,黄龄古洞等。

匡山富有独特的匡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匡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匡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匡山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沧浪书院创建于公元649年,时间上排在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前面。开山祖师是鲍照。宋代理学大师邵必在此提出的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得到范仲淹的好评。

东晋太元年间,佛教领袖慧远在今广济县太平山建立黄牙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司马道信出生在太平山下的梅川镇,而且在匡山幽居寺正觉寺活动了40年,创建中华禅宗,使匡山(黄梅山)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号称天下祖庭。在唐朝,真武祖师在匡山横岗山开创道教万法教派。唐代广济县(原属江西)大德祖师马祖在山上开创佛教临济宗和沩仰宗,影响极大。唐朝贞观年间蒋祖自泰国(暹罗)来建大藏寺居修,他就是泰国太子也就是唐僧(也就是西游记的主角)。唐末广济存奖禅师也来到这里。到宋代,匡山有寺庙多达150座,被朝廷封为天下祖庭。明朝,建有庙宇108座。明清以后,太平山依然是中华禅宗佛教全国的活动中心。九龙环绕之地牧石庵是清朝全国的佛学研究中心之一。

庐山

庐山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庐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