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标准量器。有鬴﹑豆﹑升三量。汉王莽改制,始建国元年颁新嘉量,合斛﹑斗﹑升﹑合﹑龠为一器。器上部为斛,下部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见《汉书·律历志上》。《西清古鉴》有汉嘉量图。原器现存台湾。

中文名

嘉量

外文名

Grain Measure

类型

古代标准量器

国家

中国

分类

鬴﹑豆﹑升三量

量器介绍

出现

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具,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读音见“计量”)。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特别在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命人依照当时的大学者刘歆的考订,铸造了这件量器(见右下图),目的是以它作为全国各地称量五谷等容器的标准,因此以青铜铸造,以示传之久远,永垂典范,并且定名为「嘉量」。而铸于器表上二百一十六字的铭文,则详细的记述了铸器的缘由,以及各部位的容量及尺寸等等,全器一共分作五个量体,中央之圆形主体,上部为「斛」,下部较浅者为「斗」,右耳为「升」,左耳上部为「合」,下部为「龠」,在度量时要反转过来才能使用。乾隆初年,清廷得到东汉时期的圆形新莽嘉量,又考核了唐太宗时所造方形嘉量的图式,从而仿造了方形和圆形嘉量。太和殿前为方形嘉量,铜制,置于石亭中,放在太和殿前象征国家的统一和集权。

提及沈阳故宫“日晷”,便不得不涉及“嘉量”,因为它们均在崇政殿前的月台上,一左一右,唇齿相依。在沈阳故宫崇政殿月台的东南角,置放着石构件“日晷”;西南角,对称置放着一个内装“嘉量”的石亭子“嘉量楼”。它们均采用汉白玉“艾叶青”雕刻而成,通体洁白无瑕、造型别致,并与周围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计量

嘉量

嘉量是中国古代对体积的标准量器,全器分斛(音hu,同“胡”音)、斗、升、合(音ge,同“革”音)、龠(音yue,同“月”音)五个容量单位。是根据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的古制设计。

制作规制

“嘉量”是我国古代标准量器。据《周礼·考工记》载:“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鬴(lì,音:力)。深尺,内方尺而圜(yuán,音:园)其外,其实一鬴,其臀一寸,其实一豆;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其声中黄钟之宫。槩(gaì,音:概)而不税。”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这是最早记载“嘉量”的文献。后人根据这些记载制成“嘉量”,把它作为象征性器物,陈列于宫殿等场所。

清代量器

嘉量

置于皇宫

早在乾隆初年,有人得到一只东汉时期“嘉量”,叫做“新莽嘉量”,并把它献给乾隆皇帝。乾隆认为此乃天意,应当在宫中安设。于是,以“新莽嘉量”为依据,参考唐太宗时期方形“嘉量”样式,于乾隆九年(1744年),制造出两个方形和两个圆形“嘉量”。乾隆皇帝把其中两圆一方3只“嘉量”,分别置放在北京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将余下的那只方形“嘉量”,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派人送到盛京,陈设在沈阳故宫崇政殿前。

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