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剑南诗稿

作品体裁

七言律诗

作品类型

壮志难酬

作品类型

怀才不遇

主题

友情

主题

爱国

主题

抒怀

主题

感伤

主题

年华

主题

抱负

主题

感叹

主题

典故

主题

悲愤

写景

船帆

写景

饮酒

四季

秋天

作品赏析

这首诗诗人抒写了不寐之夜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抒发了深沉激烈之情。

首联陆游的山阴故居,乃水乡泽国,家中备有小船,所以他可以“萧萧白发卧扁舟”,酣然入梦。老诗人的身体躺在家乡的小船里,可心中仍在思虑着国家大事。当年和他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关河期许的朋友,有不少已经与世长辞。六年前,范成大卒;五年前,陈亮卒;四年前,赵汝愚自杀;是年初,朱熹卒。————这便是“死尽中朝旧辈流”所指。“中朝”,即朝中,朝廷。

颔联“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孤枕梦”之“孤”,自是实写,然又恰与上联之“死尽”相对,照应极严。秋风秋雨声惊醒了诗人的美梦,把他从梦寐以求的万里关河天气了,四山的秋色和着雨丝风片一齐向他袭来。回思梦中的情景,再看看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不由得想起两位古人————郑虔和李广。

颈联“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唐玄宗时郑虔文才很高,他的诗、书、画,曾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而嗜酒。汉将李广长于骑射,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最后自杀。陆游自信文可以比郑虔,武可以比李广,而自己晚年的遭遇也与郑、李相仿佛。这两句的“自笑”和“何妨”,是句中的诗眼,透露出诗人的心曲。“自笑”,非自我解嘲,而是欣慰之情的表现。当他出于政治斗争的考虑,决定辞官时,忍饥寒而免羞愧,故有欣慰之“自笑”。“何妨”者,境界颇高。诗人所关心的,决非自己的名位权势。大而言之,是国家的统一;小而言之,是品德的高洁。

尾联“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这里的“清愁”既是前面所写“孤枕梦”的余波,也是秋风秋雨的阴影。梦里的万里关河,醒来变为一叶孤舟,梦中的驰骋沙场,醒来变为老病卧床。

全诗脉络分明,针线细密,无懈可击,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哀。[4]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这时陆游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距离他被罢官回山阴家居也已十几年了。年迈的诗人躺在家乡的小船里,想到当年和他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关河相期许的朋友,有不少人已经与世长辞,令人感伤。诗人自己虽已经是风烛残年,困居乡里,但是他心中仍在忧念国事。[5][1]

作品评价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荐郁之气,溢于纸上。”[3]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

陆游出生时正值北宋灭亡之际,从小便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复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府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之后陆游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老家农村。嘉定二年(1210年)陆游去世,留绝笔《示儿》。

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中国历史上自作诗留存最多的诗人。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情操至死不渝,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满腔救国热忱,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著作有《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其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枕上作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 陆游诗文鉴赏辞典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03 . 132 .[3] 刘扬忠 . 陆游诗词选评 . 西安 : 三秦出版社 ,2008-02 . 174 .[4]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 陆游诗文鉴赏辞典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03 . 1552 .[5] 王玲 . 陆游诗词 . 济南 : 济南出版社 ,2014-04 .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