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水山,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北部,因一战期间东峰的半腰处有德国人修建的6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库而得名。此山嵌于辽宁路、黄台路、登州路和泰山路之间,是岛城有名的山头公园之一,老青岛人也俗称其为大庙山。

中文名

贮水山

主峰

东峰(烽台岭)

别名

大庙山

所属地区

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东侧、黄台路北侧

长度

900米

宽度

500米

山系

崂山支脉向西部的延伸

外文名

Moltke

平均海拔

83米

起点

辽宁路儿童新天地西门

终点

登州路中段

走向

东西

地址

市北区西部贮水山

类别

旅游景点

简介

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西部,东峰海拔83米[1],占地23公顷。现为青岛贮水山儿童公园。

青岛老市区的烽火台从建设流传至今约有700年的历史了,老市北的贮水山烽火台,位于市北区北部,此山原来也叫"马鞍山",海拔83米的东峰与海拔73米的西峰远看状如马鞍。明代在马鞍山上建立烽火台,从此也叫烽台岭。1914年,日德开战,日本胜利。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在山上建了日本神社,即日本大庙,俗称大庙山。从地理角度看,贮水山一直是战略要地,现在大庙没有了,只有百级楼梯尚存。[1]

1914年,日德开战,德军在贮水上修建了多处火炮阵地,以加强前沿的支援火力,以德军一战陆军总参谋长冯·毛尔提克的名字将此山命名为毛尔提克山(也作毛奇山)。当时的青岛这里的德军兵员最多,但还是没能抵挡住日军的步伐。军事重要性

1914年日德战争中,德军在贮水山上修建了多处火炮阵地,以加强前沿的支援火力。这里的德军兵员最多,他们分批轮换上前沿阵地,回来便在兵营内休整,次日凌晨再去前沿,但还是没能抵挡住日军的步伐。[2]

德军的毛尔提克山(今贮水山)炮台是德军在青岛地区防守东北方向的陆防炮台。此山以前曾叫烽台岭,因在山顶上有明代的烽火台而得名。海拔高度80.6米,占地390亩。分东西两个山峰,西峰略低远看形如马鞍,故当地百姓也称马鞍山。自德军占领青岛后便把该山改名为毛尔提克山,以纪念德军前陆军总参谋长冯?毛尔提克元帅。

德军首先在西山的南侧山脚下建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军火库,还在军火库的东侧不远处建有炮台守卫(即日军炮击的主要目标之一-独立房屋)。配备有2门88毫米加农炮(德军称第十三炮台)。东山的东北侧半坡处则建有两组炮阵地,配置6门88毫米轮式加农炮(德军称第十四炮台),德军还在山的半山腰至山顶处修建了数座机枪碉堡,以扼守各个要道,其中以防御东北方向为主。德军修建的碉堡一般为石块加钢筋混凝土浇注,仅在射口处有部分方砖。

由于东山比西山稍高可作为西山炮阵地的天然屏障。但由于西山顶的面积太小,无法安置重炮。在战争期间,德军只在西山顶临时配备数门轻型野炮并在四周建有环型防御工事,以图固守。另外,东山的半腰处还有德国人修建的地下蓄水库(6000立方米,向德人区输水,百姓也称贮水山)。从该山的地理位置来看,北边不远便是胶洲湾,南边又有俾斯麦山相依托,在该山的东北方向已没有高山阻挡,前方地势较为平坦,仅在海泊河的左岸不远处有一个小高地——芙蓉山高地(海拔33.7米,德军在此修建了庞大的步兵防御堡垒-海岸堡垒。当地百姓也称五号炮台)。因此可以看出该山在防御青岛的北部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1914年的日德战争中,德军又在贮水山上临时修建了多处炮阵地,又安装数门轮式小口径野炮,以加强前沿的支援火力。该山是德军的三大山头炮台之一。在日德战争的后期11月7日早上6时许,贮水山炮台的德军经过短暂的激战,向远道奔袭而来的日军突击队放下了武器。这也是最后一批向日军投降的阵地之一。

德军投降后,贮水山也被日军改名称做若鹤山。山下的那座兵营自然也成了若鹤兵营,这里又成为日军的前线司令部。日军的指挥官神尾中将就是在这里接受青岛德国总督迈尔?瓦德克的投降书。日军还在兵营的后面坡地上临时修建了数排木板房,暂时作为德俘的收容所。但不久,日军即将这些德俘用船押送至日本各地的战俘收容所内看押,直至一战结束后才分批遣送回国。

故事

台东台西以贮水山为界

据青岛市北区情网资料显示,因海拔83米的东峰与海拔73米的西峰远看状如马鞍,所以古代贮水山被叫马鞍山。明代为了防倭寇入侵建浮山所,在马鞍山上筑起烽火台,从此也叫烽台岭;还有一种说法名叫凤台岭,意为凤凰栖息的地方。到了清朝末年,章高元驻军青岛的时候,此山就成了青岛北部防区的要道,清军还在这里设立了不少的土垒和地堡。所以,青岛人便将烽火台东面的地区称为“台东”,西面的就是“台西”了。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开始用德国名人的名字命名青岛的山头,烽台岭的新名字叫毛奇山,山顶设毛奇炮台,即后来人们常说的德国炮台。毛奇,全名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德国总参谋部最著名的参谋长,军事战略家。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打败奥军和法军的实际组织指挥者,是个战功显赫的传统军人。“山的南部沟谷附近有几处火药库。山的东坡布满军营,两个平旷的广场处各有两个大蓄水池,从这往东北方向望去,看到的那个村庄就是杨家村。该村后面与华人的台东镇相邻,台东镇的街道方方正正如上帝掷下的棋盘……”英国人帕默在1910年出版的《青岛》一书中这样描述毛奇山,德国人把弹药库、兵营以及陆防要塞统统建在这里。

据市档案馆相关资料记载,德国人将“台东”和“台西”划成两大“平民区”,又按照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建成了最初的棋盘街:即台东一路至九路一带、台西一路至五路一带,市镇的概念便在这两个地区出现了。所以,这两个棋盘街的范围,就被称为“东镇”和“西镇”了。也就是说,德国人是将“青岛区”和“鲍岛区”作为市区,而将“东镇”和“西镇”划入了郊区。胶澳总督府翻译官慕兴立说,当这个新市场出人意料地发展得如此之大、看上去就像个城市时,本地人就不喜欢“杨家村”这个显得土气的名字了。于是,镇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建议采用“台东镇”这个名字,寓意高台东边的集市。高台指的就是凤台岭,因为这个村镇位于凤台岭东面,故取名台东镇。

后来,随着这两个区域人口的不断增加,德国人便将贮水山以东的地方作为“台东镇”,而将青岛火车站以西的地方作为“台西镇”。可是,这两个市镇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之后,才正式划入了市区。再后来,就有了台东区和台西区。现在,随着青岛市区的进一步扩大,台东区已并入了市北区,而台西区也早在1963年2月划入了市南区。

贮水山是当时

德国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1901年,青岛建城后德国人遍寻水源,以海泊河、李村河、白沙河为水源地,建输水管道入市区,这些水就储存在毛奇山上两座贮量为6000立方米的贮水池中,这里成为当时国内罕见的城市自来水供应中心。贮水山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据说,当时贮水山的供水恰足全市一日之用。解放后,这个贮水池还曾继续使用了好长时间。

贮水山不仅是当时青岛的供水中心,更是德国人的防御要塞。据史料记载,当时贮水山阵地拥有两门10.5厘米大炮,还有6门12厘米、22门9厘米和22门3.7厘米的大炮装备在12个露天阵地上,它们长年困在工事里,难以搬运,大部分是普法战争的战利品,但是经过40多年的风霜洗礼,这些用来威慑中国人的笨重家伙早已落伍,在面对日本人的进攻时很快就败下阵来。11月7日,在攻破前三道防线之后,日军又向德军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贮水山至八关山一线发动进攻,早晨6点半,所有德军战壕均落入日本军队手中,德军全线崩溃。德国总督迈尔瓦迪克见大势已去,命令余部炸毁防御设施,挂起白旗投降。11月10日,日德双方开始谈判。16日,日军进占市区。从此,青岛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据青岛文史专家于佐臣先生分析,如果不是切断贮水山的水源,德国人的“胶澳保卫战”或许会像威廉二世命令的那样进行到最后一个人,但日英联军攻占李村楔入的第一刀便是关闭水阀,迫使守城德军挂出白旗。而胜利者的入城宣言掷地不久,便被水荒的恐惧揪紧神经,无奈德国人已将水道图席卷而去,只得从水道局搬来德国技师会诊,恢复贮水山下的水门。

日本人把土匪藏在贮水山

日本占领青岛后,把贮水山改成了若鹤山,又称青岛株式观物园,并于1915年在山的北面修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日本神社——“青岛神社”。以后青岛人就称其为日本大庙,而将山名也叫成大庙山了。

1922年北洋政府接管青岛,正式定名为贮水山。“中国政府收回青岛时,日本人赖着不肯走,纠集了许多土匪在市区闹事,据说当时就把这些人藏在贮水山上。”岛城文史专家鲁海介绍,他曾在一份当年的《申报》上看到过相关的报道,说日本人勾结土匪头子孙百万,扰乱社会秩序,以拖延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的时间,报上说当时日本人在贮水山上藏了千余土匪,但考虑到贮水山的实际范围,鲁海认为这个数据还有待考究。

女演员与贮水山

据鲁海先生回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贮水山上的樱花美景不亚于中山公园,每到春天樱花道旁如云似霞,引来不少游客观赏。而40年代,电影演员李华由上海来青岛,在这里的一棵樱花树上自缢身亡。“一缕香魂绕樱花”等标题见诸各地报端。关宏达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来到青岛,痛哭了一场,而后为李华打理了后事。除了这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女作家赵清阁也曾撰文回忆她在贮水山上的一段经历。她曾住在离贮水山不远的桓台路上,那时每天早上都会去贮水山散步,有一天遇到一个男子一直尾随她,并上前搭讪,出言暧昧,吓得这位女作家花容失色,连忙叫了洋车逃走。

贮水山

解放后,护山造林,贮水山开始美起来,1956年建成贮水山公园,这就成了年轻人谈恋爱的好地方。从早到晚,从山底到山顶的树下,都能看到对对恋人在交谈,在相拥,所以人们又把贮水山戏称为鸳鸯山。

贮水山是当时

日本在海外最大的神社

老青岛人之所以习惯把贮水山称为大庙山,就是因为山上曾有座日本大庙,而这座大庙就是“青岛神社”。据说,这是日本在海外建的最大的一个神社。

据史料记载,在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就有不少日本人来到青岛。据统计,1907年有196人,1911年达312人,这时的青岛还是个只有15万人口的雏形城市,不算德军官兵,日本人在青岛的外籍人口数量中是最多的。在德占时期,日本人作为亚洲人种同样受到德国当局的歧视。在以德县路经保定路至大沽路为界所划分的两个区域内,一个是欧洲人居住的“青岛区”,另一个则是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日本人跟中国人住在同一区域,他们大都集中在以聊城路为中心的一带,并初步形成了日本方式的生活圈,德占后期逐渐增至1000余人。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日本人的地位骤然抬高,日本人在青岛的人数也直线上升,当年达到4000余人。至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时,已达24551人,占全市人口的1/10。中国收回青岛后,日侨人数有所减少,而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1941年统计,在青岛的日本居民(军人除外)即达31895人,其居住范围已扩大到黄台路、龙江路,乃至八大关等处。人口的增长,标志着跟随大炮和刺刀而来的,不仅是经济掠夺,还有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多种文化的侵入。

据青岛市北区情网资料显示,日本第一次入侵青岛时就做好了长期占领的打算,除了将大量日本人移居到青岛,还将60余条主要街道名称改为日本地名,同时还建立了一批为其服务的配套设施。其中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要数1915年在贮水山建起的一座日本神社,名叫青岛神社,以纪念在此次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军人。1918年12月10日,青岛神社的主体建筑完工,神社内建有金刀比罗神社大殿和稻菏寺等主体建筑,山脚附近还有御膳房、禽鸟馆、鹤池、动物馆及相扑场等辅助设施。神社里供奉的是日本的天照星大神、大欹巳贵命和明治天皇及进攻青岛时战死的所谓英烈。每年10月7日,他们还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和庙会,以示不忘宗祖先贤。

看到贮水山头日本人就行礼

当时青岛贮水山上的神社的布局同日本国内的神社一样。现在的108级石阶就是那时留下的。设在若鹤二丁目(今辽宁路)的山门是一个“开”字形的大型石牌坊,上书“青岛神社”四个字。进入山门后是一条笔直而漫长的山路,直达山顶,路两旁栽种着从日本移来的樱花树;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军人的象征。走上108级石阶,正面又有一架较小的第二鸟居,鸟居两侧也有一对小型石灯笼,穿过鸟居即来到庙堂前。

“其实,那个时候并没有限制中国人上山,但是根本没有中国人愿意去。”鲁海说,为了防止“不恭”的事件发生,日本人还特意在牌坊旁边立了一块“车马止”的牌子,提醒进出大庙山的行人注意:不能骑马乘车入内。“在日本人眼中神社是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他们对天照大神无比崇敬,节日来祭祀,走在马路上,无论是在较近的辽宁路上,还是在较远的包头路上,只要能看到神社,就会止住脚步,远远地向神社深深鞠躬。”

青岛人捣毁贮水山的日本神社

1922年,中日两国政府就收回青岛进行谈判时,日本代表要求保留的11处日本居留民团财产中,青岛神社和忠魂碑就占了两处。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青岛神社和忠魂碑再度兴旺,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后存在长达30年之久。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拟将日本神社作为“忠烈祠”,纪念抗日牺牲的将士。但久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奴役的青岛人,群起捣毁了日本神社,那座大牌坊则被愤怒的群众用大绳拉倒。

神社旧址上建电视塔

贮水山是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于1923年命名的,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人民政府清理了贮水山上的遍地垃圾,作为贮水山公园,在北山坡建了军人俱乐部,山上庙堂被拆掉后成了解放军的打靶场。山下的御膳房及休息室等房屋曾一度为民办的新华中学。直至“文革”时期,那几栋日本老建筑还被作为服装厂在使用着。1971年,在青岛神社的旧址上建了青岛第一座电视塔,并拆除了残存的日本旧建筑,还修了一条以山名命名的贮水山路曲折通到电视塔。1983年青岛神社原址被辟为儿童公园。几经变迁,除上山石阶尚能辨认外,当年的痕迹已不存。青岛神社是日本侵占青岛的历史罪证,它昭示国人勿忘历史。[3]

贮水山就是那个“台”字,(关于“台”字和台东、西镇的由来)

台西镇 (Taihsitschen),中国青岛市旧区划名,位于胶州湾东岸现市南区台西半岛中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西部(原台西区),铁路青岛站以西全部地段,包括团岛,系青岛市内四区的最西端。台西镇是胶州湾租借地要塞防线内界规划建设4个区域之一,也是2个华人劳工居住区之一,因地处观象台(一说为凤台岭,今贮水山)以西而得名。

清朝该地区原有一村庄,中文名不详,德文音译为(Hsianmiwu),现有小梅坞、小泥洼等多种写法。1901年,胶澳总督府高价收购了原村庄,开始建设台西镇,后逐渐形成了青岛华人住宅区“市镇”。1910年,胶澳总督府设置台西镇为租界内界的四区之一。1929年9月,青岛市政府撤销台西镇,成立第一区。1935年5月,青岛市政府重划市乡区域并改定名称,撤销第一区,成立台西区。

德国人1898年对青岛的布局和道路设置作了规划,在小泥洼北的埠岭以西设了台西镇,在凤台岭以东杨家庄附近设了台东镇,但当时只有规划并没形成村镇。这从文件中可以得到证明。1899年4月,德国当局公布的《地方官之制度》中,有“其居住青岛、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皆归青岛管辖”,说明两镇已设立。

台东镇是中国青岛旧区划名。该地区于1900年形成德占青岛华人住宅区“市镇”,因地处烽台岭(今贮水山儿童公园)以东而更名——台东镇。

1929年9月,青岛市政府撤销台东镇,成立台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