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cāng lóng。

中文名

苍龙

外文名

Black Dragon

拼音

cāng lóng

释义

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注音

ㄘㄤ ㄌㄨㄙˊ

别名

青龙

基本解释

(1) [Black Dragon]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1]

引证解释

1.

古代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的总称。

《国语·周语中》“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三国 吴 韦昭 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也。”

《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

宋 苏轼 《夜泛西湖》诗之三:“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昇长庚。”

清 冯桂芬 《释鹑》:“以鹑火为凤,方与苍龙、白虎、元武相称。”

2.

指太岁星

《后汉书·张纯传》“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

唐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苍龙,太岁也。”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3.

传说中的

青龙

《楚辞·九辩》:“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京剧《白蛇传》第六场:“你不知苍龙保平安,你不知家有苍龙最吉祥。”

4.

青色骏马。

《吕氏春秋·孟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高诱 注:“《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也。”

5.

汉 代宫阙名。

6.

泛指宫阙。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风雨称臣,奔走苍龙之阙。”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对策》:“阊阖初开瑞霭中,丹霞晓日上苍龙。”

7.

即 奢龙。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管子》:“黄帝 得 苍龙,而辨乎东方。”

其它有关

苍龙,有三种含义:龙名、马名、黄道东方七宿总称——青龙。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

《三辅图》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抱朴子·杂应》引《仙经》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气派,着实威风。后来,四象逐渐被人格化,并有了其封号,据《北极七元紫延秘诀》记载,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不久,玄武(即真武)的信仰逐渐扩大,从四象中脱颖而出,跃居“大帝”显位,青龙、白虎则被列入门神之列,专门镇守道观的山门。

宋朝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舒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青龙东斗星君”为:“角宿天门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鸡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东方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

此外,道教还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青龙者,东方甲乙木水银也,澄之不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