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别急着把“达桑式乐团”(The Datsuns)这样的复古团体踹到一旁,然后一句话就把他们贴上只会学前人模样的童子鸡标签,因为假若“麻疹”(The hives)与“葡萄树”(The Vines)可以成为2002年摇滚复兴功臣的话,那么为何“达桑式乐团”(The Datsuns)就不行?而且以此发烧现象持续观察的话,

The Datsuns

可以发现上世纪70年代的硬式摇滚犹如喇嘛再世一般,总在其他非英美地区的新摇滚乐团中显现,而这次,来自新西兰的“达桑式乐团”(The Datsuns)就是再度让那些喜爱硬式摇滚的老中青乐迷终于能齐聚一堂讨论的新焦点。其实乍听“达桑式乐团”兄弟的音乐会立刻发觉他们的音乐简直就是“齐柏林飞船”(Led Zeppelin)、“深紫”(Deep Purple)。

相关介绍

“AC/DC”或罗宾·图尔(Robin Trower)的翻版,主唱道夫(Dolf)高亢而狂吼的雄性高音活脱像是罗伯特·普朗特(Robert Plant)与伊恩·吉兰(Ian Gillan)的“私生子”,不管抖音或尾音都几乎是依照几位前人的模样打造,所以凡是熟悉70年代老摇滚的乐迷应该都会颇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才对。再加上几位达桑兄弟的现场演出相当具有爆发力,主唱道夫(Dolf)与克里斯纳(Christian)俩兄弟的无穷精力,可说是极具魅力。 OK,我们还是先把这支乐队的背景搞清楚,“达桑式乐团”是来自新西兰剑桥市一个因赛马与美丽的树而闻名的维克多(Waikato)小镇,四名成员道夫·迪·达桑(Dolf De Datsun)、克里斯帝纳·达桑(Christian Datsun)、麦特·达桑(Matt Datsun)和费尔·达桑(Phil Datsun)自中学时代起就经常一起进行表演,尽管他们在乐器方面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大概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维克多小镇的人在90年代初很少能看到现场乐队的表演,因此一些爱乐人士不得不乘坐三四个小时的飞机到澳大利亚去观看一些知名乐队的表演,不过小孩子们却很少能达成这样的愿望。大概1994年的时候,“碎瓜”(Smashing Pumpkins)、“声音花园”(Soundgarden)等一些美国重量级乐队开始频繁在新西兰出没,于是他们的音乐也开始成为“达桑式乐团”早期的收藏品。正如乐队的灵魂人物道夫(Dolf)所说,“我们喜欢上“瘦林齐”乐队(Thin Lizzy)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当时我们只能找到他们的唱片,尽管他们的音乐并不时髦,也不很酷。”直到道夫(Dolf)20岁的时候他才认识了Mc5和强尼·桑德斯(Johnny Thunders),而喜欢上“傀儡”(The Stooges)的唱片也只是三年前的事。乐队成立之初曾经命名为“不值钱的小玩艺”(Trinket),几经变化后,最终改名为“达桑式乐团”(The Datsuns),乐队早期在新西兰的发展似乎并不顺利,在那里几乎没有唱片公司对他们的音乐感兴趣,于是他们决定到澳大利亚去扭转自己的版图风貌,尽管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在这里他们更没有根基,但是达桑兄弟依然不断地勉励自己说,“坚持,我们不是这里的一部分,我们不想成为部分主流,我们不想为电台写歌,我们不想为自己制造一种形象,我们不想卑劣地迎合市场,我们只想做我们自己,没有人打算发行我们的唱片,因此我们必须自己去发行,这不是一件痛苦或者沮丧的事情,我们打算这么做因此我们就这么做了。” 2000年乐队尝试自己制作音乐,道夫(Dolf)把在大学里完成的一些歌曲重新进行了仔细推敲,乐队其他成员也都相继辞去了各自的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自资的唱片厂牌“地狱小组”(Hell Squad)也在这一年成立。接下来“达桑式乐团”要做的就是如何来宣传自己,他们先是在自资厂牌发行了几支单曲,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巡演,“我们先是去澳大利亚进行表演,回来后接着工作,然后出去借贷,再去巡演,这样我们反复进行了几次,大约一年前我们到美国去巡演,参加了两次SXSW音乐节和一次CMJ音乐节。”道夫说。 “达桑式乐团”的音乐是车库摇滚(Garage Rock)中充斥着硬式摇滚的能量,但他们真正的灵感源泉是道夫无边无际的想像力。他的野心与使命感使他与众不同。道夫说“我很早就知道我们有这本事,只要我们群策群力,一定可以做出非常棒的专辑。”观看过“达桑式乐团”演出的人可能早已经意识到,他们的现场中可能有种难以抑制的狂燥情绪,让你在欣赏时无法静止自己的脚步,“我们尽可能地将能量释放到演出当中,我们的声音很大,有的人甚至还带来了耳塞,其实他们应该喝多点儿酒,在这里可以毫无顾忌,我们在巴华丽酒馆(Bowery Ballroom)进行了两场演出,门票全部被卖光,每个人都在跳舞和摇动。” 2001年,“达桑式乐团”先是在自己的唱片厂牌发行几支单曲,并且凭着他们狂暴猛烈的现场表演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最终让他们与新西兰唱片公司签下一纸合约,去年9月他们发行了EP专辑《和声时代》(Harmonic Generator),不但全部售罄,还在另类摇滚排行榜上停留了三周之久。就在此时,由“敲击”(The Strokes)引发,英国乐坛突然新冒起了“利昂王”(Kings of Leon)、“颤音”(The Thrills)等几支向60或70年代取经、连衣、扮成“古人”般的乐队,他们将过去摇滚乐的一点感觉,注入一点新意;有些较暴烈,有些则较温婉,“达桑式乐团”也在这股“怀旧”的强势风暴中迎来了新契机。 2002年5月“达桑式乐团”正式发行他们的首张同名专辑,这张处女作集合了之前被“AC/DC”、“摩托车头”(Motorhead)、“傀儡”(The Stooges)、“蜜浆”(Mudhoney)甚至“深紫”(Deep Purple)所采纳的好点子,融入了永远兴奋的40分钟里。开场曲《好好坐在这儿》(Sittin’ Pretty’)的即兴弹奏和“齐柏林飞船”(Led Zepplin)的现场表演惊奇地相似,无论是节奏、旋律都有一种畅快的硬式格调,再加上道夫疲倦紧张的嗓音仿佛把你带入一个更怀旧的老唱片中;《女士》(Lady)

相关专辑

The Datsuns 成员: 主唱/贝司: Dolf De Datsun

主音吉他: Christian Datsun

节奏吉他: Phil Datsun

鼓手: Matt Datsun

一般人们一提起新西兰首先想到的是那里的风景,就像电影 Lord of the Ring 里连绵的雪山,广阔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样美。可能很少会有人想到在这样一个悠闲的国度里会出现这样一支乐队。

记得第一次听说这只乐队还是在03年,当时的情况有点记不清了,只是记得当时一起玩儿的一个朋友对我说这只新乐队还是很有特点的。那时候正是 Nu-Metal 横扫天下的时候,像Linkin Park 之类的乐队在当时很火,老是出现在各种音乐频道里。不过说实话我对此类乐队极其的反感,也说不上为什么,就是觉得 Nu-Metal 有点不伦不类的,就像赵立蓉和巩汉林说的一样,不但是“群英荟萃”,而且还是“一盘大萝卜!”有点跑题了,不过当时并没有对他们抱太多的希望,毕竟那时流行 Nu-Metal。

The Datsuns 的第一张专集是张同名专集,风格还是比较鲜明,听后很让人热血沸腾的。虽然有些曲子的走向比较单一(毕竟是2把吉他,应该能做的更好),但是在编排上还是有独到之处。

1.       Sitting’ Pretty

2.       MF (Mother Fucker) From Hell

3.       Lady

4.       Harmonic Generator

5.       What Would I Know

6.       At Your Touch

7.       Fink For The Man

8.       In Love

9.       You Build Me Up (To Bring Me Down)

10.   Freeze Sucker

资料来源

http://cid-fc0c0a72abc476cf.spaces.live.com/Blog/cns!FC0C0A72ABC476CF!147.entry

相关词条

乐队新西兰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