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在韩东南大海中”,这是“倭”字第一次用于指代日本并出现在中国正史上。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贡,欲借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故求汉皇赐封,而光武帝赐其为“倭奴王”。倭举国大喜,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 “倭”是小的意思,古代的日本人普遍身材矮小,所以起名为倭奴。

中文名

倭奴

释义

日本人

出现地区

中国

原因

求汉皇赐封

名称概述

所谓新编历史教科书协会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里第32页有这么一段:《后汉书》里记载“倭人”建立了100个左右的小国,且在《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有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金印内容为“汉委奴国王”。在这里,“倭”“奴”可能都不含好意,因为中国的历史记载者们为了显示中国皇帝的权威,通常对周围国家采用蔑视性的称呼。“东夷”也是指“东面的野蛮人”。

正史记载

“倭”代指日本,最先系统记载于后汉书中: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韩国七千余里。其地大较在会稽东冶之东,与朱崖、儋耳相近,故其法俗多同。土宜禾稻、麻纻、蚕桑,知织绩为缣布。出白珠、青玉。其山有丹土。气温暖,冬夏生菜茹。无牛、马、虎、豹、羊、鹊。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镞。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女人被发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着之;并以丹朱坌身,如中国之用粉也。有城栅屋室。父母兄弟异处,唯会同男女无别。饮食以手,而用笾豆。俗皆徒跣,以蹲踞为恭敬。人性嗜酒。多寿考,至百余岁者甚众。国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余或两或三。女人不淫不妒。又俗不盗窃,少争讼。犯法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族。其死停丧十余日,家人哭泣,不进酒食,而等类就歌舞为乐。灼骨以卜,用决吉凶。行来度海,令一人不栉沐,不食肉,不近妇人,名曰“持衰”。若在涂吉利,则雇以财物;如病疾遭害,以为持衰不谨,便共杀之。[1]

新唐书对日本的记载中提到“日本,古倭奴也。”,将日本和倭联系在了一起。又提到:“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体现了“倭”这一名字可能并不是由中国人所取,而可能是由日本岛上林立小国中的某个国的名字音译而来。[2]

明史对日本的记载中也提到“日本,古倭奴国。唐咸亨初,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并且多次提到日本海盗勾结中国海民,成为“倭寇”,并侵略东部沿海。

倭奴大意

一种称呼

《大汉和辞典》里“倭奴”项目注明了“古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称呼”。比如,《魏书》卷2的“道武帝本记”中记载后燕的鲁阳王的名字就是“倭奴”。同样的内容在《资治通鉴》108卷《晋纪》中也有。所以“倭”未必就是恶意的词。而且当时的日本人也接受了这样的称呼,并且开始使用。朝鲜半岛也同样以此称呼日本或日本人。小学馆出版的《国语大辞典》中明确记载:倭,从前中国和朝鲜对日本的称呼,或者是日本的自称。

但是,中国的史书也的确记载了日本人不喜欢“倭”而改成“日本”的事情。《新唐书》220卷《日本国传》中记载:咸亨元年,日本派遣使者,祝贺平定高丽。使者说,学习中国文字后,不喜欢倭的名字,改名为日本,因为国家靠近日出的地方。这应该如何理解呢?以下考证日本改名的经过和国号的成立。

尽管例如“倭国”,“倭人”等词汇已普遍受日本人所认可使用,但"倭奴"还是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日本的贱称。

作为国名

使用“倭”为国名的例子,在据说是战国秦汉期间的《山海经》里就有。卷12的《海内北经》里,盖国在钜燕之南,倭国之北。倭国,属于燕国。当然,这个“倭国”是不是日本的位置,尚有疑问。在后汉王允的《论衡》的“异虚”“儒增”“恢国”里,还有西周成王时期,倭人进贡畅草的记载。将这些和史书中的记载联系起来,可以说用“倭”来表现日本及其住民的做法,最迟也是在秦汉时期吧。

不过,虽然“倭”只是从发音而来,并无特殊含义,隋唐之后,日本接受了汉文化,而且本身是崇拜太阳的传统,开始渐渐喜欢起“日本”这个国号了。这大概是主要原因吧。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说法。同样的《新唐书》《日本国传》中记载:日本是一个小国,被倭国合并,且沿用了国名。由此看来,是日本列岛的内部争斗导致日本的改名。这个时期应该是前述《新唐书》《日本国传》中记载的咸亨元年(670年)。也和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倭国在武则天皇后时改名日本”相符合。自然,这只是证明了倭国的改名得到了大唐的承认。真正改名的时期应该最迟是隋炀帝时期吧,因为那时给隋炀帝的日本国书里有“日出之国的天子”的句子。

但是,从日本国号成立的过程中再进行考证,可能可以得出如下的推论:即最初给出日本国号的并不是日本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地球上无论哪里看太阳都是从东面升起,在日本也是如此。但是,从中国方面看,日本是在日出的东方。那么,中国人问当时来华的日本人哪里来,日本人会指向东方。听到这个回答,中国人会想到日出的地方,而日本人因此也领悟到自己就是来自太阳之本。看上去好像是笔者的极端论,但并不是简单的推测而已。“日出之地”是中国方面的观察,而从西方看来,中国也是“日出之地”。《北史》卷97《西域传》里有“祈愿日出之地的汉中的天子”的文字,是西方波斯人说的中国。再举旁证:古代美索不达尼亚文明中的Orient地名在拉丁语中就是“日出之地”,这是从意大利半岛看到的景象。欧洲(Europe)由来于希腊语黑暗(Erebus)的称呼。因为这是在希腊的西方,即日落处。这样的看法,唐诗中也有。刘长卿的“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中有:遥指来从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东。(全唐诗卷150)齐己的“送僧归日本”中有: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全唐诗卷847)另一方面,日本的《万叶集》卷19也有古代日本的歌人称西方的中国为“日落之地”的描写。就此问题,日本史学者所功写道:有关日本国号的成立,与其说是日本列岛内部产生的想法,不如说是基于日本西面朝鲜或者中国的想法来得自然。这和笔者的想法并不是偶然的一致吧。

如前述《新唐书》中记载,将“倭”改名为“日本”,是因为不喜欢这个“倭”字。但是,即使改称日本后,日本人也并不是讨厌“倭”的旧称。唐宋之后直至近代,日本的大量书籍和物名还是在使用“倭”字,就是对此的证明。比如,织物和文字的倭字,作为书名的《倭玉篇》《倭名类聚抄》。《本朝文萃》中的“倭唐”“倭皇”“倭才”等,屡见不鲜。就这点而言,东亚古代史学者李成市说:8世纪之后,即使开始对外使用“日本”的国号,国书上冠名“日本”,奈良的平安时代的贵族们也并没有很关心这点。圣武天皇在他的宣命书里也没有写“日本国”,而是“倭国”。

解释为矮

但是,进入近代后,日本和中国都开始将“倭”作为“矮”来解释。这个在字典上都找不到的解释,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可能是当时对文学知识的缺乏而产生的误解,或是故意无视本意而进行曲解,也有可能是因为民族矛盾和仇恨下所做出的刻意丑化。如果真的是嘲笑矮个子是“倭”,那么封魏为“亲魏倭王”,难道就是变成形容又矮又像鬼一样的意思吗?三曹作为大文学家,也不会如此无知吧。在现代日语里,“倭”的发音是WA,而“矮”的发音是“WAI”,好像很接近。但就反映了唐宋时代的音韵的《广韵》而言,“倭”是鸟禾切,平声,属于戈韵;“矮”是鸟蟹切,上声,属于蟹韵。两者的声调和韵都完全不相同。现代中文里两者的发音也不相同。

考证结论

由上述的考证可见,最初用“倭”字称呼日本列岛的国家和人民,决无恶意。但如前引用的《新编历史教科书》以及《周刊新潮》中所说的那样:倭国和倭人,从其蔑视的称呼矮小的意味看,已经是国际问题了。我们以前不也是怀着仇恨称呼“鬼畜美英”的吗?像这样对“倭”字长期的误解和缺乏常识,只能看作是挑拨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相互仇恨。如果真的是引起所谓“国际问题”的导火线,那实在是可悲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追究“倭”的本义。

倭的变迁

历史根源

倭字,在历史上被长期指代日本,从最开始的后汉书到之后的唐书都是如此。“倭”一字可能来源于音译;也有人因为“倭”字形近“矮”而认为是因为当时的日本人身高矮小,但从唐书和明史对日本及日本遣唐使的描述来看并非如此。

从元朝后期到明,中国东南沿海发生倭寇入侵的骚乱。这是中国人给“倭”带来了贬义的意味的根本原因。倭寇作为武装的海盗集团,最初是从贸易上的纠纷发展起来的。在南宋时代已经开始了。《宋史》卷491《日本传》中有“倭船的火儿滕太明打死郑作”的记载。此后这个杀人犯滕太明被遣送回日本。可能是这类事件发生的太多了吧,宋朝曾有禁止进入倭船领域的命令。到了元朝后期,《元史》中记载“至正18年以来,倭人屡犯临海的郡县”。

使用影响

但是,正史中将“倭”和“寇”一起使用,是从《明史》开始的。《明史》的“倭寇”中的“寇”字,其实是动词,表示“侵犯”。《明史》中大约有60处用到这个词。大半是像如下的记载:“倭,寇山东临海郡县”(洪武纪卷2),“倭,寇雷州”(洪武纪卷3),“倭,寇福州”(成祖纪卷 6),“倭,寇浙江”(世宗纪卷18),“倭,寇上海”(汤和传卷126),“倭,寇嘉兴”(胡宗宪传205)。照现代的翻译法,倭寇就是“日本侵略”的意思。这里“日本”本身并无恶意,而“侵略”则是指责不正当的行为的意思。但长此以往,进行这类行为的人自然染上了坏人的形象。“倭寇”也终于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意思。《明史》中“倭寇”终于作为名词而被使用,这样从“倭寇”到“倭”,形象渐渐的成为蔑称。又反过来影响了日本人对“倭”的理解。

有关日本历史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我国南北朝时宋国·范晔所著的《后汉书》。

《后汉书。倭传》中说,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书中有汉光武帝刘秀时“汉委倭王”之记载。“倭”是对日人的最早称呼。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正确地 说出“倭”字的原意。

他处的倭

诗经

》中

首先从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找到“倭”字。最早是从《诗经》(公元前11世纪到前476年)的“小雅”“四牡”的“周道倭迟”的诗句中出现。这个“倭迟”是作为无单独意义的连绵词,远远的回绕,并没有贬义。

人名

其次,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倭”也作为人名被使用。鲁宣公的名字就是“倭”。魏晋南北朝时还有“倭坠髻”的发型。“乐府诗集”的“陌上桑”中就有“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的诗句。还有用“倭妥”形容美的词语。明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就有“娉婷倭妥”。就是在晚清大臣中,与洋务派作对的守旧大臣中的头面人物也叫“倭仁”。

地物产名

中国历史上汉语圈以外的地名和物产名也常用“倭”来注音。比如,倭肯河(吉林省宝清县发源),倭西们河(经黑龙江省呼玛县流入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倭赤县,还有倭瓜。

由上可见,“倭”这个字并没有蔑视的含义在内。其实就这点而言,以前的中日双方的辞典(比如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白川静的『字统』等)都明确记载了。当然,辞典里有称呼传说中的丑女“倭傀”的用法,但这是借用了亻旁加“此”,亻旁加隹的用法,还有“倭迟”这个无单独意义的连绵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