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阳王,中国古代王爵。历朝可考西阳王者凡10人。

晋朝

司马羕

司马羕(284年-329年),字延年,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汝南文成王司马亮第三子,晋朝宗室、重臣。

司马羕初封西阳郡公,官拜散骑常侍。其父司马亮被杀时,因年幼幸免。后进封西阳王,历任步兵校尉、侍中、抚军将军、镇军将军等职。

西晋末年,随东海王司马越南渡江南,因支持晋元帝登基,而受到晋元帝、晋明帝尊崇,官至太宰。后来因其弟司马宗意图作乱而被免官。苏峻之乱时,司马羕支持叛乱的苏峻,在叛乱平定后被赐死。时年45岁。

司马录

司马录,晋朝宗室。具体不详。他的玄孙司马珣之过继给司马道生。[1]

南朝

刘子尚

刘子尚(450-465),字孝师,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次子,母为皇后王宪嫄。孝建三年(456),被封为西阳王,并任扬州刺史,时年不过五、六岁。大明五年(461)改封为豫章王,任会稽太守。七年(463)更加号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前废帝刘子业时,让刘子尚任扬州与南徐州两州都督,领尚书令一职。后来被宋太宗刘彧赐死。[2]

萧子明

萧子明,字云光,南齐世祖萧赜第十子也。永明元年,封武昌王。三年,失国玺,改封西阳王。六年,为持节、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军事、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后被齐明帝萧鵉所杀。

萧子文

萧子文(485年-498年3月3日),字云儒,南齐武帝萧赜第十七子,母为庾昭容。武帝永明七年三月甲寅(489年4月26日),封蜀郡王。明帝建武二年九月己丑(495年10月27日),改封西阳王。永泰元年正月丁未(498年3月3日),萧子文被齐明帝萧鸾所杀,时年十四岁。

萧大钧

萧大钧,字仁辅,南梁太宗萧纲第十四子。性厚重,不妄戏弄。年七岁,高祖尝问读何书,对曰“学《诗》”。因命讽诵,音韵清雅,高祖因赐王羲之书一卷。大宝元年,封西阳郡王,邑二千户。出为宣惠将军、丹阳尹。二年,监扬州,将军如故。死于侯景之乱,时年十三。[3]

萧圆正

萧圆正,字明允,南梁武帝萧衍之孙,武陵王萧纪次子。侯景之乱时,萧衍饿死,萧纪在四川自立为帝,封次子萧圆正为西阳王。

陈叔穆

陈叔穆,字子和,高宗陈顼第二十三子也。至德元年,立为西阳王。祯明三年入关,卒于长安。[4]

北齐

徐之才

徐之才,古代医家名。先祖徐熙是南朝丹阳人,人称“东海徐氏”。徐之才是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称徐六,五岁诵孝经,十三岁被召为太学生,后为北朝所俘,官至尚书令,爵至西阳王。撰有《雷公药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等。[5]

徐之范

徐之范,徐之才弟,亦以医闻名于当时。大宁二年(562年)任北齐尚药典御,徐之才死后,他袭封西阳王。隋朝开皇年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