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 所在地,历史作为南豫州、宣州总管府、宣城都督府、宣歙池观察使、宁国军等相当于今省级政府,丹阳郡、宣城郡、宣州、宁国府等相当于今市级政府,爰陵县、宛陵县、宣城县等相当于今县级政府统机构所在地。城垣建筑始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孙权敕诸郡治其城郭,其规模无考。历史上有文字准确记载的始于晋内史桓彝,增于南朝梁,拓宽于隋,新建于南唐,?甓于元、明、清,三次大建,七次维修。

古代史

晋代

晋建武元年(317),西晋未代皇帝司马邺被刘汉皇帝刘聪俘获,西晋灭亡,晋王司马睿在中原氏族和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此时的东晋急需政治上安定、经济上复苏。宣城,陪辅金陵,襟带杭、歙,阻山控江。

当年的宣城郡,管辖着今天宣城市、芜湖市、铜陵市、马鞍山市等大片区域,管理好这片区域等事宜,尤其是控制好境内的长江,即能保障京师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安全。

太守三年(325),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决定委派平定王敦叛乱主帅、散骑常侍、万宁县男,谯国龙亢(今属安徽怀远县)人桓彝(276—328年,宇茂伦)出任宣城太守。此时,战乱后的宣城,一派荒芜的景象,大批流亡的百姓也尚未归来。桓彝到任后,首先是招募流民,开展生产救灾,待民境稍缓,为安全计,依据“度地卜食,体国经野”、“国必依山川”的建城原则,依山为域,枕水为邑,选择了位于水陆交通要冲今城市市区所在地兴筑城垣。

此前,宣城虽然是丹阳郡(公元前109年设置)、宛陵县(公元前206年设置)郡县府衙所在地,由于当时宣城地境属于楚国封地,汉王朝不准兴建城池。“汉高祖六年,令天下郡邑城,时江以南犹为楚之封国(,不得建城池)”。桓彝建造的城池背靠陵阳山,东、南、西充分利用天然河流——宛溪河、句溪河、石涧水(今道叉河)等河流作屏障,城区轮廓大致范围是:东至宣城中学东,西至豆粉巷西,南至今绿宝雅宛一带,北至谢?楼北,总长七里许,时称“子城”(即:今城市轮廓雏形),此为宣城最早的城市建设

宣城辖境之内的安定局面,仅保持两年多的时间,晋咸和二年(327),苏峻叛乱,桓彝奉旨讨伐苏峻。晋咸和三年(328),因兴建的城池不够坚固,不足以防守,桓彝先退守广德,再退守泾县,为苏峻部将韩晃所杀,宣城人纪世和收其遗骸葬在城北东门渡,城内建有桓公祠。

南朝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武帝萧衍下诏“小县令有能,迁大县,大县有能,迁二千石”,东海郯人(今山东郯县)何远因政绩突出,由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县令出任宣城太守。何远至任后“尽心绥理,多著名迹、开途巷、葺墙屋,民居市井,城隍厩库,所构若营家焉”,对破败的城池加以维修、扩建(清·嘉庆《宁国府志》)。

隋唐

隋开皇九年(589),杨坚平毁了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建康周边的宣州、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地位随之提升。宣州“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并凑”,开皇年年间(581―600),王选出任宣州刺史,桓彝所建“子城”已不能满足需要。王选利用“子城”西北方向的土山冈(包括原宣城师范学校、北门老盐业仓库一带)将城池向西北一直拓展到敬亭山附近,向东跨过宛溪河,并在河上建有凤凰桥、济川桥两座浮桥供行人来往,临近宛溪河和句溪河建有4处水门,城池总长30里,是历史上城市建设最大一次拓城工程,俗称“罗城”。

唐朝未年,宣城一带战乱不止。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徐州人秦彦(?-887)占据宣城,上表自请代替窦潏为宣州观察使。

随后,庐州人吴王杨行密(852—905),宣州观察使李遇(?—911)、王茂章,五代时后梁将领王檀等人相继争霸宣州城下,城池尽废。

南唐时期,宣州因地处“陪京之南,制天险之津梁,据三楚之襟带,境环千里,邑聚万民”。后主李煜(961—975年在位)为防止宋太祖赵匡胤南下进攻,令宣州刺史林仁肇(?-973年),再建新城。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二月,林仁肇利用五稼丰登、三农闲隙之际,命令2000兵卒和城中百姓,依地势“肖龟为形,南首北尾”筑新城(即:“乌龟地”传说由来),至建隆四年(963)三月,新筑城垣9里6步,护城河长894丈、宽20丈、深3丈有余,城门楼八所,东曰安定门,西曰太平门,南曰定寇门,北曰宁化门,中曰敌胜万人,东北曰胜敌,西南曰定寇,东南曰齐云,西北曰集英,人们通称其“新城”,习惯称作“乌龟城”。自此,城池规模定局,再未重新扩建,仅对古城垣作部份修葺加固和更易城门名称,千余年来市区轮廓没有较大变更,北宋至清未,先后有过七次大的整修,1949年城区面积3.49平方公里。

宋朝

北宋至元初300多年间,城墙雨水冲刷、战争等自然、人为破坏,特别是受乾道六年(1170)五月和绍熙五年(1194)八月洪水浸泡、受损严重。

元朝

元至正十四(1354年),工部尚书道童,出任江东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巡察至宣城,下令对破败的城墙进行加固维修,将原来的八座城门改建为五座城门,将东边的安定门更名为阳德门(俗称“大东门”),位于今济川桥西,意为接受阳光普射。

东北的胜敌门更名为泰和门(俗称“小东门”),位于今凤凰桥西,意为太平和睦。南边的定寇门更名为薰化门,位于今鳌峰大转盘。薰本意是一种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气,引申为和暖、温和。西边的太平门更名为宝城门,位于今环城西路与中山路交汇处,意为坚固的城郭。北边的宁化门更名为拱极门,位于今大坝塘路与拱极路交汇处,意为拱卫北极之星。

明清

明至清先后五次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增设警铺(驻兵哨所)和敌台等城防设施。

清未民初城池范围:东起东头湾,沿东门大河,经东门大桥、小东门,至鳌峰龙首塔;转向南至锦城路北十字路,沿西门转向北门槐树巷,城墙总长九里十二步,高十丈五,厚三丈。

城区街道,据明嘉靖《宁国府志》记载,城区冠之以名的大小街巷共79条;清嘉庆《宁国府志》记载,城区街巷总数为96条,其中冠之以名的街27条,巷69条;

清末民初,城内有上十字街、下十字街,街巷演变为“九街十八巷”。九街为:迎恩街、奉公街、锦城街、镇前街、元宝街、福星街、木直街、阳德街和西直大街,多为条石路面。十八巷为:孙家巷、瓦碴巷、羊市巷、九曲巷、茶叶巷、豆腐巷、魁星巷、朱衣巷、槐树巷、里仁巷、王家巷、塔影巷、鹿巷、古秀才巷、低巷、姚家巷、王家巷和萱花巷,多为土石路面。

近代史

抗日战争初期,城区遭日机多次狂轰滥炸,东门城外、南门城内被毁为废墟。解放前夕,城区较为完整的有5条道路和以下十字街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路面均为石条铺设。

民国二十六年(1937),城池遭日本飞机轰炸。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4日,宣城第三次陷落,两天后,国民党县长胡钟吾(绩溪人)率地方武装会同国民党驻宣部队再次收复县城。为防止日军再次占据宣城,胡钟吾组织了军民二万五千人划段拆除城墙,同年10月1日,再次动员抗日军民第二次拆城,到年底,城墙被全部拆除。

1957年,宣城县委、县政府组织动员群众在废墟的城墙遗址上,新建“环城公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环城公园的基础上,填平护城河。

现代史

如今古城墙的遗址,在鳌峰龙首塔东南两侧,仍清晰可辨。

2009年,在二营部队后面(状元府对面)发现一段老城墙遗址,砌墙用的古砖,长34cm,宽17cm,高8.5cm,砖上面印刻有“县城宣”、“县泾”、“县德旌”、“县淳高”繁体字以及制砖人的人名。城墙的底脚是用长1.8米、宽0.3米、高0.3米红色花岗岩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