洣水,是湘江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洣水是湘江除耒水、潇水外第3大支流,洣水出口又刚好位于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的下游2公里处有利于通航。洣水水源充足,落差大,水能丰富,洣水最大的支流是210公里长的永乐江。衡东县人民经过多年建设,已实行洣水的梯级分段渠化(筑坝分段疏浚)项目,建有荣桓、甘溪、洋塘等水电站,使衡东县成为全国百个农村电气之一。

干流主要流经炎陵县、茶陵县、攸县、衡东县,于衡东县西部新塘镇南部注入湘江。洣水干流设置有炎陵、茶陵、龙家山、攸县、甘溪等国家基本水文站和雨量观测站网,流域有洮水、酒埠江两座大型水库和青年、龙家山、苏洲坝、桐坝、荣桓、甘溪、洋塘等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洣水因流经炎帝之寝陵而被世人称为“圣水河”。洣水曲折迂回,两岸群峰簇拥,风光旖旎,宛如一幅神奇而美妙的山水画,为历代名人墨客所咏叹。现已开发洣水风光带、洣水漂流、潭江渔村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是国家级水利风区。

中文名

洣水

外文名

The Mishui River

长度

296公里

最大支流

210公里长的永乐江

所属水系

湘江

水电站1

桐坝水电站、荣桓水电站

水电站2

甘溪水电站、洋塘水电站

发源

炎陵县下村乡

经过地

炎陵县、茶陵县、攸县、衡东县

干流概况

历史习惯上,认为洣水发源于湘赣边境罗霄山脉西麓的炎陵县枝山脑天障冲,它的源头有一个山村叫正门里,下经炎陵县平乐乡,于罗浮江村汇合炎陵县龙渣瑶族乡的龙渣河,此段称罗浮江。罗浮江至中村乡深渡村纳吊排寺河后称斜濑水。吊排寺河源于郴州市桂东县八面山,经桂东桃寮,炎陵县五爪坪,红星大桥,龙潭至深渡入斜濑水。吊排寺河河长较罗浮江为长,多以吊排寺河为斜濑水源头。斜濑水经中村乡于船形纳船形河(资兴来水)和澎溪。水量渐弘,斜濑水下游就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安息之地炎帝陵。斜濑水在炎陵县三河镇西台村合河漠水后,一般称为洣水。斜濑水河长82公里,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

河漠水有两条较大的河流。一为策源河,源于炎陵县策源乡洪水江。源头有湖南省最高峰神农峰,又称酃峰。下经上洞,打鸟坳,策源,浆村,于水口镇官仓下合另一条较大的河流水口河(源于炎陵县下村乡田心村曾屋湘赣分界)后,称河漠水。河漠水经木湾,江洲于炎陵县霞阳镇五里牌纳坎坪河,在炎陵县三河镇西台村合斜濑水。河漠水流域面积904平方公里,干流长88公里。因河漠水河长较斜濑水为长,流域面积也更大。

2011年春,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根据河源唯远原则,初定炎陵县策源乡洪水江为洣水的正源。经过在实地的详尽勘测,2011年11月,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河湖普查组综合流域面积和流量因素,确定水口河为洣水正源。2011年12月,河源勘查组沿南源向湘赣交界进发,在海拔1580米处穷尽水源,即测定经纬度座标,确定下村乡田心村大岭背组与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交界山岭鞍部以下之山谷为洣水正源。据此可推断,源头经纬度约为26.25°N,113.99°E。

洣水,是湘江下游支流。源出炎陵县南境八面山,西北流经茶陵县、攸县,在衡东县新塘镇入湘江。全长296公里,流域面积10505平方公里。《水经注》载:“洣水出茶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西。……又西北过攸县南。”洣水经茶陵县从菜花坪镇紫仁桥进入攸县县境,在菜花坪镇李家大屋入衡东县。在攸县境内,洣水干流长29.5公里,包括攸水、浊江、永乐江,全县洣水流域面积为1929.1平方公里。

衡东县城洣水镇东部

洣水上游,水流湍急,河道相对狭窄。入攸县境,坡度降小,纳攸水,水流量增大,江面较宽阔。基于此,攸县县治在五代后梁(907~923)从东北部的网岭镇罗家坪村迁入濒临洣水北岸的今址。攸县县城曾为洣水水运的一个重镇,不仅是攸县,还是茶陵、酃县的物资集散地。上游的小船运载货物在这里过舱到大船上,上游的木竹小排筏在这里集组成大的排筏。到清末和民国时,攸县县城建有谭家、学门前、同仁宫3个水运码头。江中高桅行帆,百舸争流;码头边泊舟篙杆如林,人声鼎沸;江岸上人来车往,货运不歇。

主要支流

名称

流域面积

km

河流长度km

坡降

自然落差m

平均流量m/s

发源地

河口

干流洣水2203116.83505.1资兴垄头上炎陵双江口
1永乐江25722102.2530058.1资兴毛鸡山衡东草市
2攸水12561101.34武功山西麓攸县宋家洲
3甲水13530133103.0永兴垄上永兴龙形市
3新洲11737113522.5安仁桃树垄安仁新屋
展开表格

永乐江:发源于资兴市的彭公庙毛鸡山,是洣水最大的支流,经永兴、安仁于衡东草市流入洣水再汇入湘江,总流域面积2572平方公里,干流长210公里,河床平均比降1.9‰,控制我市资兴、永兴小部分,安仁绝大部分地区,本市集雨面积2535.1平方公里。[1]

水文特征

洣水全长296公里(按长度是湘江除耒水、潇水外第3大支流),水系总流域面积为10305平方公里。从衡东县草市镇江坪村开始流入衡东县境内,在衡东境内全长长达73公里占总长度的1/4,衡东县城也叫洣水镇,流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在衡东县境内分别汇合永乐江等大小17条支流。

根据衡东县甘溪水文二站多年资料分析计算:洣水多年各月平均水位在47~50米之间;多年平均径流量76.0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131公斤/立方米。

衡东县境内建有荣桓、甘溪、洋塘三座河坝,使得河宽200~300米,水流平稳,兼收灌溉、发电之利。河道终年可以通航:杨林以上可通航5~20吨货船;杨林至洋塘可通10~30吨货船;洋塘以下可通5~25吨货船。永乐江是其最大的支流。

多年平均径流量连续最大的4个月(3~6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8.5%,而最小的3个月(7~9月)仅占20%。在上世纪实测的24年中,最大年径流量120.33亿立方米(1970年),大于95亿立方米的有7年,占29.16%,最小的径流量28.39亿立方米(1963年),小于65亿立方米的有9年,占37.54%。

衡东县洣水镇西部

含沙量最大为3.47公斤/立方米,最小为0.003公斤/立方米。全年输沙率以汛期最大。由于水土流失严重,1972年在洣水上游修建的望日岩河坝,到1981年河坝上端平均淤泥1.1米,船闸无法通航,1977年往后5年用挖沙船大规模清淤319.2立方米。

流域概况

洣水风光带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它坐落在洣水河段的下游衡东县,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的炎陵县下村乡,它的源头就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安息之地炎帝陵,也就是中国革命的摇蓝井冈山,所以洣河又有“历史长河”、“红河”的美称。

洣水沿途风光旎旖,景观丰富,有广柑基地白茅洲、灵山胜景、太平寺、晏光庙、秀才看榜、雄师戏金蟾、笔架峰、将军庙、杨山祠、雷溪双月等景点,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曾在太平寺慈氏阁留下游历洣河后的诗句:“青玻璃盆插千岑,江湘水清无古今。何处拭目穷表里?太平飞阁暂登临。朝阳不闻皂盖下,愚溪但见古木阴。谁与洗涤怀古恨?坐有佳客非孤斟!”明末大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对洣河也有详细的旅游记载。清代诗人刘振武有感于灵山风光如画,作诗《灵山揽胜》一首:“七二名峰外,灵山别有天。古楠寒日色,怪石咽流泉,林密藏精舍,云深隐汉仙,夜来钟欲静,风月满川穹。”

洣水漂游从甘溪河坝上游开始,推舟逆流而上直达草市镇,沿河五十里。主要景点有:甘溪河坝、元宝大观、水上街市夏浦、龙岩洞、二龙戏珠、萧家老屋、雄狮戏球、潭江口渔村、秀才看榜、郦道元的郦公钓鱼台、晏光双庙、锡岩仙洞、灵山老庙等20多个景点。

一些美丽的传说为风光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渊远的历史更让人神思遐想、流连忘返。坐在快艇上,那飞溅的浪花,呼啸而过的风声,那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冲锋陷阵的英雄气概。或者邀上亲朋好友,乘坐游船,则有另外一种感受,轻松、惬意。阵阵河风吹过,轻轻一吸,爽透全身,尤其是到了每年的六七月,沿河几十里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处处花团锦簇,时时满河飘香,采一把湘莲籽,喜上眉梢,喝一口洣水,甜透心脾!弃船登陆,岸上纯朴厚道的群众早已是笑脸相迎,来到多情岛,考证一下同根而生的姊妹树,或围抱一下百岁高龄的大枫树,洗一把带甘甜味的清泉脸,或喝一杯香甜的藤茶,大自然的诱惑无法抵挡。游船归来,静坐岸边,把一根钓杆,牵挂一个希望,同样乐在其中。

茶陵县境内的洣水

衡东县旅游局为开发这个项目,已斥资30多万元购进了现代化的游船和快艇,建成了洣水生态漂游、水上飞伞、龙岩洞探险及带参与性的“农家乐”和通宵篝火晚会等精彩纷呈的旅游项。

水利工程

洣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1.69亿立方米。据测算,攸县段洣水水能理论蕴藏量2.9万千瓦。1974年由省、地、县水利水电部门勘测设计,在攸县苏洲紫仁桥兴建苏洲水轮泵电站。当年10月动工,截断洣水干流,1978年7月竣工投运,建成长360米、装有25扇钢质弧形门和9扇水力自控翻板闸门的圬工重力坝。该工程控制流域面积462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约30亿立方米,兼具灌溉和发电功能。装有水轮泵15台,上水扬程净高34.5米,总上水量为5立方米/秒。装有发电机组8台,共2500千瓦,其中5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4台,水轮泵配带125千瓦发电机组4台。农田需水时以抽水为主,需水量少时以发电为主。年平均泵水量1800万立方米左右,灌溉本县菜花坪镇和茶陵县虎踞镇农田4万亩。年平均发电量约1100万千瓦时。1977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来攸县参加全国南方水稻工作会议,在中共湖南省委领导毛致用、王治国陪同下,视察了苏洲水轮泵电站建设工地。1978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谭震林专程回故乡视察农业机械化工作,驱车前往苏洲水轮泵电站,当他看到哗哗的河水送到几十米高的渠道时,笑着说:“不是机械化哪里会让河水走上山呢,现在这里的农民就不怕干旱了!”2009年10月,洣水上的攸县桐坝水电站动工。该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1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66立方米/秒。设计大坝为11孔钢质弧形门,每孔净宽14米,高8米。正常蓄水位为海拔72米,设计发电机组装机3台1.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5723万千瓦时,年通航能力为50万吨。静态投资2.46亿元,2013年10月23日能建成运营。桐坝工程既增强了攸县能源自给能力,又能为县城打造一个水上游乐景区。

洣水在攸县县城中间穿过,县城对洣水一直有城无防。志书记载,洪水曾多次侵淹县城。同治版《攸县志》载:“道光丙戌(1826)六月二十五大雨三日,酃县出蛟,二十七日大水猝至。城内水深七尺,漂没人民数千。衙内仓廒上房,尽行倒塌,冲没田亩农舍甚多。知县夏国琦详报康抚军及藩宪盐道宪,俱来临踏看。复委辰源道前知攸县事蒋绍宗往乡履勘,而夏今竟以劳瘁卒”。进入21世纪,攸县经过前期规划准备,2001年11月动工兴建县城防洪堤,至2008年完成城北保护圈3265米防洪堤建设,至2010年10月又完成了城南防洪堤建设。以防洪堤为依托建成的县城洣江风光带全长2315米,总投资1.2亿元。建有贯穿全境的滨江大道,3米宽的麻石人行道,13168平方米的绿化带,大小广场7处,广场面积3795平方米。铁路桥下广场,内设花池、健身场、观景台。汛期江水滔滔,气势恢宏;放眼远眺,山峰起伏,层林叠嶂,文明古塔,若隐若现。在滨江大道与望岳东路交口处,假山山势峻峭,岩壁裸露,瀑流借势而下,水花四溅,叮咚作响。假山池水中菖蒲茵茵,棱石晶莹。橡胶厂至跃进码头的江堤上,每隔150米建一码头。夏日,人们可下河戏水,游船垂钓,江心撒网。晚间,堤岸上高杆灯照亮河滩,月夜下人们嬉戏纳凉。跃进码头至洣水一桥之间有文化景墙、双龙戏珠墙、康亭、画廊等多处景观。细品文化景墙,攸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皆跃然画中。遥望对岸谭洲,竹茂粮丰,稻菽千重,令人心旷神怡,成为城区一大景观。洣水,在攸县县城更加妩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