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铜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的传统錾铜艺术,用于记录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人物传记等。由于铜器耐氧化,可以上千年不变,所以錾铜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014年11月11日,刻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

中文名

刻铜

外文名

Engraved copper

出土地点

安徽省阜阳市

批准时间

2014年11月11日

遗产编号

Ⅶ-120

定义

刻铜,即直接操刀在非铸造铜器的平面镌刻之工艺。以阴文刻、阳文刻及双钩浅刻为主要造型手法。刻铜艺人在铜面上,以中、切、挑、铲等技法,刻出阴阳、虚实、飞白等效果,借以再现书画神韵。

技法

刻铜技艺非常复杂,对工匠的素养要求特别高。“虽刻犹写”虽然是刻铜的至高境界,但刻工对书画的理解、自身修养、擅长刀法等,都会决定刻铜作品的最终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同一幅书画作品,交由不同的刻工镌刻,其最终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铜刻技术在工艺上吸取了竹木石刻的技法。光是刻法上,就有阴刻、阳刻、深刻、浅刻、麻绳线(表现山石的粗线条)、牛毛线(表现人物须发的细线条)、双钩线(例如空心字的线条)等。其集雕、镂、刻、镶、磨、补(对旧铜器的修补)于一体。刻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和书法功底,还要有精湛的铜刻技艺,融质地、做工、造型、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

艺术形式

刻铜的材质有白铜、黄铜、紫铜,以前二者居多。所刻铜器物有墨盒、镇纸、古钱币、薰香炉、水烟袋、手炉、茶叶盒、文具盒、茶壶、压尺、烟具、铜锁,动物立件等,其中尤以墨盒最为驰名。由于刻铜器物大多为斋房文玩,所刻又多系书画篆印,极富有文人书卷气。刻铜器物又常与历史事件及人物相关,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所以它们已成为人们情有独钟的收藏艺术品。

刻铜

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唐代,宫廷金银器盛行的年代,民间刻铜也已经成为一门非常成熟的技艺,好多失传的技法,以至于明清包括现代科技也无法突破,舞马衔环壶只是其中很简单的一件,

代表人物

刻铜艺术发端于北方,历史上的刻铜名家大都云集北京,这些刻铜名家,他们是书画篆刻造诣颇深的文化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的刻铜艺术以陈寅生、张樾臣与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称刻铜三大家。三人中,陈寅生成就最大,其名麟炳,顺天(今北京市)人,清同冶秀才,通医学,能书善画,首创在墨盒上的刻铜艺术,邓之诚《骨董琐记》说:“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于陈寅生秀才。”陈寅生的刻铜艺术纤细秀丽,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人物都能游刃有余,但其最主要的成就在于书法作品,楷、行、草、篆诸体俱佳,可谓字字珠玑,飞云流畅,其代表作品有楷书“兰亭序”、“出师表”等。由于陈氏盛极一时的声誉,在其身后,有大量赝品出现

主要器物

铜墨盒

铜墨盒的历史并不算悠久,它主要活跃于晚清到民国的近百年时间。虽然有研究者认为,铜墨盒起源较早,在汉代就有了较成熟的块状丸墨出现,也有了墨盒的产生,但至今仍未发现当年铜墨盒的实物遗存。而作为文具和雅玩之用,铜墨盒随着中国近代文物流通、教育普及和便于携带而得以逐渐流行。

铜章

刻铜

起源于十五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皮萨内洛(Pisanello 1395-1455)制作的圆形青铜纪念肖像。大铜章经常被人从钱币学的角度讨论,因为它们和硬币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点。这两者都是圆形的,由金属制造,并在正面有一个肖像,在背面有一个和正面肖像相关的寓言性的或叙述性的场景。通常来说,硬币总是被一个中央政权大量制造并作为交易媒介在社会上流通。而大铜章是没有固有的价值。大铜章被制造的原因有很多种:纪念某个伟人,标志某个著名的事件,纪念某个人的某些重要事件,如诞辰,结婚或死亡。在17世纪以前,大铜章主要还是作为个人的装饰品,附着在衣服上或带在脖子上。作为双面浮雕格式的雕塑,大铜章总是作为有审美和智力价值的物体被人们取得和收藏。

注意事项

大众喜闻乐见的书画内容是刻铜文房的主流。在这类作品中,书画家与刻铜名家、名店的亲手联袂之作,无疑是诸多收藏者梦寐以求的顶尖级藏品。但此类藏品在当时的数量就极少,如今更是物以稀为贵,颇难寻觅。个别收藏者热衷于购藏有名书画家、名刻工、名店铺款识的作品,结果往往是买到一些现代仿品。因此,购藏这类“极品”,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书画修养,明辨刻铜工艺水平的高下。由此看来,刻铜文房的鉴赏也是需要多方面知识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名家、名店之作,在当时也不一定都会署上名字和打上店铺底铭的,故收藏者在选购藏品时千万不要唯名款、底铭是瞻,否则会与佳品失之交臂。

初涉刻铜文房的收藏者,首先不要急于购买藏品,而要“多看少动”。现今市面上关于刻铜文房的出版物已有10来种,建议买来细细研读;同时,网络上的相关知识也是非常丰富的。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