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百灵(学名:Galerida cristata)共有37个亚种,在雀形目中体型略大,体长17-18厘米。具羽冠,冠羽长而窄。上体沙褐而具近黑色纵纹,尾覆羽皮黄色。下体浅皮黄,与云雀区别在侧影显大而羽冠尖,嘴较长且弯,耳羽较少棕色且无白色的后翼缘。升空时作鸣声,不断重复且间杂着颤音。较云雀的鸣声慢、短而清晰。栖息于干燥平原、旷野、半荒漠、沙漠边缘、农耕地及弃耕地。主要以草籽、嫩芽、浆果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甲虫、蚱蜢、蝗虫等。分布于欧洲至中东、非洲、中亚、蒙古、朝鲜及中国。鸟类无危陆生动物杂食性

中文名

凤头百灵

别名

凤头阿鹨儿

外文名

Crested Lark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体征

在雀形目中体型略大,体长17-18厘米。具羽冠,冠羽长而窄。上体沙褐而具近黑色纵纹,尾覆羽皮黄色。

百灵科

动物界

雀形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凤头百灵属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分布区域

分布于欧洲至中东、非洲、中亚、蒙古、朝鲜及中国

拉丁学名

Galerida cristata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亚界

动物亚界

亚纲

鸟亚纲

亚目

雀形亚目

亚科

百灵亚科

亚属

凤头百灵亚属

亚种

37亚种

性情

非繁殖期多结群生活;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无危

凤头百灵

形态特征

凤头百灵

凤头百灵是一种小型鸣禽。身长17-18厘米,翼展29-34厘米,体重35-45克。体型略大的具褐色纵纹的百灵。具羽冠,冠羽长而窄。上体沙褐而具近黑色纵纹,尾覆羽皮黄色。下体浅皮黄,胸口密布近黑色纵纹。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长而下弯。飞行时两翼宽,翼下锈色;尾深褐而两侧黄褐。幼鸟上体密布点斑。与云雀区别在侧影显大而羽冠尖,嘴较长且弯,耳羽较少棕色且无白色的后翼缘。中央一对尾羽浅褐色,最外向侧一对尾羽大部分为皮黄色或棕色,仅内翈羽缘黑褐色。外侧第二对尾羽仅外翈有一宽的棕色羽缘。翅上覆羽浅褐色或沙褐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棕色,内翈基部亦有宽的棕色羽缘。

体型羽色略似麻雀,适应于地栖生活,腿、脚强健有力,后趾具1长而直的爪;跗跖后缘具盾状鳞;喙短而近锥形,适于啄食种子;翅尖而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较长;尾羽中等长度,具浅叉,外侧尾羽常具白色。

虹膜深褐色;鸟喙黄粉色,喙端深色;脚爪偏粉色。

大小量度:体重♂34-50g,♀33-45g;体长♂156-190mm,♀148-182mm;嘴峰♂14-20mm,♀15-19mm;翅♂96-113mm,♀92-113mm;尾♂55-78mm,♀60-74mm;跗蹠♂20-28mm,♀22-30mm。(注:♂雄性;♀雌性)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凤头百灵云雀蒙古百灵
外观

体重-雄性约23~45克,雌性约25~40克约54.2克
分布区域分布于欧洲至中东、非洲、中亚、蒙古、朝鲜及中国中国江西、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青海省、黑龙江省、天津市等地
食性杂食性杂食性杂食性
百灵科百灵科百灵科
展开表格

栖息环境

栖于干燥平原、开阔平原、沿海平原、旷野、半荒漠、沙漠边缘、草地、低山平地、荒地、河边、沙滩、草丛、坟地、荒山坡、农田和及弃耕地。

生活习性

非繁殖期多结群生活;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升空时作清晰的du-ee及笛音ee或uu。鸣声为4~6音节甜美而哀婉的短句。不断重复且间杂着颤音。较云雀的鸣声慢、短而清晰。

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属杂食性。主要食物有禾本科、沙草科、蓼科、茜草科和胡枝子等植物性食物,也吃少量麦粒、豆类等农作物。也捕食昆虫,如甲虫、蚱蜢、蝗虫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国、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里、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尼泊尔、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西班牙、苏丹、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1]

旅鸟:芬兰、列支敦士登、马耳他、塞拉利昂、英国[1]

中国新疆西北部、青海、甘肃、宁夏贺兰山沿黄河、河北南部、内蒙古西部包头。江苏和四川北部等部分地区为冬候鸟。

凤头百灵

生长繁殖

凤头百灵(卵)

营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处,也在种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丛中。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毛发、鸟羽、须根等构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风和太阳的伤害。繁殖期5-7月,营巢于草丛基部的地面上,每窝产卵4-5枚,卵浅褐色或近白色,上密缀褐色细斑。大小约为9-10厘米。两性轮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留巢期11天,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

亚种分化

凤头百灵(37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1.凤头百灵扎伊尔亚种Galerida cristata alexanderi
2.凤头百灵厄立特里亚亚种Galerida cristata altirostris
3.凤头百灵西西里岛亚种Galerida cristata apuliae
4.凤头百灵阿尔及利亚亚种Galerida cristata arenicola
展开表格

保护现状

为中国西北地区留鸟、夏候鸟,迁延时北部地区数量较多。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2]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