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道情戏是山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南中条山一带,汉、唐时已具雏形、宋、金、元以后,受诸宫调的影响,在陕西,山西等地盛行,分东、西两路,流传在永济县东曾家营一带的称西路道情。

中文名

永济道情戏

发源地

山西

艺术风格

道情

来源

汉唐

所属行业

生、旦、净、丑

流行地域

山西、陕西

艺术类型

地方戏曲

使用乐器

竹笛,去阳板、木鱼、四弦、二胡、扬琴等

剧种简介

永济道情

永济道情由来已久,汉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时基本形成雏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济县)的小剧种之一。永济道情词句浅显易懂,曲调优雅柔和,古往今来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道情,源于道教。原是道士云游四方,传播道义时又唱又吟的一种劝化形式,故又称为“道曲”、“悟声”。道教创立于东汉,盛行于隋唐。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逐渐吸收了雅乐、散乐和民间音乐,发展成为“哼哼调”流行各地,又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土语、习惯爱好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

永济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目前在山西永济等地依然很受欢迎。

历史渊源

道情何时传入永济,史无记载。据民间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从道后,常挟渔鼓、简板,游唱各地。据《永济县志》记载,吕是唐时永乐(原属永济)人,曾修道于中条山。据此可证,永济在唐代就有了道教和道情。

经过历代艺人的制造、加工和发展,特别是到宋元时期的诸宫调,对永济道情的成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把原来的“哼哼调”发展成为能够表述故事情由的说唱艺术,逐渐离了道都,广泛流传,成为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

到清代中期,永济道情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不少乡村出现了道情戏班,在说唱技巧和思想内容上都有了充实和发展。在乡间庙会,红白喜事几乎都请道情班演唱。此时,这些道情戏班不仅能说唱历史剧目,而且还能自编自演时人时事的新剧目。

流派划分

永济道情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因区域、语言和道具上的差别,逐渐形成了东、西两路流派。

东路道情以卿头镇曾家营村为代表,包括卿头、王杆、高淮等村,人们把它惯称为曾家营道情。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先后属解县、虞乡等县管辖,艺人又多在运城、安邑、临晋、猗氏一带演出,受蒲州的影响较大。他们伴奏用铜器和鼓板,文武角色均都俱备,唐朝乐器较多,节奏紧凑,给人以高昂、激越之感,用词比较典雅,

西路道情以韩阳为代表,包括辛店、王店、双店、盘底等村,群众又叫它为韩阳道情。这些艺人多在黄河两岸演出,吸收了当地的语言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秦曲、眉户的影响,伴奏以三叉板击拍为主,中音乐器较多,旋律缠绵,幽雅动听,具有抒情情味。永济道情两路流派的相似之处是:都有渔鼓、简板,演出剧本都属代言体,表演形式均属地摊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