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广府民居的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而镬耳状山墙在江南民居中称为“观音兜”。

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一般为砖木结构,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外墙壁均有花鸟、人物图案,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地区。

中文名

镬耳屋

外文名

Wok room

地点

大珠江三角洲、粤西地区

性质

岭南传统广府民居

基本介绍

镬耳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粤西地区,因其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在明清时期的广府民居中,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封火山墙。镬耳屋山墙砌成镬耳状,故称“镬耳屋”。

镬,是古代的一种大铁锅。“镬耳屋”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镬耳的山墙可挡风入巷,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

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唯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明清两代,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都会建造一所镬耳屋以显示其富有与气派。间或也有以蠔壳代替青砖建造的镬耳屋,很有特色,据说冬暖夏凉。如广州市海珠区的黄埔古港和小洲村、广州番禺区的古村落、佛山顺德的古村落就有用蠔壳砌墙的居屋。现存的镬耳建筑群有碧江金楼、黄飞鸿纪念馆、资政大夫祠、锦纶会馆、庐江书院、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大旗头古村、黄埔村、周氏大宗祠、黄埔南湾村、坑贝古村、塱头古村、阮埇村、罗格孔家村、碧江村、大湾古村落、长岐古村、深井古村、九江烟南烟桥村、莘田村、松塘村、武垄村、莘村、黎边村、逢简村、璜溪村、莲塘村、上岳村、大岭村、汶塘古村、古蓬村、楪村、思本村、黎槎村、瓜岭村、雅韶村、岗头村等等。

结构布局

碧江金楼

镬耳屋的内部格局是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的肌理。“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其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三间房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的房屋即为“廊”。“两廊”一般用作厨房或门房。这种廊檐相间的布局,刻意营造虚实相结合的意境,不但较于闭塞自封的北地建筑更显开放,而且还拧开了一道实用的阀门:一方面便于空气流通、消暑散热;另一方面靠着廊庑连接了建筑的骨骼,起到隔绝风雨、遮挡阳光的作用。当然,有的镬耳屋的间数不止如此。开间越多意味着等级越高,这自然与先民的等级观念相关。

建筑文化

资政大夫祠

镬耳屋源起至今无明确的定论。传说明朝时珠江三角洲一带出过一位名叫梁储的帝师,他告老还乡时,依依不舍的皇帝问老师有何要求,梁储奏请皇上准其在家乡建一间仿照皇家建筑式样的房子,用于怀念皇上。鉴于梁储曾为父亲和自已担任过老师,更是耿耿无私的忠臣,皇帝准了梁储的奏请。梁太师于是在家乡建造了这种略似皇宫但又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镬耳大屋。当然这只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而这种古建筑的镬耳确实颇像明朝文官的官帽,因而存载着明代的建筑印记与文化信息。最早是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享受这种镬耳屋,体现出一种激励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堂皇雄伟的建筑也慢慢平民化起来,但也只有大户人家才有条件拥有这样的豪宅,所谓“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这又融合了衣食丰足和独占鳌头的双重涵意。

地处岭南的这种镬耳屋,山墙基本为黑色。这应是取自于五行上的南方属火,而黑色属水,水能克火,借用黑色的水来镇南方之火的意象。从风水上讲,中国山墙分五种,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状。镬耳为金形山墙,金生水,水克火,具镇火作用。常见的镬耳屋脊都有两头翘起、昂首向天的龙船脊,屋顶中间还有站立的风水牛。龙是水天神物,而神牛也具有镇水止雨作用,属水神。

这些广府村落的古老大屋,两侧上高高耸起的封火墙,做成乡村灶头炒菜用的大铁镬耳朵形状,最原始的功用是阻止火势恶化,体现了善良的人文关怀。因为昔日农村,到处禾秆成堆,蔗壳满目,当火势难遏时,风一吹就会祸上他家瓦头。因此大多镬耳屋山墙均用双层砖砌成,内藏空气层,做到对内隔热散气,对外防火避灾,并且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并祸及邻居。

镬耳山墙最直接的功能则是可遮挡太阳直射,减少屋内的闷热。而高高的镬耳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令家居清凉如水。另外,镬耳山墙上的窗户窄窄地高开,既能防盗,又可避免北风直吹,还有避免“散气”、“漏财”的作用。高大的广府镬耳屋,墙头嵌以砖雕,饰以花虫鸟兽,人物传说等彩画,为沉寂的墙壁添上蓬勃的生命气息和艺术活力。这些布满镬耳的屋顶和四周的龙、牛、水草,都具有典型的岭南亲水文化内涵,体现了绵承千年的传统艺术和古老的信仰。

代表性建筑群

广州增城的坑贝古村落

镬耳屋

位于广州增城的坑贝古村落,就是一处典型的广府式镬耳建筑群。村内的古民居建筑均建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建筑群整整有5排10列,呈“井”字形分布,这是广府民居中最有名的棋盘式布局。建筑群中每一个独立房屋的构造基本上相同,都是硬山顶,碌灰筒瓦,镬耳封火山墙。房屋的排与列之间,有用青石板铺就的纵横青云巷,寂静无声地给人以幽深的感觉。坑贝村房屋的建造材料除了青砖,还用红色的砂砾岩石砌成墙裙、装饰门框、雕成石柱,给村子增添了几分气派。

坑贝村始建于明末,当时一位毛姓官吏让两个儿子在此建房居住,两个儿子于是分别选址建房,并在周边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两个相距仅有1.5公里的村落。坑贝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现在也保存比较完好,称为“莲塘”[1]。由于保存完好,除了整齐古朴的镬耳建筑群外,村子还保留着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半月形风水塘,以及仍发挥功能的禾坪、围墙和街前路。仔细观察,整个村落的镬耳屋后排比前排地势略高,纵向的小巷在连通前后的同时,还修筑有一条条排水沟,这样雨水会顺着地势,一直排放到村前的水塘,而不会倒灌进屋子里。

郁南大湾古建筑群

走进云浮市郁南县大湾镇,静静耸立的大湾古建筑群进入视野,以大湾寨(五星村)古建筑最为集中,因从未经过大修大改,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了传统的自然风貌和古代村落布局。大湾古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群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46座,其中古民居大屋27座,祠堂19座,庙宇1座,有14座2被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湾寨村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大湾古建筑群的布局以方块为主,外部封闭,内部以纵横巷道连系,中以天井作间隔方式采光。一般采用纵向三、五、七座排列,逐级升高台基,两侧分别各有一排和两排厢房(两排俗称双登带),有的置有前后小院。横向亦有一座三门,多至首排三座七门,外加围墙、花厅轿厅、后花园等构成。

镬耳屋

建筑群的镬耳变化多样。大屋的前后墙与侧墙建造高大风火山墙(俗称镬耳屋),配饰各种灰塑图案,讲究装饰美观与气势。建筑群的灰塑艺术最具特色。在建筑物脊下、山墙、墀斗均有灰塑,不论深浅浮雕、镂雕均出神入化,题材丰富,有壁画式、图案式,造形百态千姿,画面生动。正门、大厅、以及各厢的墙瓦面下都用白灰批出一条装饰带,用以绘壁画。其檐板、斗拱、雀替、驼峰、屏风、神楼等木雕花板,以及内外石雕、砖雕、柱础、陶瓷塑、栏板、木雕花窗等争奇斗胜,又互相衬托,千姿百态。

佛山市南海区西城村古建筑群

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的西城村六条古老巷子里,也静卧着连片清朝镬耳屋古建筑群。被西城村人称之为“六巷”的地方:包括“荣阳首里”“朱正邸”“家乐里”“青云巷”“居仁里”“悉里”六条古老巷子。其中,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荣阳首里”的青石板小巷里,只见清一色的“镬耳屋”错落有序地分列两旁,是西城村保存比较完整清代石巷。六条巷子中的镬耳屋超过30间,最古老的有300余年历史,不少也有100多年。远观建筑群似大同小异,近观却会发现镬耳的大小形状不一。谁家镬耳大,选材讲究,装饰堂皇,就说明谁家越有财势。镬耳屋内里格局基本为“一厅两房”或“一房两厅”,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阶砖铺地。屋顶镬耳状的瓦片装潢细致入微,清晰可见的瓦中雕刻着花鸟虫鱼,寓意吉祥。就在这里的镬耳屋群,不知出过多少名门望族、巨贾豪绅,文武举人。而这些镬耳屋内,也不知换过多少主人,但门庭依旧,老屋小巷互相辉映,与其他街道的色彩与风格确是大相径庭。

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古建筑群

镬耳屋

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古建筑群,是广府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为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所建。该村为梳式布局,聚族而居,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晒坪、广场、池塘兼备,布局协调,风格统一。建筑群坐西向东,以池塘前后为背景的总体布局,前面开阔,背面封闭。整个村占地约52000平方米,古建筑群面积约14000平方米,前临半亩鱼塘,塘基砌以三石块,突出部分状如壶嘴,塘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许,形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的“文房四宝”齐全的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建筑群均采用硬山顶锅耳式封火山墙,住宅形式为“三间两廊”式。山墙顶为锅耳式封火山墙,下有草尾装饰,入户门为框门,上有门罩,大旗头村每栋住宅的墙裙至少有40公分,且为大石板墙裙,加强了防潮效果。房屋结构为山墙承重。大旗头村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合理,所有屋檐的雨水排到天井小巷,自“渗井”泄入暗渠,经暗渠全部排入水塘。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下水道。

大旗头村中的居民全部姓郑,古建筑群的房堂建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分房过程。随着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神祠堂、家庙,久而久之,就这样形成整齐划一、密集的村落建筑群组。古建筑群中的祠堂、家庙共五座,型制基本相同,分别是:裕礼郑公祠、郑氏宗祠、振威将军家庙、尚书第、建威第。

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住宅结构布局基本相同,都是有着镬耳形封火山墙的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远看整齐肃穆,气势不凡。而流线形的屋冠却又平抹上几分温柔的色彩。漫步于大旗头村,看着轻尘下的雕刻和壁画,听着那些陈年旧事的娓娓道来,仿佛是在听着一首宗族繁衍历史无声的歌。

阳山大禾岗学发公祠

镬耳屋

民国时期,海外侨胞受到西方潮流的影响,融合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创建了具有中西风格的镬耳洋楼。如位于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的大禾岗学发公祠,是上世纪30年代富商朱海均所建。朱海均,(1875~1951),七拱朱屋排人。少时耕田为生,民国初期到南洋打工。后来,开采锡矿,投资经商,遂成巨富。于是,返乡修建学发公祠等。曾捐献白银三万两,支持祖国抗战。学发公祠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宏伟建筑。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有182间房屋。末代榜眼朱汝珍亲临参观,“见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其门与厅有民国政要陈济棠、余汉谋、李汉魂等题赠匾联。

始建于1932年的学发公祠,主体分二大块:前半部是以宗祠为中心的客家围屋,后半部为三幢连体、镬耳屋顶的四层洋楼,以及左、右各一座未盖屋顶、四层钢筋水泥结构炮楼。主楼上有盖桁角和封火墙,既有岭南传统祠堂建筑肃穆端庄、规整有序的特点,又带有鲜明西方艺术特征。该楼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现代西方建筑技术,原材料多是从香港、英国进口的红毛泥(水泥)、钢筋、钢管、地砖、花窗、坤甸木等。主体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东、西幢楼板预留空位,准备建造电梯。幢与幢之间设有天井,便于采光通风。两侧建有蓄水池,以供日常用水,兼防火灾。四层的房顶上架桁桷,盖以琉璃瓦,屋脊饰以龙船嵴,两端砌起镶嵌琉璃瓦的镬耳山墙。

学发公祠主楼的廊、柱、顶、窗、门大量使用了西方建筑样式,房屋门楣、窗楣的壁画或泥塑的图案、花纹明显吸收了西方建筑艺术的图案,每层楼都设左右两个回廊天井并采用绿陶瓷作围栏,木阁楼板上铺设花阶砖,充满着浓郁的西洋风情。楼顶还设有平台,中路平台顶部的装饰图案又有伊斯兰建筑的神韵,十分精美独特。

镬耳屋的故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在佛山丹灶西城村六条古老巷子里,藏着连片清朝镬耳屋古建筑群。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是丹灶新农村规划中重点突出的一部分。昨日,记者来到这片古建筑最密集的地区——西城村六巷街,一睹其风采。

徜徉六巷细品“镬耳”

晨光初现,徜徉在西城这条小村里,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镬耳屋顶、水磨砖墙,木雕屏风,麻石板路……村前老井旁几位阿姨拿着衣服在洗涮,一切显得古朴而幽静。

这里便是被西城村人称之为六巷的地方,六巷是六条古老巷子的统称——“荣阳首里”、“朱正邸”、“家乐里”、“青云巷”、“居仁里”、“悉里”。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荣阳首里“青石板小巷里,伴随着久经风霜的循上石阶,清一色的“镬耳屋”错落有致,分列两旁。据专家介绍,这里是西城村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石巷。村中年近六旬的文叔告诉记者,六条巷子中的镬耳屋超过30间,不少已有100多年历史,最古老的甚至有300余年。

站在“荣阳首里”巷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瓦顶的龙船脊和“镬耳”,上面不仅装饰了花草虫鱼等寓意吉祥的图案,而且两边用青砖垒起的“镬耳风火墙”,亦比一般瓦屋墙坚固许多。文叔领着记者走进屋内,抚摸着残旧却异常坚固的墙身告诉记者:“风火墙既可遮蔽斜射阳光,又可用来挡风挡火。”

行走青砖石板之间,细细品味每一间老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红彤彤的对联。在一间有着200余年历史的镬耳屋前,“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的一纸崭新吉祥对联引得记者驻足细看,对联句句祝福,透着淳朴。而中间秀气的木门,门楣上装饰着花草灰雕、木雕,还有各项虫鱼、故事壁画,以及唐诗、宋词为内容的书法,与对联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和谐地融洽在一起。

走进数间“尘封”已旧的大屋,内里格局基本为“一厅两房”,部分是“一房两厅”,且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阶砖铺地,白石围井,处处无不透着南方人的灵巧与细致,历经百年沧桑,依旧屹立不倒。

细致“镬耳”身份象征

在西城村,在六条古巷,看到的大大小小十间镬耳屋的远观似大同小异,但近观却发现,镬耳大小形状不一,古屋间其实也有身份之别。

文叔自豪介绍,这种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有“独占鳌头”之意,只有有功名的村人才能采用,多年过去了,巷子里不知出过多少名门望族、巨贾豪绅,而这些镬耳屋,也不知换过多少主人,但门庭依旧,老屋小巷相辉映,与其他街道的色彩与氛围大相径庭。

来到昔日的“大户人家”屋中,屋顶镬耳状的瓦片装潢细致入微,清晰可见的瓦中雕刻,花鸟虫鱼,寓意吉祥。“谁家镬耳大,选材讲究,装饰堂皇,谁家就越有财势。”文叔笑说。

“两边潘,中间游,饱饭叹风流!”这是西城村六巷流传百年的戏说,据文叔介绍,由于六巷主要以潘姓及游姓村人为主,而在清朝时期,镬耳屋在岭南当地盛极一时,这句民间戏言,充分反映了当地村民年间收获后,徜徉古屋,邻里和睦的欣荣场面。

传统“镬耳”期待保护

据悉,文叔最近正忙于修编族谱,他表示,昔日就在这里的镬耳屋群,出过不少文武举人。清朝咸丰年间,人口鼎盛,不少乡亲在外发迹后,都回到家乡大兴土木,如今看到的镬耳屋便是其中一部分。

然而,踱至六巷走道石阶处,他指着眼前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无奈说道,这里也曾是镬耳屋群,但由于保护不周等原因,不是被拆,就是遭到自然灾害破坏,如今已经荒废。他强调,现在住在老屋的村民越来越少,曾经繁华一时的六巷,由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人选择了迁居市区,如今村里仍然有100多人坚守着这片古屋。留守的村民,眼看镬耳屋日渐凋零破败,心里急切盼望着相关部门能制定相关措施,好好保存这些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