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县独有的古老的传统戏剧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又称“线腔戏”,俗称“线胡胡戏”。1957年后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

中文名

合阳线戏

别名

线胡胡戏

代表人物

王武汉

代表作品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流行地域

渭南合阳一带

发源地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

来源

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

所属行业

传统戏剧

文化价值

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戏剧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的一部分。

又称

线腔戏.

定义

合阳线戏,又称"线腔戏",俗称"线胡胡戏"。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来报子",有"郭秃"遗痕,因而它历史悠久。合阳线戏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无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线5至7根(头3,手2,腰1),特殊需要加至13根,线长约1米(名为"低线");七十年代后舞台更新,艺人在高空操作,"高线"出现。艺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提、拨、勾、挑、扭、抢、闪、摇八种技法,使偶人几乎可以做出各种生活与舞蹈动作,神态逼真。早期舞台约15尺见方,木柱支撑,布幔相围,两侧上下场。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来逡巡,莫不应节,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起源

线戏渊源,十分久远,现在一般认为“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

起源时期

唐代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傀儡子》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于机关,舞于郫间。阏氏望,谓是生人,虑其城下,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已故合阳线戏艺人雷清云早年回忆说,合阳线戏代代相传,曾为汉王立过大功。当年匈奴攻代国,汉王被困平城。

代王知道西河(合阳古称“西河”)有线戏,告知陈平。陈平命工匠仿制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于城楼。匈奴王之妻望见,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后匈奴王纳汉家女,遂网开一面,放走汉王。后来代王喜弃国.被赦为合阳侯。代王喜即汉王之兄刘仲,据《合阳县全志》载,刘仲城在今坊镇东北五里。《合阳新志资料》载,刘仲城在坊镇东北五里和阳村。艺人的传说与史书记载基本吻合。

兴盛时期

《大业拾遗》记有:“隋炀帝使黄兖造木人二尺许,衣以绮罗,饰以金碧,能运用自如。”这记载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形象及尺寸几无二致。即就是演出形式,唐·杜佑《笔麈》中的记载也和今天十分相同:“傀儡子,汉末使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好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帏帐之上(外)。”

悬丝傀儡即提线木偶的古称,“帏帐”在合阳线胡戏中称为“亮子”。表演时艺人站于亮子后面,手提木偶出于亮子之外。《通典》说唐代已把线戏列入歌舞类。《明皇实录》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说为梁皇所作)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诗中虽未明指即合阳线胡戏,但“刻木牵丝”的结构,“鸡皮鹤发”的外形已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造型完全一样,也说明在唐代线戏已十分流行了。

鼎盛时期

到了明末,合阳举人李灌(向若)与线戏艺人过从甚密,对线戏的唱腔、音乐、服饰、剧目及偶人造型作过较大的改革,使之更趋完整化、戏曲化,曾随商帮到过苏、扬二州演出。清代乾隆之后,是合阳线戏的鼎盛时期,至光绪年间,单是合阳境内就有线戏班社七十余个。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再次往苏扬两州及北京演出。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黑池的王玉润线戏班曾往甘肃、河南、山西等省演出。

传承发展

文/图记者雷县鸿见习记者延婧实习生张鑫

东府合阳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其中“看线”的“线”是什么呢?“线”就是在合阳流传了2000多年的古老剧种——线戏,但如今,这一带有浓厚文化韵味的剧种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5月19日,记者赶到合阳,耳闻目睹均是合阳线戏面临的重重危机。

线戏在困境中挣扎

合阳线腔木偶剧团在合阳县城的一个窄巷,如果不是门口挂了个剧团的牌子,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大门破旧的院子就是线腔剧团的所在地。团长王红民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排练厅是前几年才盖起来的,由于没有经费,很长时间都没有用了,记者看到,在所谓的排练厅的大门上,挂着一个歌舞厅的牌子。难以想像,在这样一个地方,线戏会得到有效保护和长足发展。

据了解,合阳的线戏能保存至今是很难得的,上世纪80年代我国做过一次调查,全国的线偶戏还有十几家,而现在仅剩下两家,一个是福建泉州的线偶戏,一个就是合阳的线戏。但是对于这个古老的稀有剧种的保护,政府部门的重视还是不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政府对保护线戏这种文化遗产的投入不足,人员工资只够吃饭,而创作经费、制作经费、研究经费和培训经费几乎为零。

没有新鲜花样,跟不上时代潮流,看线戏的人少了,学线戏演线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合阳线腔木偶剧团目前在职的16人全部是演员,剧本创作、音乐、偶人制作则根本就没有人做。

多年从事合阳民间文化收集和整理的史耀增先生告诉记者,傀儡戏主要就有三种,一种叫杖头戏,就是用木棍举着木偶表演,绝大部分傀儡戏都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一种叫布袋戏,是用人手掌控布偶的;还有就是线戏了,而线偶戏是最难掌握的一种。线戏本身是很好很吸引人的,以前在各种演出中都有过强烈反响,当年《周仁回府》在西安演出时,只有7、8分钟的时间,热烈的鼓掌就不下10余次,但是没有再创新的合阳线戏渐渐地失去了市场。

独具风韵的线戏

合阳线戏自成一家。它与流传较广的杖头木偶、布带木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部是靠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控木偶完成的。因此,提线木偶在木偶戏表演中是难度最大的一种。

其次,它的木偶造型与隋唐的雕塑艺术一脉相承。木偶头天庭宽阔,下颚丰腴,眉目修长,尤其是旦角头部造型,鼻头圆浑如胆,嘴唇小巧玲珑,唇边漫着笑意,曼柔秀丽,楚楚动人。

另外,合阳线戏的唱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合阳人称之为线腔,线腔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悲怆苍凉而不失激情,委婉细腻而不失刚烈,颇具秦人秦地的风采和特点。

线戏的表演方法主要就是提线。表演时,在戏台上搭一高约1.2米的长板台,前边用布帐围起,表演时,演员站在布帐后的木台上,手提木偶在帐前表演。

提偶的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分为五到十根不等,旦角线最多,除了头、耳、手、腰、脚之外,还有腹及肘、膝等关节处的加线,算下来有十七八根之多,最长的线有三四米,操作难度非常大。表演时,表演者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悬控通常高80厘米-90厘米,重3.5公斤-5公斤的偶人做出走、跑、跳、坐、骑马、坐轿、舞枪弄棒、腾空驾雾、抡水袖、踢纱帽、闪官翅等难易不等的复杂动作,赋予木偶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如旦角的“杨柳腰、步步俏”等。

合阳线戏艺人都是由农民组成,这些“半农半戏”的农民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搭台唱戏,所以他们的地位并不像传统意识中的“戏子”一样身份卑微,他们都是进得祠堂的农民艺人,在过去的老照片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表演时身穿长袍的身影。

线腔的剧目是十分丰富的,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最受欢迎的是“三箱二楼双钗”等。“三箱”指的是《百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就是《谪仙楼》和《鸳鸯楼》,“双钗”是《金碗钗》和《双凤钗》。还有一部分艺人们即兴创作的线腔小戏,俗称“梢戏”。语言通俗上口,生活气息极浓。

小戏登过大雅之堂

线戏的渊源十分久远。一般说法是“起于汉而兴于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地线腔老艺人党生坤早年回忆说:合阳线戏世代相传,曾为汉王(汉高祖刘邦)立过大功。而在1979年出土的文物中,也发现了汉代的提线木偶。据专家考证,合阳的提线木偶是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早的。

“线戏在清末民初的时候还十分流行”,文化馆的副研究馆员史耀增先生说,“那时合阳县就有20多个大的社演线戏,而且几乎村村有自己的班社,有的人有了钱,就为乡亲们出钱买戏偶组戏班,乡民们都爱看戏”。

1949年以后线戏得到了新的发展。1952年由合阳县线戏艺人魏天才、王忠绪等人发起成立了“合阳县晨光线戏社”,也就是现在的“合阳线腔木偶剧团”的前身。它是由县文化局领导的,在民间社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体性质专业艺术团体。

1955年,晨光线戏社以《打金枝》、《周仁回府》两出折子戏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大会”,在首都曲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担任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的著名评论家朱丹团长在《戏剧报》发表了题为《木偶戏皮影戏的发展情况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热情赞扬“木偶戏《打金枝》中公主的表情活画了一个娇媚人性的闺阁千金”,“合阳线戏的曲调在西北一带是很有特色的音乐,称为‘线吼调’,具有一种悲壮激昂的情感”。1956年,又参加了陕西省同一性质的演出,演出传统戏剧《白汗衫》,荣获一等奖。

1986年,法国电视一台记者专程到合阳拍摄了16毫米影片,带往法国播放,使合阳线戏首次进入国际文化交流的行列。1989年金秋,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带着《秃子闹房》等四出折子戏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的演出,又一次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荣获纪念金奖。

救治线戏需要创新良药

在合阳,记者曾经算过一笔账:眼下正式演出一场线戏平均下来只有三四百元,剧团人员的工资每月在100元到400元之间,演出收入少,很多线戏演员都转行做其他事了,年轻人也少有学艺的,剧团里的人员年龄已经出现了断层。

记者在合阳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线戏自古以来都是以师徒口头相传的形式传承,现在这种师徒学艺的传授方式已经不再,加之现在线戏市场不好,人才成了大问题。王团长告诉记者,现在团里的演员大多都是三四十岁往上的,惟一一名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也由于收入不如意,不想再从事线戏演出,正申请要走呢。现在还在坚持表演的演员很多都出自线戏世家,而现在这种情况也将不复存在,加紧开办专业的线戏培训学校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线戏如果再找不到继承人延续下去,这个古老的剧种,过不了多久就要失传了!

目前,线偶剧团在合阳处女泉景区搭了一个舞台,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向游客进行表演。

史老先生建议说,线戏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边不能放弃传统,一边要进行革新,可以精简语言,增强动作的表演。剧团曾经尝试过将小学生课本里的课文改编成剧,受到了学生观众的欢迎,这就是创新的成果,要把这种革新精神继续下去,从领导到演员都要转变观念,才能发展线戏,弘扬文化。

面对合阳线戏现在从创作、音乐、偶人制作到后备人才都严重缺乏的现状,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合阳线戏的已退休陕西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黄笙闻告诉记者,合阳线戏是最能代表关中文化的宝贵遗产,保存下来的提线技巧、唱腔、剧本、音乐等是经过2000多年几十代人的心血凝聚而成的,如今走到这步田地,实在让人痛心。现在是要发展经济,但精神文化不能丢,尤其是线戏这样的特殊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合阳线戏应体现自己的特点,在保留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勇于创新。黄研究员建言,合阳线戏一定要体现自身的特色,制造有陕西独特风格的木偶形象,独树一帜。其次是抓紧培养后继人才。第三就是在剧本创作、音乐制作等方面加紧创新,培育线戏市场,特别是年轻人的市场。

如今前往合阳,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正宗的踅面品尝一番,而线戏除了村庄过会演出外,几乎就没有正式的演出,这种古老的剧种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而记者的想法是,即便作为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化石,我们也应该好好保存。否则,我们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会变得苍白,我们也会愧对后人的。

表演形式

边敲边唱,边演边唱。

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仅以近现代为例,坐鼓板怀说戏的有王武汉(艺名“六八儿”)、杜进虎、颜喜牢(红眼娃)、王玉润、雷振南、马东训(一窝鳖)、王孝前(十三娃)、李银选(狼咬儿)等。他们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每个人都能说五六十本戏,最多的可以说到一百多本:虽然已去世多年,仍为群众所津津乐道。“说戏的”责任重大,一本戏中的生、旦戏由他一人包干,讲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线腔戏的唱腔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只以铮子打节奏,听起来悦耳动听。合阳人看提线木偶戏主要是“听”,所以许多人于脆背对戏台,一饱耳福。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却又有浓厚的木偶特色。可以自然地作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单双闪官翅等特技动作。

线

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来报子”,有“郭秃”遗痕,因而它历史悠久。合阳线戏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无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线5至7根(头3,手2,腰1),特殊需要加至13根,线长约1米(名为“低线”);七十年代后舞台更新,艺人在高空操作,“高线”出现。艺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提、拨、勾、挑、扭、抢、闪、摇八种技法,使偶人几乎可以做出各种生活与舞蹈动作,神态逼真。早期舞台约15尺见方,木柱支撑,布幔相围,两侧上下场。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来逡巡,莫不应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特点

它的音乐、唱腔、道白、偶人造型及舞台艺术都别具一格。

传统剧目

末清初的戏曲家李灌,曾对合阳线戏的木偶结构、造型、唱腔进行大胆改革,并专门为其撰写剧本。王武汗、“六六子”、党文辉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艺人。新锐王红民、肖望峰等,创作了端椅子、写奏章、闪扁担等不少高难动作,屡获褒奖。

线腔传统剧目颇丰,大致分为爱情戏、历史戏、公案戏三类,约500余种,向有“十二鸳鸯”、“十二龙凤”、“二十四卷”、“七十二图”之说,常演《西厢记》、《谪仙楼》、《金琬钗》等脍炙人口的精彩剧目,本戏后还加演诙谐幽默的折子戏。

合阳木偶,造型古朴,唱腔激越,具三秦大地慷慨悲壮之风,至今光彩依旧。

线腔的剧目是十分丰富的,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最受欢迎的是"三箱二楼双钗"等。"三箱"指的是《百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就是《谪仙楼》和《鸳鸯楼》,"双钗"是《金碗钗》和《双凤钗》。还有一部分艺人们即兴创作的线腔小戏,俗称"梢戏"。语言通俗上口,生活气息极浓。 1986年,法国电视一台记者专程到合阳拍摄了16毫米影片,带往法国播放,使合阳线戏首次进入国际文化交流的行列。1989年金秋,合阳县线腔木偶剧团带着《秃子闹房》等四出折子戏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的演出,又一次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荣获纪念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