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陕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之一。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公腔,阿宫腔唱腔委婉曲折,颇有南戏之韵。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

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 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演出的剧目有《范雎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与原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艺人们称为“遏工”。至清同治、光绪年间,又相继出现许多皮影班社及名艺人,演出剧目主要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艘孤》、《清河桥》等。

中文名

阿宫腔

地点

陕西省富平县

领域

戏曲艺术

别名

北路秦腔,遏公腔

历史

1940年前后,由于政治混论,加之连年遭灾,阿宫腔戏班相继解散,仅有段天焕一个戏班艰难地挣扎到解放。

阿宫腔

新中国成立后,富平县人民政府为抢救阿宫腔剧种,组织以段天焕为首的老艺人成 立民乐皮影戏社,积极进行演出活动。1958年又将富平县三团改为富平县阿宫剧团,创作、改编、演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瓶赠金》、《女巡按》、《锦香亭》、《王魁负义》、《四贤册》、《白蛇传》、《翰墨缘》、《金鳞记》等传统戏及《鸡毛信》、《雷锋》、《红石钟声》、《八一风暴》、《三姑娘》、《两家亲》等现代戏。并于1961年赴京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戏剧专家及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富平县阿宫剧团在改革中,注意保留了阿宫腔音乐的特点,坚持突出二股弦、月琴、继承和发扬唱腔音乐典雅细腻、婉转悠扬和“噫”“咽”拖音,也吸收了碗碗腔、弦板腔、迷糊、秦腔、豫剧音乐之所长,更加丰富了阿宫腔。1960年以后在表演形式革新的同时,对唱腔也进行了改革,突破了阿宫腔皮影戏小戏一人演唱的说繁简唱、唱段多为四六句的局限,使之根据剧情的发展,有了满足群众欣赏要求的大板唱腔。在表演上发展了喜剧、武打,克服了初演时只演文戏、苦戏的单调缺陷。音乐上增加了扬琴、二胡、中胡、大提琴、小提琴、长号、圆

号,扩大了音响效果。作曲手法上丰富了色彩,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移植了喜剧《姊妹易嫁》、改编了文武带打的《白蛇传》、《金鳞记》,由于“剑出鞘”‘踢打出手”和一些武打技巧的加入,博得了观众的好评。《金》剧的武打获得了1981年渭南地区集体奖。1960年阿宫腔剧团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汇演大会”。1961年又赴北京汇报演出,并巡回西北各省及内蒙、山西,山东等地演出,均受欢迎,被誉为“老树逢春开新花”。《两家亲》参加陕西省1983年创作剧目展览演出,被省文化厅推荐为参加1984年全国现代题材戏剧观摩演出预选剧目。 《三姑娘》参加了1987年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获得了头名金牌和各项大奖,并参加了9月在兰州举行的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获得荣誉奖杯。 《四季歌》于1992年7月赴山东淄博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剧目创作奖等7项大奖。现在富平县阿宫腔剧团既演阿宫戏又演秦腔,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全演阿宫戏。阿宫腔自搬大舞台后,先后培养出党碧侠、权三民、傅新元、刘宝琴、李珍珠、高爱玲、赵云侠、周正中、雷天民及宋彩萍、暴建玲、李玉玲、刘立萍、王会利、唐小莉、杨小莉、郭民荣、冯碧茹、傅全冬等优秀演员。

起源

阿宫腔是由秦时宫廷乐舞衍变而来,因阿房宫而得其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秦时宫内乐舞的情况,史册多有记述,《史记秦本纪》、《太平御览》多有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奢谣不治《琴苑要录》中写道:秦征天下美女以充后宫奶纵酒离宦,作戏忧倡。宫女侍者千人,又征伐数十万士卒囚徒修建阿房宫。据史料记载:“阿房宫东西三里,南北五里,庭下可受十万人,车形酒,马行炙,千人唱,万人合” 《三辅归事》还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又二十厦建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 《史记秦皇本纪》乐舞曲牌见于史料有三百余种,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放弃“诗”“书”极言声色,大政美女入宫玩乐。据传女乐们的脂粉流入渭河,使河水为之改色。不久项羽就有东南杀来,攻入咸阳,火烧宫殿大伙三月不熄,秦之臣民集众乐工遂作鸟散,流入咸阳以西者众多。秦宫乐舞就在当地繁衍开来。由于此中曲调来自皇宫而当时诸多宫室中阿房宫又最负盛名,人们就称之为阿宫腔了 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变,阿宫腔调遍及兴平,泾阳,三原,临潼,富平等地。有资料可查的是皆以皮影戏作为传承方式,所用的皮影人都是西路样式。1929年-1932年关中发生大旱灾,饿死百姓难以计数,脸带出了恶性传染病,严重的摧残了关中的经济文化。灾年过后,阿宫腔仅留富平险段天焕一脉承传,据此可以说富平县是当代阿宫腔的发祥之地。

阿宫腔的音乐由宫廷音乐衍化而生,曲牌多达400余支,在全国戏剧艺术中独领风骚,好多场面都有专用曲牌,如网出场用《朝天子》番王用《石榴花》玉皇用《一炷香》佛用《佛安咒》等。铜器采用也因人物性格不同而不同,它的板路中有一种“双代板”在代板种添有梆子,别的剧种很少用。其代表曲牌《十样景》又十多支曲牌合奏而成,开场必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剧目

阿宫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六百余本。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 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取材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抨击忘恩负义与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官戏,如《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取材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

角色

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同时,在表演上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板式

阿宫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声腔分欢音与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因表达悲伤、凄楚、怀念、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宫腔腔调,惟净角揉入眉户某些曲调;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宫细腻、婉转、刚柔并济的特点。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叠腔]、[三不齐]和单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迁仙客]、[春宴开]、[点绛唇]等。伴奏乐器以板胡替代原二股弦领奏,增加了音响效果;武场面以梆子击节,配以鼓板、牙子、小锣、绕钹、大号等。

阿房宫

两千多年以前,秦始皇当上皇帝后,便为自己重新修建了当时所能想象的最富丽堂皇、美艳无比的新宫,这就是阿房宫。

阿宫腔

虽然阿房宫还没有彻底完工,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在楚霸王项羽的一把大火下化为灰烬,但是阿房宫的美却成为历代骚人墨客追

古惜今,千年咏唱的话题。在秦地关中,关于阿房宫这一美丽宫殿的传说早已浸入这块黄土地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阿房”,在咸阳方言中念“窝邦”(wobang),“窝邦”就是“那边”的意思,对于秦代咸阳都城的人来说,这是一座没有完工、也就没有名字的宫殿,他们把河对岸的这座新宫叫“那边的宫”,因为没有正式的名字,所以一直“窝邦”、“窝邦”叫着,直到现在,陕西关中的方言中,仍把“那边的”叫“窝邦”。

另外,“阿”(wo)在陕西关中方言中有“美”、“舒服”的意思,所以阿房宫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最美,最舒服的宫殿。据说这也是秦代的口头语,陕西方言中还把“舒服极了”、“美极了”叫“阿(wo)也”。做什么舒心畅快,他们会说“阿也的很”。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当时的阿房宫是多么豪华。

在陕西,至今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阿宫腔。据说,秦朝末年,项羽攻入咸阳,火烧阿房宫。宫里的内侍、宫女及舞乐歌女有一部分逃出阿房宫,流落民间。他们把阿房宫里一种清雅俊丽、委婉细腻的歌舞演唱带到民间,并且传播开来,慢慢形成一种新的民间曲调,这种调式被人们称为“阿宫腔”。

阿宫腔尤其以女声最为动听,在唱腔上有明显的拖腔,就是在演唱时经常有“那意呀唉”,据说,这“那意呀唉”是当时秦时宫女的语言习惯。这种习惯一直被阿宫腔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艺术所沿用。

皮影剧团

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其前身为“焕子娃皮影班”,该班系段天焕老艺人于1920年约富平的赵志奎、朱彦发,礼泉的安四、赵积福等人建立的。段为领班人,屡经坎坷,一直于渭北、关中东部各地乡村城镇坚持演出。1928年以后,饥谨、瘟疫相继而来,皮影戏班被迫解散。几年后,段天焕召集起旧班子在各地演出,勉强糊口。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拉夫派丁、苛捐杂税、敌机空袭

,使广大农村一片慌乱萧条。西安及各县的大戏班纷纷四出,走乡串镇,对皮影、木偶小戏连压带挤,等于断绝了生路。解放后,阿宫腔被列为珍稀剧种,1952年,县政府批准了段的皮影社为职业性的重点班社,任命段天焕为社长,更名为“民乐皮影社”,演职员有程应文,支树魁、党兆信、赵志奎。1953年又改名为“富平县群乐皮影社” ,1955年,招收段明侠为学徒,聘请任喜德帮挡,秋季又招收王开文为学徒。

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观表》、《剪梅鹿》 、《三宵坐洞》获演出一等奖,段天焕、党兆信、支树魁分别获个人一、二、三等奖。汇演期间,同行们争相学习“群乐皮影社”演出的《拉马》中的烟火技巧,省广播电台也为该社演出的《寒宫认母》和《王由挂画》进行了录音。段天焕被选进了主席团,阿宫腔的艺术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1957年,县政府批准皮影社为集体所有制专业皮影社,并改名为富平县皮影剧团,随后,又招收了学员王立胜、惠东新、徐东海、邢忠友。

阿宫腔皮影

1959年初,富平县并入铜川市,该团又改名为“铜川市阿宫腔皮影剧团” 。

1960年剧作家田汉来铜川,观看了该团演出的《观表》 。 1961年9月,恢复富平县制,剧团又改名为“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 。以后试排了现代剧《三世仇》,在1961年赴京演出时,该团段天焕在国务院小礼堂里,为中央领导人演出了阿宫腔皮影戏《穰侯搜车》和《淮河营》等剧目,得到了赞赏。

1974年,参加地区皮影汇演,节目为《红灯记》中的“痛说家史”、“斗鸠山”与《龙江颂》中的“后山访旱”,省电台进行了录音并且播放。

1975年,参加省皮影、木偶选拔演出,节目为《常青指路》、 《情深似海》 、《闸上风云》 。后同华县、礼泉组成陕西省皮影、木偶演出团赴京参加全国皮影、木偶汇演,演出了《情深似海》,颇受好评。

1976年,进行了皮影改革,聘请华县魏致全刻制了大影人,试用了消影灯光,试制了机关布景和道具,县文教局助其并购置了运输工具等。

1980年,段天焕老艺人完成了37部阿宫腔传统剧的录音,1982年段天焕老艺人留下“祝阿宫腔永传”的遗言后不幸去世。目前,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阿宫腔和秦腔兼演,活跃在全县的村村镇镇,阿宫腔这一珍稀的艺术奇葩,正在不断地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阿宫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富平县阿宫腔剧团获得“阿宫腔”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