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花鼓戏是我国368个剧种之一,俗称花鼓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文名

远安花鼓戏

别名

花鼓子

外文名

Yuan'an huaguxi

申报地区

远安县

所属地区

湖北 · 宜昌 · 远安县

遗产级别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

2007年

遗产编号

Ⅳ-23

历史渊源

远安花鼓史在旧县志及其他资料中没有记载。据老艺人贾春玉(生于1886年)讲:远安花鼓到解放前夕已师传六代,他是第四代艺人,从师梁则官,梁的上一代师傅是杨泽福,再上一辈的师傅,即最初的艺人,他不知其名。他学戏于十六岁(1902年),他说当时每两代师传时间相隔15—20年,这样推算,第一代艺人约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传统的远安花鼓常为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出场,故又称“三小戏”。据清人余治的《得一录》记载,道光时,花鼓戏在南方广大农村已甚为流行,各有各的不同称呼,有“吴俗名滩簧,楚中名对戏,宁波名串客班,江西名三脚班。”楚者湖北也,清末花鼓甚行乡里,而且是小型的“对对戏”(小生、小旦或小生、小丑)。远安花鼓绝大部分都是两小三小戏,而且多为生活小戏,唱的全部是农村家事。其中男女之爱和儿女情长占很大成分,所谓“花鼓一开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远安花鼓的传统剧目,从老艺人手中挖掘出来的共104个。这些剧目中,角色最多的是《胭脂》,共八人。其次为《打金银•店子会》共六人。独角戏一个《思凡》,其余大多是对对戏和三小戏。

剧目及唱法

远安花鼓的剧目与湖北省各路花鼓基本一致,尤其是与襄阳花鼓相似,其唱腔与襄阳花鼓几乎是同样风格。这是因为远安花鼓的发祥地苟家垭与襄阳临界,相互交流频繁的缘故。远安花鼓的唱腔可谓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它分为主腔和彩腔两类。主腔又分为陶腔,汉腔、南腔、四平四种,四平又分为上四平和中四平。主腔中,陶腔为当家腔。主腔属板腔体,一般有起、正、腰、落四个板式,便于叙事叙情。彩腔是曲牌体,一般一戏一个曲牌,曲牌名就是戏名。《卖线子》、《绣荷包》、《瓜园会》就属此类。远安花鼓属打锣腔,无丝弦伴奏,演唱时,前台唱,后台合(帮腔),锣鼓腰板。艺人唱戏注重报字,行腔带衬词,做到字正腔园,声情并茂,颇受农民喜爱。

远安花鼓的主腔中正板是主体,一般是上下句,不断反复,多为十字句和七字句。十字句的节奏为“三、三、四”,七字句节奏为“二、二、三”。主要音型为“235”、“265••”。彩腔的句式有七字句、五字句或五字七字三字混合组成。彩腔不仅有衬词,有时还有衬句,如“呀喝嗨嗨衣呀嗨”、“呀喝子喂哟喂哟喂哟”。

花鼓艺人无儿女的,旦角由男的扮。每个演员以一个行当为主,兼演其他。花鼓戏班演戏有“七紧八松九消停”之一班人演戏,前后台的工作,七人干就紧张,八人干就松活点,九个人就消停了。那时的舞台小而简陋,桌子搭台,席子围蓬,有人说“远看一堆柴,近看是舞台,破鼓一阵响,一群叫花子跑出来。”可见当时舞台之简陋。当时的舞台演出主要是靠演员的说、唱、做戏博得观众称赞的。解放前夕,远安花鼓有一批名震四方的演员;正生、小生、须生陈衡山,小生、小旦赵楚卿,小丑摇旦贾春玉,小旦杨筱凤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功精良,风韵足,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文化遗产名称:远安花鼓戏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远安县

艺术起源

远安花鼓戏是我国368个剧种之一,俗称花鼓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远安花鼓戏起源于清同治年间盛行于该县荷花镇一带的“地花鼓”。早期的地花鼓属民间舞蹈,一般是男女一对或数对,一手扬帕一手玩扇,划地为台,边歌边舞,打击乐伴奏。随着专业戏班的出现,并受其它戏种的影响,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经本地历代艺人不断创作、整理与完善,吸收其他姊妹艺术为己所用,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剧目介绍

远安花鼓的剧目与湖北省各路花鼓基本一致,尤其是与襄阳花鼓相似,其唱腔与襄阳花鼓几乎是同样风格。这是因为远安花鼓的发祥地苟家垭与襄阳临界,相互交流频繁的缘故。

表演形式

远安花鼓的表演,粗犷夸张,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解放前,其表演已形成了粗略的系列:行、坐、立、做;手、眼、法、步都已定型。如行:正旦走“碎步”,彩旦走“摇步”,摇旦走“风浪步”;生角走“方步”,丑角走“课步子”、“排山步”、“拙步子”等。在坐功上,正生坐“满月”,旦角坐“半月”。在做功上,有亮相、整发(整冠)、整衣、使扇等。在专题表演中有赶驴、绣花、吃瓜、划船、挖田、吸水、打柴、烧香拜佛等。在舞台调度上有圆场,内外荷花,穿“8”字,“走四门”等。在演员表演技法上有“云手”、“水袖”、“甩披发”、“抱背”、“板口条”、“摊一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