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无危陆生动物杂食性简介白头鹎(bēi)(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1],又称白头翁、白头婆、白头公[4]。白头鹎体长约17到22厘米[2],体形中等,与红耳鹎相仿,两眼上方至枕后白色,故有“白头鹎”之称。上体灰褐色或暗石板灰色,具有不明显的黄绿色纵纹,翅、尾均为黑褐色,羽缘(指一根羽毛羽片的边缘部分)绿黄色,喉白色,胸部灰褐色,腹部白色,带一点淡绿黄色纵纹[1][3]

白头鹎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和越南北部[3]。在中国境内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西自四川、云南东北部,北达陕西南部及河南,东南部地区,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南及广西西南(留鸟)。偶见于河北、山东[3]

2000年8月1日,白头鹎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7]

2018年,白头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低危(LC)物种[8]

中文名

白头鹎

别名

白头翁

体重

雄性约26~43克,雌性约26~41克

脊索动物门

鸟纲

鹎属

白头鹎

拉丁学名

Pycnonotus sinensis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雀形目

亚纲

今鸟亚纲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无危

亚种

3亚种

动物界

体长

雄鸟体长171~220毫米

分布区域

中国沈阳、海南岛、香港,台湾等,及越南北部、日本琉球群岛等

鹎科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593次播放06:32白头鹎是上海常见鸟类之一,这次是近距离拍的,看它们很可爱的样子

对比维度

白头鹎台湾鹎领雀嘴鹎
外观

体长雄鸟体长171~220毫米、雌鸟体长160~194毫米约18厘米17~21厘米
体重雄性约26~43克,雌性约26~41克-雄性35~50克,雌性38~46克
分布区域中国沈阳、海南岛、香港,台湾等,及越南北部、日本琉球群岛等台湾省台湾、越南以及中国四川、云南、陕西等
食性杂食性杂食性杂食性
展开表格成鸟

白头鹎成鸟图

白头鹎成鸟额与头顶纯黑,具有光泽,两眼上方白色,相连于枕(指后脑位置),羽端为黑色,有的头顶后面及枕部都是白色,白环后侧有褐黑色外围,从耳羽后开始到颈后;上体为暗灰色,有黄绿色羽缘,形成晦暗的纵纹,中、小覆羽与上体略同;飞羽、初级覆羽和大覆羽暗褐色,外缘是绿黄色;尾羽是暗褐色,具有绿黄色外缘;外侧尾羽内翈(xiá)先端具有浅色窄缘,眼先灰白后近黑,颊和耳羽前部是黑褐色,至耳羽后部转为白色或灰白色;颚纹褐黑色,颏、喉纯白色,胸部有宽阔而不明显的淡灰褐色宽带,缀有不明显的淡绿黄色纵纹;下体为白色或灰白色,羽缘淡绿黄,形成若隐若显的纵纹,翼缘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fū zhí,指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黑褐色或黑色[1][4]。雄鸟体长171~220毫米,嘴峰13.5~16毫米,翅84.5~93毫米,尾78~89.5毫米,跗蹠19.5~23毫米。雌鸟体长160~194毫米,嘴峰13~15.5毫米,翅81.5~88.5毫米,尾73.5~87毫米,跗蹠19~22.5毫米[3]

幼鸟

白头鹎幼鸟图

白头鹎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2]

亚种分化

两广亚种:枕无白羽[3][4]

指名亚种:背羽多沾绿色,下体黄纹较明显[3][4]

台湾亚种:背羽少沾绿色,下体黄纹不明显[3][4]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日本琉球群岛和越南北部[3]

中国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西自四川、云南东北部,北达陕西南部及河南,东至沿海一带,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南及广西西南(留鸟)。偶见于河北、山东[3]

主要亚种的分布如下:

指名亚种:遍及华北、华东、华南及东南,冬季北方鸟南迁,北戴河和山东有定期迁徙[10]

台湾亚种:台湾西部和东北部(留鸟)[4]

两广亚种:广西西南部靖西、上思、东兴、邕宁、东部瑶山、柳州、武鸣,广东广州湾、硇洲岛、湛江,海南岛清澜、文昌、乐东尖峰、陵水吊罗山(留鸟)。也见于越南北部[4]

白头鹎分布图

栖息环境

白头鹎活动于丘陵或平原中有小树、灌丛的次生林、针竹混交林,也见于村落附近庭园中,或见于针叶林[1][3]。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灌丛、草地、有零星树木的疏林荒坡、果园、村落、农田地,也见于山脚和低山地区的阔叶林及其林缘地带[6]

生活习性

活动

白头鹎多喜欢停歇于高大阔叶的乔木树冠顶部的高枝上,且多喜欢活动于开阔的果园或林缘,或取食于有浆果的灌木丛中,或活动于矮树篱或灌丛的高处,见有昆虫飞过时就在空中飞捕,然后再回到它栖息的树上大声鸣叫[10]

社群行为

白头鹎性喜结群,常十数只为群集聚枝头叶丛中边鸣叫边觅食,冬季可见二、三十只成群活动在薮(sǒu)丛中。一般仅在相邻的树木间作短距离飞行,不甚畏人[3]

觅食行为

白头鹎图

白头鹎的食性随季节而异,此鸟兼食动、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以昆虫为主,如金花虫、金龟甲、长角萤、夜蛾幼虫及少量蜘蛛、壁虱等;植物性食物有樟、苦梀(sù)、蓝靛、酸枣、芸苔、甘蓝等的叶、果实、种子等[3]。取食方式主要是整个吞食,在乔木树冠的中上层和中外侧取食,一天中09:00~11:00取食频率最高最活跃[9]。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6]

鸣声

白头鹎性活泼善鸣,鸣声清婉多变,像红耳鹎与黄臀鹎的声调,叫声大多逐声而降,警叫时常发出如连珠炮的急遽(jù)叫声,天敌临头鸣声更急[3]

生长繁殖

发情期

3月底至4月底多见单只白头鹎站在树顶,发出鸣唱,并伴有展翅动作。4月中旬白头鹎开始配对,可观察到它们相互追逐、驱赶等保卫领域行为[12]

产卵期

白头鹎产卵图

白头鹎主要营巢区域为居民区的绿化树、城区绿化带、行道树及近郊林地等。营巢植物选择较单一,绝大多数巢搭建于盖度良好的木本植物。白头鹎巢的巢材组成复杂多样,可分为天然巢材和非天然巢材,天然巢材包括草茎、草根、树叶等。非天然巢材包括塑料绳、棉花、布条、塑料泡沫及锡纸等。白头鹎一般1天产一枚卵,产卵时间为凌晨。最后一枚卵产下后进入孵化期,并由雌鸟独立完成孵化,没有两只亲鸟轮换孵卵的行为。一天中,白头鹎的孵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连续孵卵期和间断孵卵期。连续孵卵期主要是在温度较低的时段,在间断孵化期,亲鸟会间歇性离巢12~36次不等,且无固定次数和频率[11]

育雏期

白头鹎雏鸟孵出后,由双亲共同参与育雏。雏鸟孵出的前3天,暖雏行为频繁,仅由雌鸟完成;随着雏鸟生长,暖雏次数和时长逐渐减少,且亲鸟回巢递食或暖雏的路径无规律[11]

物种保护

致危原因

白头鹎图

白头鹎在产卵期容易受到干扰,特别是在亲鸟产下1~2枚卵时,若受到人为或其它因素的干扰,容易弃巢。在孵化阶段也有较高的被捕食率,导致白头鹎的数量减少[11]

保护措施

合适的巢址可以帮白头鹎将各种风险降到最低,巢的隐蔽性和巢位高度可有效防止天敌和人为干扰的侵袭。桂树在杭州分布广泛,郁闭度良好,有利于白头鹎隐蔽和躲避被捕食,是白头鹎较为理想的营巢树[11]

种群现状

白头鹎是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常见的一种鸟,也见于甘肃东南部和陕西南部。白头鹎向北部扩散明显,在大连地区的广泛观察和繁殖记录表明,白头鹎在大连地区已经形成较大的种群[10]。白头鹎是一种中国南方城市分布广泛、种群数量丰富的鸟类。在南充市,白头鹎已由常见种转为优势种,成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城市鸟类之一。在杭州城区,白头鹎是仅次于麻雀的最适应城市化的鸟类[11]

保护级别

2000年8月1日,白头鹎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7]

2018年,白头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低危(LC)物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