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贤孝、河州贤孝、西宁贤孝一般指贤孝。传说“凉州贤孝”源自西夏(1038—1227),它是党项羌人用于加强思想教育、宣扬儒家文化、教化子民的一种服务工具。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它是以三弦伴奏的古老的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

贤孝脱胎于古凉州的佛教俗讲,与西凉乐、敦煌变文及河西宝卷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传承方式主要靠艺人口传心授。其内容主要以说唱英雄贤士、忠臣良将、孝子贤女等故事为主,教化人们“处世为贤,居家尽孝”,故称“贤孝”。

“河州贤孝”早在明朝中期已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兴起,其唱本有“国书”与“家书”之分,音乐旋律与河州方言的语音声调结合紧密,音乐曲牌均为单曲体,定调比较自由。

西宁贤孝是一种流传于青海省东部河湟地区的民间说唱形式。

2006年5月20日,“贤孝”被收录在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西宁贤孝于200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得到有力的保护,2008年9月24日,西宁市群众艺术馆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园林小学建立了西宁贤孝传承基地。

冯兰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贤孝(凉州贤孝)代表性传承人。

中文名

贤孝

艺术类型

曲艺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Ⅴ-19

批准时间

2006年

申报地区

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

历史源流

“贤孝”早在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已有演唱。当时许多男人被抓去筑城,瞽目人(盲艺人)也未能幸免。他们每天给工间休息的民工们唱“贤孝”,使民工们忘记了极度的疲乏,加快了筑长城的速度。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对“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评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的描述,同河州贤孝的演唱形式已是基本一样了。可见贤孝的流传过程非常久远。

凉州贤孝

李林洪

在现存文献上所能看到的关于“凉州贤孝”的最早记载始于明朝(1368—1644)。“凉州贤孝”的起源跟历史上“西凉文化”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威城“和平解决事件”:西夏是以党项羌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割据政权,国号为大夏(又名弥药、大白高国),由于其地处西北,历史称之为西夏。西夏地域辽阔,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东尽黄河,西界玉门。疆域包括今天的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青海等地。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正式建立大夏国,他在兴庆府(银川)受封称帝,从此铺开了西夏国在河西地区称雄190年的宏伟业绩。但是李元昊仅做了11年皇帝,后来又传给他的儿子、孙子,经过多年的更朝换代,到了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蒙古人崛起漠北,铁木真发兵侵掠西夏。不久,铁木真统一蒙古称为成吉思汗,于西夏应天二年(1207)再伐西夏。乾定四年(1226)成吉思汗大举进攻西夏,一路长驱直入,攻陷了黑水城、肃州、甘州等。蒙古兵当时穿越大沙漠,一路血刃河西各城镇。对西夏民族进行了灭绝性摧残屠杀。各地的艺术文化遭受了摧残性灭亡。而蒙古兵兵临西凉府城下时,由于指挥官首战失利受伤,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兆。于是蒙古人向西凉府守城官员提出,愿意和平解决。于是,经过双方和谈,西凉府被和平解决,城中百姓免遭屠戮。

党项羌人尚武好战,并且男女都一样。如开国皇帝李元昊作战时便是“敢为诸将先”。而皇太后没藏氏、梁氏等,曾经多次亲率大军跟宋朝开战。党项羌人长于骑射,百里而走,千里而期,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即便被敌人俘虏了,敌人割下对方身上的肉,党项羌人也是决不求饶,决不喊疼。党项羌人的男子到了15岁就会成为壮丁,参加部队训练,准备随时参加战争。所以党项羌人的男男女女,从小就受到尚武精神的熏陶和训练,人人皆勇,全民皆兵。

好勇善战的党项羌人在本民族脱颖而出之后,又一路征战建立大夏国。大夏国成立后,当权者亦不满足于在贫脊的西北地区称帝生活,他们又把目光瞄准了发动侵宋战争、夏辽战争上,而且就西夏国来说,宫廷斗争也颇为激烈,后党擅权现象一度盛行。在这种战争频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西夏国的子民大多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因此,当时的统治者李元昊、仁孝等人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大力推行汉礼,“以儒治国”,建立“国学”(汉学),培养以“儒”治国的人才,以期达到长期统治和封建化的目的。

三弦弹唱艺术:

李林洪

三弦源于五弦、七弦琴,属于西夏始创。西夏辞书也有关于三弦的记载,即三弦用西夏音注释为“桑冷讹”,汉字注释则为“三弦”。贤孝说唱艺术用三弦伴奏,所以亦有人把贤孝理解为“弦孝”。

夏大德五年(1139年)乾顺去世,其长子仁孝继位。当时大夏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震、饥荒等自然灾害。更加强了仁孝帝要发展、要改革、要强国的决心。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让众家子弟上学,读孔孟儒家学说。同时还建立“唱名法”教诲鼓励子弟,立贤德,读孝经,设立内学,鼓励“唱贤说孝”、“立唱名法”。

西夏,正是通过尊孔重儒,办汉学、立唱说法,大量出版儒家书籍和宣扬《孝经》,使汉家的儒文化孔孟之道,在西夏政权和官僚阶层中更加深入,全国上下形成了人人讲贤孝、办贤务、说贤德、立忠孝、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不仅当时的唱贤孝之风盛行,说贤唱孝的声音也处处得到夹道欢迎。

唱贤孝的伴奏乐器初有五弦琴、二胡及其他打击乐器。后根据实用需要,仿五弦琴创制了三弦,从此三弦成为贤孝的主要伴奏乐器,西夏之前,原本没有这种乐器,随着贤孝的产生,三弦也就诞生了。这是凉州人民的一大发明。

“瞎弦”:

贤孝

“瞎弦”又称为“瞎仙”或“瞎先生”。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

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艺人们师徒间心传口授。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自幼便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村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

河州贤孝

“河州贤孝”是用河州(今甘肃临夏)方言说、唱并配以简单的弹拨乐相结合的一种叙事性民间说唱音乐形式。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或是歌颂或是奉劝,或是告诉人们一些事理等,由汉族盲艺人手持三弦,自弹自唱而成,早在明代中期已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河州贤孝早先为一人或二人坐唱,自弹三弦伴奏,后发展成为有小型民乐队伴奏的形式,流传于甘肃临夏一带,是西北地方曲艺的一种。其演唱多在休闲娱乐时,由盲艺人走街串巷,在茶园、酒肆、庙会等场合表演。当地群众把它称为河州弹唱、河州唱书等。

河州贤孝由于其传承者的特殊身份加之内容多为劝化人心,故其音乐腔调委婉凄楚、悲怆哀怨,不仅受演唱内容决定,同时折射了盲艺人内心情感的体验。河州贤孝无论是演唱者还是聆听者,从心理角度看,他们更多的是作用于对音乐所承载的内容的把握而不是音乐本身,因而具有较强的业余性和自娱性。其演唱脚本首先以声调、语调、遣词造句等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再用音乐来突出和夸张语言的表现。音乐的主要功能在于适当渲染、点缀唱词的情趣以加深对唱词内容的表达和记忆。

随着河州贤孝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广泛传唱在甘肃、青海的许多地方,深受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民族群众的喜爱,是这些地区广大群众喜闻乐听的一种艺术形式。河州贤孝采用汉族语言演唱,由于各个民族对汉语四声的掌握和运用各不相同,自然影响到行腔的进行,产生了不同的演唱效果和自成一格的唱腔音调。它并不只是一种供广大群众欣赏、娱乐的纯粹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向人们传诵着中华传统文明、历史事件以及社会美德,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并在其长期的音乐文化积淀过程中,建立了与民间歌曲深厚的渊源关系,表现出为了适应演唱故事的需要,在形式体裁上的独特性以及在音乐结构、旋法及其节奏变化方面的灵活发展。

河州是临夏的旧称。在盲艺人身背三弦,走东串西,卖艺为生的漫长岁月中,河州贤孝不断发展,日趋完善,成了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正是从“贤孝”中“知书达礼”“通古知今”的。清末民初时,身怀绝技的河州盲艺人康尚德、陈德明、王有禄、李银娃等先後多次赴兰州、西宁、新疆等地,设摊演唱,收徒传艺,把河州贤孝广泛地传播到以上各地。

河州贤孝的传统唱本很多,多是艺人们据书编唱,世代流传的。他们把表现国家兴亡、忠臣良将的唱本叫“国书”,如《伍子胥过江》、《三国演义》、《薛仁贵徵东》、《西游记》、《包公案》等。此类多为长篇大本,常在固定的茶铺,人家中演唱,时间往往达到一月半载。为增强演出效果,也有两个艺人分扮角色,采用四胡、三弦对奏表演的。反映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男女爱情等的唱奉称为“家书”。如《孟宋哭竹》等二十四孝的故事及《花亭相会》、《老鼠告猫》等,称为小本,富有情趣。一般在短期的游乡串庄,街头设摊时演唱,小憩、偷闲人都被其精采集中的故事所打动。盲艺人们对亲身经历的 社会重大事件也及时反映,他们创编演唱的《老撒拉》、《尕司令打河州》等流传甚广,其中虽有偏悖之处,但对了解当时的情况,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字数、句数的 即兴增减是一大特徵。“贤孝”的音调为曲牌联缀形式。属吟诵性的唱腔“述音”是陈述故事的基本腔;如泣如诉的大小“哭音”常与书中“人物”的悲伤落泪同时出现;热烈明快的“夸官调”渲染著“皇榜得名、喜事临门”的喜庆场面;象铿锵有力的“武音”则使听者置身于刀光剑影的古战场上。作为伴奏乐器的三弦、滚、打助威,滑、揉感心,维妙维肖的烘托著唱腔所表现的多种情感,常令人叫绝。

西宁贤孝

毛延奎

西宁贤孝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的。尤其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多数西宁贤孝艺人因家境贫寒自身又有眼疾而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进行学习。尤其在明、清时代西宁就有官办的安置残疾人和鳏寡孤独者的社会场所“养济院”也称“孤老院”,这里是许多民间艺人栖身之地,也是盲人学艺的最佳场所。学艺者要先请好保人,保人向师傅担保学艺者在学艺期间的病伤意外责任自负等。这种拜师学艺的师承关系较严,是不允许“串门串调”的。徒弟出师要邀请师兄姐妹聚席会餐评唱,合格者有师傅即席宣布,第二天便可转街卖艺。

主题思想

贤孝主题思想:践行忠与孝的当下关怀,传承终极超越的哲学观

凉州贤孝作为盲人“缘衣食”“以觅食计”的“赡身良法”在民间流传。一代代盲艺人为了寻找生活出路,他们或结伴而行,或由明眼人领路,走街串巷,频年集月,演唱谋生。他们无法视外物但心里却很亮堂,深谙社会的世态炎凉,洞悉是非曲直,用忠孝的故事褒扬人世的贤行孝道,用古朴的三弦弹奏着生活的苦辣酸甜,用悲悯的唱腔阐释人生之哲理。千遍古书晓喻人,贤孝故事把人劝。凉州贤孝开头唱词:“哪个朝里说贤书?哪个孝里论古人?列国手里说贤书,第一孝里论古人。”

贤孝

凉州贤孝宣扬中华民族传统忠孝文化的主旨十分鲜明,是歌颂孝子贤人故事的善书贤传,是对中国传统忠孝文化的传承与宣扬。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孝道,把孝列于诸德之首。贤孝文化在凉州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贡献社会的“贤”和孝敬父母的“孝”是凉州文化的基石。其目的是劝人为贤行孝。其“贤”字,针对社会,指做人要贤,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体现了“忠”;其“孝”字,针对家庭,即为子女者要孝顺父母尊长,里外都要做个好人。

凉州贤孝中颂扬的“贤”又蕴含着“孝”,贤孝故事中,那些“治国平天下”的贤者都是孝子;凉州贤孝中倡导的“孝”,又是“贤”的基础,从“以孝事君则忠”的思路来看,“孝”是“贤”的进路和阶梯,也是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基点。“‘孝’不仅是维护家族和家庭伦理关系的基础,而且是维持社会基本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根基,深深地影响着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的发展”。《礼记·祭统》云:“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贤”和“孝”是家庭伦理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的统一,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范畴和思想的核心,二者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存。

史书中的孝子孝女传,敦煌遗书中的孝道变文,佛道故事中的孝子孝行,当地为人称颂的孝子贤孙,这一切都构成了凉州贤孝孝道观的文化元素。

凉州贤孝文化,展现的是对百姓苦难的悲悯情怀,崇尚的是“为国尽忠、在家尽孝”的价值观,追求的“忠孝两全”的精神境界。凉州贤孝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和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对贤、孝思想的传播给予这个社会一定的正能量,对大众的思想言行都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家书”与“国书”:

贾福山

展现凉州贤孝忠孝观的两大题材凉州贤孝分为“家书”和“国书”两大类。其宣扬的主题便是劝导为人要贤,为子要孝,注重行为,贡献社会。“家书”是指以倡导孝子孝行,反映家庭儿女情趣为主要内容的唱本,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成为贤孝艺人的演唱曲目;“国书”是指以宣扬忠君爱国、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的唱本,才智超然的帝王将相、披肝沥胆的英雄侠士都在此列。

凉州贤孝中的“家书”取材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反映父母哺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的;反映劳动场面和生活情趣的;反映邻里关系及家庭种种矛盾的等等;尤其是婆媳矛盾、姑嫂矛盾的唱本,在凉州贤孝中所占比例较重,正是在家庭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孝与不孝,而在凉州贤孝中,褒扬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孝心和守孝道的子女,对待不孝之子往往给予无情的鞭挞。所以,“‘家书’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公婆,正确处理婆媳、姑嫂之间的关系,‘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睦、幸福的家庭”。

凉州贤孝中的“家书”常常展现“二十四孝”的内容,盲艺人们开篇有这样唱的:“三真九理传天下,传下的二十四孝说贤人。哪个朝里说贤书,哪一孝里论古人?”“二十四孝”作为中国传统儒家孝道文化的典型,备受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普通民众的崇敬。

“二十四孝”,是指元代郭居敬根据前朝各代24位孝道人物所撰的《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故事在古凉州源远流长,而且也与佛教密切相关。

古代凉州境内已清理发掘的数十座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砖雕或彩绘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共计三十多位。所以,凉州贤孝中的“二十四孝”故事,其实不止二十四个,大多数是当地广为流传的孝亲故事,且与敦煌文献中的孝亲故事的渊源深厚,主要集中于《孝子传》《咏孝经诗》《古贤集》《搜神记》等文献中。

凉州贤孝中被列为二十四孝系列的孝亲故事有《丁郎刻母》《目连僧救母》《白鹦鸽盗桃》《郭居埋儿》《三子分财》《三姑娘拜寿》《任仓葬母》《小姑贤》《劈山救母》《割肉奉亲》(又称《卖苗郎》)等,这些口头流传的孝亲故事,大多与敦煌文献和古凉州境内发掘的墓葬砖雕或彩绘中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情节等相吻合。这说明凉州贤孝中所谓“二十四孝”系列的孝亲故事,不是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古凉州口头流传的故事,与敦煌讲唱文学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是对敦煌讲唱文学中的孝亲故事的直接继承和发扬,并在长期的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创作而形成具有浓郁的凉州地方特色的贤孝曲目。

凉州贤孝中的“国书”主要歌颂安邦定国的忠臣良将的高尚品德与智慧。“国书”中那些志向远大、为国出生入死的有识之士,往往又都是孝子,他们通过保家卫国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又争得荣誉和嘉奖,并福及子孙,光宗耀祖。这些事例通过贤孝艺人的代代口耳相传,从正面激励和鼓舞着古凉州的人们一定要志存高远,克服重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凉州贤孝中的孝亲观念凉州贤孝中的孝亲思想主要有宣扬父母的养育之恩、宣扬孝子的孝行、对不孝子行为的鞭挞等诸方面的内容。

1、宣扬父母养育之恩百善孝为先,凉州人向来注重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贤人孝子要具备一切善行,也就不能缺少孝心孝行。父母有养育之恩,尽孝道就是知恩图报,凉州贤孝的故事当中,大多数都不厌其烦地讲唱父母十恩,其主要用意,就是劝导人们为善行孝、不忘孝恩。如《十月怀胎》、《临产受苦》两个唱段,几乎是每个孝道故事中最精彩、最能打动人的必唱曲目,当大众听到:正当午时生孩童,早上猛然里肚儿里痛,痛也痛的很,疼的满炕滚,疼也疼不过,疼着满炕摸,早上生娃生到中午,正把炕面子煨了个老窟窿。

这样的唱段时,每个人因良知不断被启发而感动得落泪流涕,唏嘘不已,那种伤感犹如切心挖肝一般。凉州贤孝中的这类曲目,往往截取父母养育子女的生活片断,用浓墨重彩来颂扬父母为子女付出的恩德,目的就是劝人行孝道,回报父母之恩。从这些唱段中,确实能体会出母亲十月怀胎之艰辛和深入心扉的爱子之情。孩子从出生开始,一直到长大成人,父母心甘情愿为子女付出一切,父母的恩德真如天覆地载,每个人的每一善、每一福,也都应该是归属为父母亲的功德。

2、宣扬孝子孝行

凉州贤孝孝道观念的核心部分是“善事父母”。首先,要尊敬顺从,奉养事亲。凉州贤孝倡导的孝顺必须是长期的、全面的、有实质的,而不是一时的、局部的、表面的。父母在时,孝子应该投入全部的身心,奉献全部的真诚,从内心尊敬父母的人格,顺从父母的意愿,尽心尽力地侍候赡养。儿子结婚后是否孝敬父母,关键看媳妇怎么样,如《任仓埋母》中贤良的媳妇徐长金对待婆婆主要体现在请安、做饭等顺从孝敬上:自从把徐长今媳妇娶到家廊中,婆婆的身上你看多孝敬,早问请,晚问安,母亲的面前问三遍。早问母亲吃什么饭,晚问母亲喝什么汤。都顺着母亲的意思来,尽心尽力地都做上。

凉州贤孝中所反映的清明扫墓、拜佛求子、超度亡灵、神仙降福、祖先保佑思想无不与养儿防老、孝敬父母、养老送终、祭亲续统相联系,这是借助宗教形式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寻求道德修养上的支持和帮助。凉州贤孝中有大量描写“送葬哭丧”的情景,特别是贤孝中孝子孝女在先人的“送葬”中,面对财力不足不能供葬等种种困难,苦身葬亲,感天动地。贤孝艺人们总是在“送葬哭丧”这一特定时空情景中极尽渲染之能事,或褒扬孝子孝行,或鞭挞不孝的忤逆子,其目的是为了劝化人们为贤行孝道。

3、出家之人修行积善,超度亲情

对于佛家弟子而言,无法与常人一般早晚侍奉父母,似乎有悖常理,但佛教认为出家之人的清净持戒和潜心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无尚的功德和对父母的尽孝,这种善行不仅可以护佑父母,甚至还可福泽子孙后代。所以,佛教认为出家之人应该多为父母举行法会以尽孝心,使父母有生之年安康顺意,死后早日得生善道。但现实世界中诸多的不如意困扰着人们,如生老病死、饥寒恐惧、绝望无奈等等,凉州贤孝总能通过现实的讲唱,借助宗教的因果轮回这种超然之力,给人送去心灵的抚慰和关切。有时宗教甚至用自己的信仰,为道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凉州贤孝中,儒释道三教融合的道德观和宗教观,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精神支柱。正如凉州贤孝所唱天留日月佛留经,人留子孙草留根,天留下日月在东西里行,佛留的真经就度众生。

4、光宗耀祖,扬名天下

《孝经》说:“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忠孝两全是凉州贤孝中高扬的孝子孝行的最高境界。子女既能听命于父母,又能为国建功立业,贡献社会,给父母及宗族带来荣耀,彰显门楣,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孝。凉州贤孝认为,孝顺父母不仅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安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建功立业,孝子们出门远行亦在情理之中。

因此,父母尽管舍不得,放心不下,仍然让儿子远行;当儿子的更应思念父母,常常挂念心头,做到“出必告,及必面,所游必有常,所学必有业。”这便是对父母的孝,对自己的负责任,对国家的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佛经《大方便佛报恩经》说:“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凉州贤孝说书艺术强调,孝顺父母,不但是本分所在,更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福报。因此,贤孝艺人对那些“劳其筋骨而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而磨难重重的贫家子弟,往往以状元及弟,光宗耀祖给予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父母的大孝,使父母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愉悦。

凉州贤孝中褒扬的孝子贤孙,往往孝名远播,千古传颂。如凉州贤孝《开篇词》唱道:

“人生在世间,贤孝最为先。孔子当年治孝经,流传千古美名扬。天地重孝孝为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二十四孝传世间,子子孙孙不能忘。董永葬父把自身典,感苍天七仙女下了凡间。王祥卧冰不怕寒,抓出鲤鱼母亲尝。郭巨埋儿把母养,天赐黄金在眼前。孟宗哭竹泪涟涟,长出笋子母亲享。这些孝行感动天,孝子去世万古传。”

5、宣扬因果报应,鞭挞不孝之子

为了达到劝喻教化世俗的目的,凉州贤孝中颂扬了大量孝子孝行,凡是有孝行之人,都善有善报,不孝之子终没有好下场。如《任仓埋母》中心地善良的徐长今,《郭居埋儿》中的郭居,《丁郎刻母》中的丁郎等人物,都是凉州贤孝赞美和歌颂的典型。

如《金镯玉环记》中的于氏,《白玉楼挂画》中的田赛花,《烙碗记》中的马千金等都是凉州贤孝鞭挞的对象。凉州贤孝对孝子的褒扬和对不孝子行为的鞭挞,也与儒释道三家对孝道思想的尊崇相一致。《孝经》十一章云:“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儒家崇尚孝道,把不孝视为罪过,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说,旨在教育人们要守孝道、孝敬父母尊长。道教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仁信为本”。同样强调孝道对修仙者的重要性。

凉州人将那些心性歹毒、忤逆不孝之人称作“忤义种”,他们或道德败坏,或虐待父母而毫无人性。凉州贤孝将这些忤逆之人通过《游地狱》的场景进行劝化和教育,以地狱中的种种酷刑,血腥恐怖的场景铺排,使那些不孝之子得到相应的折磨并能幡然悔悟,弃恶向善。那些地狱中的小鬼是这样劝世人的:“我”劝了世上的男男女女听,你在娘连老子的身上要孝敬。活着你不给娘老子穿,死了穿了一个滚轱辘蛋,脱衣树底下遭罪连。人活到世上把父母要孝敬,孝敬父母能过一道关。

凉州贤孝以其特殊的方式和动人的艺术感染人,给予了无情的鞭挞,以达到惩恶扬善之目的:孝子修成正果,得到善报;恶人地狱受刑,遭到恶报。

凉州贤孝反映了一千多年来凉州大地上的钩沉起落和风土人情,反映了凉州儿女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反映了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和丝绸之路文明的核心价值。它的人民立场、苦难意识、生存智慧、利众精神等诸多内涵对当代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仍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意义。

凉州贤孝在其发展变迁中正是发挥着文化传承、道德教化、娱乐渲泻、人际沟通等特殊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对孝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复兴中国梦中仍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艺术特色

凉州贤孝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表现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民众在紧张的劳作之余,聚集在农舍院落,听一听贤孝,以消遣娱乐、排忧解闷,寻求精神慰籍。同时,民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洞晓世理、了解生活、明辨是非。作为一种散韵结合、融文学、音乐于一体的说唱艺术,渗透在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凉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盲艺人因唱贤孝有德有能,虽不识字,却谙通经书,智慧如海,人们都敬称其为“瞎贤”、“瞎弦”、“瞎仙”。

曲牌特点

王月

凉州贤孝曲牌特点:凉州贤孝一部分借盲艺人进行传承。曲牌曲调常用“悲音”。

“悲音”也叫“悲音述调”,总体表现为“悲情”;“悲音”又有“苦悲音””甜悲音”“甘悲音”之分;“苦悲音”表现“伤心得很”,“甜悲音”表现“不甚哭了”,“甘悲音”表现“哭而无泪”。“苦音”也就是“哭音”,演唱时“直接就哭咧”。

凉州贤孝既可以根据不同音乐情绪特征命名不同曲牌正名称谓,同时又可根据同一音乐情绪特征而不同音乐情愫命名同一曲牌的不同变体名称。

凉州贤孝的诸多曲牌既有正名,又有别称。

凉州贤孝曲牌,可分为唱腔曲牌和器乐曲牌两大类,唱腔曲牌又可分为传统唱腔曲牌和杂调唱腔曲牌,器乐曲牌又可分为传统器乐曲牌和杂调器乐曲牌。其中传统唱腔曲牌、器乐曲牌指“自元末明初,凉州贤孝形成以来”,由世代盲艺人相传下来的、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曲牌。杂调唱腔曲牌、器乐曲牌系指借用的陕西眉户曲牌和当地民歌小调曲牌。

(一)唱腔曲牌

传统唱腔曲牌有:“悲音”又名“悲音述调”“悲调”,其变体有“苦悲音”“甜悲音”“甘悲音”;“苦音”又名“苦音述调”“哭音泣调”,其变体有“哭音”“平哭音”;“泪音”又名“泪音述调”;“甜音”又名“甜音述调”,其变体有“甜述音”“甘音”;“喉音”;“平述音”又名“平调”;“紧述音”又名“紧述”,其变体有“紧诉”“紧音”;“长述音”又名“长述调”;“起述音”又名“起述调”;“贤孝调”;“古词调”又名“佛曲”等。

(二)器乐曲牌

传统器乐曲牌有:“行路观调”;“启程绣灯调”等。

贤孝中运用的如“越调”“五更调”等唱腔曲牌以及“纱帽翅”“大红袍”等器乐曲牌,因属陕西眉户戏、当地民歌小调曲牌,故不能算作贤孝曲牌,只能说是“杂牌”。

曲牌曲调特点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基本特点:

1、调式类别特点

凉州贤孝曲牌曲调的调式特点表现为:一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七声徵调式占据重要地位;二是徵、宫、商三音在调式构成中具有核心作用。

2、典型调式音阶构成特点

“变体清商音阶”(苦音音阶)为构成凉州贤孝曲牌曲调的典型音阶。

“变体清商音阶”指用sol、la、↓si、do、re、mi、↑fa、sol七个音构成的音阶,其特点是偏音“fa”和“si”在音高上具有“游移性”。在其中涉及的关于变体清商音阶(苦音音阶)调式偏音的“游移性”特质、记谱法等具体问题,可参阅拙文《河西宝卷的曲牌曲调特点》中的相关论述。

3、曲调结构及节拍特点

凉州贤孝唱词多为长短句、数句、多段结构。曲调结构也具有非方整型数句体、多曲牌连缀特点。在节拍运用方面,唱腔曲牌主要以二拍子、三拍子交替使用。器乐曲牌在一般情况下以二拍子或四拍子一用到底的情况较为多见。现今初学贤孝的明眼人会将贤孝的唱词,通过添加和删减字词的方式,改编为齐言齐句、方整型结构,节拍以二拍子或四拍子构成多乐段、多曲牌连缀的形式演唱。

演唱形式

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极为简单,一般分为说白、诵唱和伴奏三部分,且多由一人完成,多人的演唱方式偶尔亦有之。凉州贤孝“大书”大都是长篇。内容主要述颂古今英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故事为主,多演义成分,寓惩恶扬善、喻时劝世。

1、说唱

“凉州贤孝”说唱时一般用来伴奏的乐器主要是三弦和二胡,或单用,或合奏。“凉州贤孝”作为说唱艺术,有说有唱。“凉州贤孝”的“说”一般用来叙述,有时押韵,有时不押韵,韵散相间牷“凉州贤孝”的“唱”主要用以抒情但也用来叙述,一般都是韵文。

“凉州贤孝”的“说”有别于普通的说话和叙述的口气,“说”要符合唱的节奏,所以听起来又像是唱,有时一句话前半是说,后半又改为唱了。“凉州贤孝”的句式完全根据表达的需要或长或短,自由灵活,但以七字句、八字句为主。

凉州贤孝的音乐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它曲调流畅、富于变化,即兴性很强。能生动形象、活脱逼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凉州贤孝常用的曲调有:招徕观众、烘托气氛的光调过门;赋比起兴,预示情节的开篇越音;交待事件步步发展的光调;引向高潮、字字紧扣的喉音;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悲音;悲愤欲绝或诙谐逗笑的花调等。内容与曲调的和谐统一,极大地丰富了凉州贤孝,使其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2、演唱

凉州贤孝演唱:

凉州唱贤孝没有专门的场合,随意性很强,乡间在农家炕头,城市在闹市区。过去若有子女不孝或有欺村压市行为,族长和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便请来瞎弦,有针对性地唱,一场贤孝听下来,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凉州贤孝”一般在农闲时节演唱,主要集中在冬季,特别是春节期间。“凉州贤孝”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艺人以演唱“贤孝”谋生,瞅准农闲的空儿走街串巷巡回演出,一般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演出,以求得围观群众的施舍。有时他们也“串庄子”,即挨家挨户演出。每到农户家,户主人总是热情接待,给他们准备板凳让座,然后沏茶倒水、端馍馍,略尽主人之意。等到街坊邻舍聚集得差不多的时候开始演唱,一曲终了,主人挖来一碗麦子装进艺人随身携带的口袋里算是酬金,有时也拿馍馍或其他食物作酬谢,之后再到另一户人家演唱。艺人也有特别尊贵的时候,冬季、更多是在春节,被主人邀请到家中,恭恭敬敬地让他坐到热炕正中间最尊贵的位置上,好吃好喝款待一番后开始演唱。

河州贤孝演唱:

河州贤孝的曲牌唱腔由历代艺人用工尺谱传习至今,基本唱腔有“述音”、“端撒拉音”、“大哭音”、“小哭音”、“武音”、“曲头”等几种类型。

1、述音

“述音”是河州贤孝的基本唱腔,善于叙事,曲调介于说与唱之间,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而改变说与唱的比例,速度较慢,也有称其为慢板贤孝的。

2、端撒拉音

“端撒拉音”俗称“倒江水”,是以其演唱速度命名的,即快板贤孝,语言风趣,音调明快,“端”在河州方言中是“撵”的意思,长于表现紧张、激烈的情节,演唱一些新编曲目时多用“端撒拉音”,主要情节全由艺人口述,处理较长的句子时,采用先说后唱或唱说相兼的手法。

3、大小哭音

“大哭音”、“小哭音”是贤孝中常用的唱腔,源自生活里的哭腔,常出现在悲凄低沉、苍凉忧伤的地方,不论是演唱者还是听众,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声泪俱下,有着撼人心扉的力量,容易与听众的情绪产生共鸣。

“大哭音”多用于演唱“国书”中的悲愤之处,扣人心弦,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小哭音”节奏平稳,适于“家书”的演唱。

贤孝音乐均为单曲体,节奏和节拍有多种形态,以二拍为基本节拍,中间常使用三拍子,唱腔前奏多以连续的三连音为主。旋律下行模进是其唱腔的特点。

演唱时是以一个基础的旋律框架为基础,即在曲牌基本调的基础上作无穷变化而产生的“同宗”现象,体现了河州贤孝创作和演唱者的思维特点,而也与广大听众的审美和接受理解的思维方式相适应。由于其旋律与河州方言的关系密切,地方风味浓郁,贤孝艺人的演唱始终处在积极的创造过程中,没有一段旋律是完全相同的,反复演唱时也不会令听众感到乏味。

旋律随着唱词内容、语言声调、感情色彩的变化而变化,每段唱腔的曲调都有变化,反复时在节奏、旋律、润腔、乐句、乐节中间,三弦伴奏的前奏、间奏、小过门等方面做变化处理。民间艺人在传授技艺时,主要是传授曲调、唱词和伴奏技巧,极少进行声音训练。演唱者用自然嗓音(真声)演唱,并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定调,其目的在于使演唱平和、自然、协调。演唱有时连续达数小时,却在声音力度上不做过多的变化,不需大幅度地进行音区和音色的对比,也不过分修饰声音,始终保持良好的演唱状态。河州贤孝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靠贤孝艺人口传心授及艺人的行艺传唱。

唱本分类

河州贤孝唱本分类:

贤孝的语言植根在河州话的肥沃土壤中,诙谐幽默,通俗生动。唱词的字数灵活多变,以七、十字为多见,也有四、五字或十多字的。情节的繁简变化常使停顿的句数多少不一。字数、句数的即兴增减是一大特征。贤孝的音调为曲牌联缀形式。属吟诵性的唱腔述音是陈述故事的基本腔;如泣如诉的大小“哭音”常与书中"人物"的悲伤落泪同时出现;热烈明快的夸官调渲染着皇榜得名、喜事临门的喜庆场面;象铿锵有力的武音则使听者置身于刀光剑影的古战场上。作为伴奏乐器的三弦、滚、打助威,滑、揉感心,惟妙惟肖的烘托着唱腔所表现的多种情感,常令人叫绝。

一、唱本分类

叙事性的特点是河州贤孝区别于当地民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叙事性曲调为主,采用说中有唱的曲调进行大段落的叙事,篇幅比民歌长大,有较强的情节性和表现性。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叙事时从客观的角度平铺直叙故事情节,演唱时没有任何表演动作,代言时则模拟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口吻、表情进行表演,不依靠大幅度的音区和音色对比,但又必须区别开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符合老百姓的听觉习惯。河州贤孝唱本浩瀚,多为艺人们据书编就,且世代相传。

从表现弃恶扬善、表贤道孝、劝化人心、讲述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新闻故事等都有所涉猎,从其选材,可分为三类:

1、唱本以《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二十四孝》等为主体。艺人们把表现国家兴亡、忠臣良将的唱本称作“国书”,如《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案》、《水浒传》等,常在固定的茶铺或人家中演唱,历时一年半载。青海西宁地区将此类长篇大本称为“大传”,特点是唱说间杂,说的部分叫“白板”。有些文学名著经过说唱艺人的敷衍发挥,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的欣赏习惯和思想观点,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清新,富于魅力,通过叙述历史人物或故事的过程中,将“忠”“义”的道理隐喻在其中,晓以世听。可以说,河州贤孝对传统文学名著的普及、推广以至丰富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反映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男女爱情的唱本称为“家书”,如《王祥卧冰》、《孟宗哭竹》等,内容集中,主题鲜明,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一个伦理模式。大多在短期的游乡串庄或街头设摊时演唱。

传统的河州贤孝唱本中,折射出了鲜明的儒家道德思想观念,“忠”是为国,“孝”是为家,在服从国家利益的大前提下,“孝”作为家庭和睦的基本准则来提倡。它们既是长期文化陶冶的结果,又是一种规范化的人生哲学。如传统的唱段《杨满堂夸六辈》、《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等,或歌颂着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英雄豪杰,弘扬了爱国爱民的中华精神,或表现着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唱词润腔

在传统的说唱艺术中,唱词和唱腔是共生的,同时也是辨证的,它们之间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与渗透。河州贤孝的语言建立在“河州话”(临夏方言)的基础上,叙事性强,使唱腔委婉动听,亲切易懂,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河州话是中国方言中声调最少的方言之一,声调变化和音韵极具美感和音乐性,对贤孝基本唱腔音高走向有很大的影响。贤孝音乐的旋律与河州方言的语音声调结合得很紧密,其音乐来自说话的变形和延续,旋律进行基本上是语音声调的流动组合,对语言有很强的依附性,是语言在音乐上的升华,易于听清唱词,具有浓厚的语义特色。既有依附派生的情况,又与语言的字调有一定的区别,口语特征虽明显,又不完全等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意流出的口头语言。基本唱腔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将唱词字调有机地融合在基本唱腔之中。河州方言与其周边地区的语言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唱腔旋律在保持基本唱腔的同时并不是呆板、机械的,活用色彩性曲调的手法,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曲调一曲多变,形成了不同的唱腔流派,丰富了河州贤孝的唱腔。

从唱词的结构格律看,以七字、十字为多见,也有四字、五字或十多字的,有时也有长短句相间的,停顿的字数、句数的多少都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即兴进行的,声调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七字句句型多为二、二、三结构,如:

上句:朝出忠臣江山稳,

下句:家出孝子不受穷。(选自《郭巨埋儿》)

上句:抱起弦子了弹起弦,

下句:单表宋朝的事一段。(选自《花亭相会》)

以七字句为基础的唱词,大多构成上下两句体的段式。十字句句型多为三、三、四结构,如:

上句:我大姐杨金春呼风唤雨,

下句:我二姐杨赛金撒豆成金。(选自《杨满堂夸六辈》)

唱词一般要求合辙押韵,唱来顺口,虽讲究一定的韵律,但不十分严格,虽然也按十三辙押韵,由于受河州方言语音的影响,吐字归音根据河州方言的声调、语势、语调的特征而有所变化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一韵到底或隔句押韵等几种情况,且唱词中大量运用河州方言中的衬字、衬词、衬句,使其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常见的衬字有“啊、哎、嘛、耶、呢、者、就、哈”等,衬词有“嘛就、哈就、啊呀、嘛耶”等,这些衬字和衬词极大地丰富了唱词的表现能力。

为了渲染情绪以及深化音乐形象,河州贤孝在演唱时经常采用一些润腔技巧,常用的有倚音和下滑音等。倚音的运用没有严格的要求,视演唱内容与风格的需要而定。下滑音常用在弱拍或作延长处理的尾音上,波音一般出现在弱拍上,渲染悲伤的情绪,常伴随着哭音演唱方法,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由于受曲艺音乐艺术表现特点的局限,基本情绪的表达在演唱中比较客观,感情的变化和对比,不像戏曲那样强烈,起伏较小。

伴奏特点

演唱河州贤孝时盲艺人用大三弦进行伴奏,器乐曲牌有“曲头”、“间奏曲”、“道白曲”、“行路笛曲”,这种集演唱与演奏为一体的手法是河州贤孝伴奏的一个鲜明特点。有时三弦随腔轻奏主旋律,有时随腔作节奏性伴奏,唱腔部分由艺人清唱,伴奏只在间奏时出现。在演唱不同调的曲牌时,经常用变化定弦的方式转调演唱,有色彩变化,曲调有新意。河州贤孝的定调比较自由,实际演唱中,常根据艺人的嗓音条件(音域)而定,比较灵活。

有些艺人在演唱中能随着唱词情绪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运用三弦弹奏中的扫弦、揉弦、滚音、加花变奏等技巧进行伴奏。

传承特点

“凉州贤孝”的传承有一套很残酷的方法。为避免外界干扰,过去瞎弦学艺者在拜师后常常要呆在地窖中学习,过上一段时间后等记熟曲目才能出窖。过去瞎弦拜师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先由中人作保,再领至师父处,师父一摸额二摸手三摸脚板,额宽手细脚板硬才能过关。额宽者头大,头大则聪明;手细者有质感,弹三弦时上手很快;瞎子吃百家饭走千家门,脚板硬才能走南串北。第二关考听力和悟性,师父先唱一段,拜师者必须在单位时间内诵读熟背,而后放声亮嗓,这在考较音质和音色。学艺期间,师父先将传统的曲目教会,最拿手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相传,怕失了看家的本钱。而个人创牌子,则要过师父关,师父传了前半段,后半段靠自悟,若能依前面的续接,且能感动听众,才能算出师。

代表作品

唱本

凉州贤孝曲目:《丁郎刻母》、《扒肝孝母》、《任仓葬母》、《关云长单刀赴会》、《侯梅英反朝》、《包公案》、《郭居埋儿》、《鞭杆记》、《秦雪梅吊孝》等。   《目连僧救母》、《劈山救母》、《割肉奉亲》(又称《卖苗郎》)。

艺术影响

在凉州地区,一旦有子女不孝或有霸道行为,德高望重的老人便请来瞎贤,有针对性地唱一场,对子女不孝行为加以教育。

凉州贤孝是一种全息文化,中国文化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在凉州贤孝中有所反映。它渗透了佛道精神、民俗风情、民众文化、民众心态等。凉州人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就在贤孝中有所反映,而且它所包含的意义,又远远超越了凉州。

艺术价值

凉州“贤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一面凉州文化的三棱镜,折射出凉州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新华网

贤孝是中国民间隐文化的载体之一。作为隐文化,它能够更多地从民间角度展现出文化许多本真的东西来,真实地反映出历史文化的全貌。从贤孝中,反映出的是中国西部丰富的民间文化。贤孝是凉州的自豪和骄傲,慰藉着世代生活在那一片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精神。凉州贤孝是典型的人民艺术,或可以称之为“百姓艺术”,无论它的内容形式,还是立场精神都是跟老百姓的命运血肉相连。它记录的,就是当地老百姓千年来的生活、苦难、梦想和追求。贤孝中最值得称道的不仅是对苦难的叙写,更因为它对苦难有种大悲悯的情怀,其形其神,均有种佛教提倡的“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

——雪漠(中国一级作家)